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物理(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物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A卷)物理(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 A卷)物理(带解析) 选择题 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B正常人 l min脉膊的次数约为 10次 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70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 1000W 答案: A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 A、教室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80cm,故 A是正确的; B、正常人 l min脉膊的次数约为 70次, 10次慢了; C、重庆夏天最高气温约为 38 , 70 太高了;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 25W; 本题
2、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20。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 P在中点 c时,电流表示数为 0.4A,当移动滑片 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0.3 A。则电源电压 U与滑动变阻器 R的最大阻值为( ) A 6V 10 B 6V 20 C 12V 20 D 12V 40 答案: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当滑片 P在中点 c时,电流表示数为 0.4A: 当移动滑片 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
3、数为 0.3 A: 联立求解: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小明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 3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0.5 m,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为 2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及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 A s=1.5 m, =50 B s=1.5 m , =80 C s=l m, =75 D s=lm, =37 5 答案: C 考点:功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n=2;则 s=2h=20.5m=1m; W 有 =Gh=3N0.5m=1.5J;W 总 FS=2N1m=2J = =
4、75%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知道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后 ( ) A若 A表是电流表, 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 R1、 R2并联 B若 A表是电流表, B表是电压表,则电阻 R1、 R2串联 C若 A表是电压表, 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 R1、 R2并联 D若 A表是电压表, B表是电流表,则电阻 R1、 R2串联 答案: A 考点:电压表、电流表、串并联 分析:开关 s闭合后,要使电阻 R1、 R2并联,因此电流必须从正极出发,分别流入电阻 R1和 R2中,故乙为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又因为电流从
5、电阻 R2流出后需要流回负极,因此甲为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连接方法以及各自在电路中的作用 在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小车 B划木筏 C提水桶 D拉弹簧 A小车受力被拉动后惯性增大 B使木筏运动的力的施力物是人 C水桶提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小 D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 D 考点: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势能。 分析: A、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B、是木筏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水桶提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D、弹簧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
6、分析能力 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 R,要使这根连人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 C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答案: C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 A、 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C、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 D、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与掌握,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
7、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 B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C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D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答案: B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 A、雪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 在草地上形成的;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灰尘粒上形成的; 云:液化和凝华;雨:熔化;雾:液化;露:液化;霜:凝华;雹:凝固;雪:主要是凝华雪主要是凝华,人造雪是凝固;雾是液化,雾凇是凝华;树挂是凝华,冰挂是凝固 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
8、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 B树林中的阳光 C平面镜中的陶罐 D水中树的 “倒影 ” 答案: B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 A、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 B、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树木挡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物体在镜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D、树在水中形成 “倒影 ”,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直线传播,都是基本的光学知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
9、实验题 老师讲了 “物质的密度 ”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甲 乙 (1)将托盘天平放在 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 “左 ”或 “右 ”)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 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 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 _kg 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
10、这样测得的柑 橘密度比真实值 _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基原因是 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 _。 (5)小明在思考,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 答案: (1)水平;左 (2)220 8; 0 96103 (3)偏大;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 (4)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柘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 (5)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11、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 分析:( 1)天平是物理学中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天平时应先调节,一般遵循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的规律在调节平衡螺母之前还要注意,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 (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质量:m=220g+0.8g=220.8g,体积: V=230cm3,密度: = =0.96103kg/m3 ( 3)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因此影响到最终的密度测量值偏大 ( 4)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柑橘的体积, ( 5)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测量值偏小。 本题是固体
12、密度测量的最基本的类型 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 4 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5 V,图甲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1)连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_。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甲 (3)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同时观察 _ (选填 “电压表 ”或 “电流表 ”)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其读数为_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 P应向 _ (选填 “A”或“B”)端移动。 乙 (4)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
13、泡从灯座中取走,电压表 _示数,电流表 _示数 (两空均选 填 “有 ”或 “无 ”)。 (5)改变滑片 P的位置,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IU 图象 (不计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由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_。 丙 答案: (1)断开 (2)见图 (3)电压表; 1.8; A (4)有;无 (5)10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 1)实物连接一般按照电流的流向顺序,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电路接线正确后才闭合开关 ( 2)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接在电路中,必须 “一上一下 ”,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接线柱需要选择左上左下;
14、 ( 3)由图示电压表可知,电压表量程是 0 3V,分度值是 0.1V,电压表示数为 1.8V ( 4)灯泡取走,灯座处断路,电路断路,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电压表有示数 ( 5)由图象得到灯泡在 3V时的电流,根据 计算电阻,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全面:考查学生识别图象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中考的常见题型,在做题时,要对题目分析透彻,学会变式训练,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 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15、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cm。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 (3)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 _ (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 _所成的像性质相同 (选填 “照相机 ”、 “投影仪 ”或 “放大 镜 ”)。 (4)如果她将蜡烛移到图乙中 30cm刻度线处,这时光屏应向 _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10 (2)同一高度; (3)缩小;照相机 (4)右 考点:凸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重庆 物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