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蜡烛燃烧 D菠萝榨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干冰升华只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正确; D、菠萝榨汁是将菠萝中汁液提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
2、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水的电解 B木炭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而不是质量比,故 A不正确 B、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立刻生成二氧化碳并且随着木炭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直到木炭燃尽,从图中看二氧化碳质量不变应该不断增加,故 B不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加热一会才能产生氧气,从图象看不应该开始
3、就生成氧气,高锰酸钾反应完毕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而不是一直增加,故 C不正确 D、某温度下,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当达到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所以开始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 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一致,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 HCl、 NaOH、 NaCl
4、 B KNO3、 NaCl、 FeCl3 C NaOH、 Na2CO3、 NaCl D CuSO4、 H2SO4、 NaCl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 HCl、 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两者不能共存,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B、三者之间不反应,但 FeCl3溶液呈黄色,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C、三者之间不反应,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 D、三者之间不反应,但 CuSO4呈蓝色,故选项所含溶质的记录不合理 故选 C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无色溶液所含的溶质,要注
5、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还要注意特定 离子的颜色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 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 C2H5OH,故选项说法错误
6、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较强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微粒、氧化物的特征、中和反应的特征、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
7、的是( ) A无色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 Na2CO3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酚酞试液遇到盐酸、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所以不能鉴别开,故 A正确; B、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用 pH试纸可测出溶液的酸碱度,所以完全能鉴别开,故 B错;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钠不反应,所以能鉴别开,故 C错; 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变蓝色稀盐酸是酸,澄清石灰水是碱,氯化钠溶液是中性溶液,所以能鉴别
8、开,故 D错 故选 A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在解此类物质的鉴别题时,首先要知道需要鉴别的物质性质的不同,然后根据各自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进行鉴别,或者利用本组中鉴别出的物质在鉴 别其他的物质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
9、分故 B说法不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C说法正确; 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 D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 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 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10、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选项正确 B、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含有酸根,故选项错误 C、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酸中不含氢气,故选项错误 D、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酸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酸的通性的理解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g 30 55 20 70
11、反应后的质量 /g 0 100 X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X的值为( ) A 50 B 70 C 40 D 15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可列式: 30+55+20+70=0+100+X+5,解得 X=70;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得 12.8g食盐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 37.5 C用 10ml量筒量取 5.6ml稀盐酸
12、D用 pH试纸测得溶液的 pH值为 3.5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用托盘天平称得 11.7g食盐,因为托盘天平称量物质准确度为0.1g,所以实验数据合理,故 A正确; B、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 37.5 ,因为最小刻度为为 1度,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实验数据合理,故 B正确; C、用 10ml量筒量取 5.6ml稀盐酸,因为量程为 10毫升一般只能读到 0.1 毫升,所以实验数据合理,故 C正确; D、用 pH试纸测得溶液的 pH值为 3.5, PH试纸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精确度,实验数据不合理,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称量器 -托盘天平;测量容器 -量筒;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点评:
13、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量筒的使用和溶液的酸碱度得测定方法 2013 年 1 月 19 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 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是唯一一种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原子序数为 80,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可知,汞的核电荷数为 80,故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 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
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不是200.6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故说法错误 D、从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 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 ”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 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骑自行车上学 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
15、,保护森林 C用淘米水浇花 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D、一次性用品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故选 D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
16、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可口的饮料 C新鲜的牛奶 D蒸馏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洁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错; B、可口的饮料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错; C、新鲜的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
17、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娄底正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明文规定市民不得在公共室内场合吸烟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烟分子在不断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 故选 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分子运动实例的解释能力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图示实验 操作中,错误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稀释
18、浓硫酸 C CO2的验满 D倾倒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C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19、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央视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主要介绍 “饮食健康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鱼粉、明胶合成鱼翅 B白酒中加入超量塑化剂使口感更好 C在排骨汤中放入食盐调味 D鸡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使鸡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鱼粉、明胶合成的鱼翅不含有生物质,不含有鱼翅具有的营养成分,不利于人体健康,故 A错; B、塑化剂 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所以白酒中加入超量塑化剂使口感虽然更好,但不利于人体健康,故 B错; C、食盐是一种主要的调味品
20、,鸡汤中没有食盐就淡而无味,故 C正确; D、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所以鸡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使鸡速成有害人体健康,故 D错 故选 C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 “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
21、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与保护环境无关,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 C 考点:元素的概念 点评: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 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中国梦 小康梦我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许多村庄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关于
22、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 B灯泡中填充氮气做保护气 C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铝合金灯柱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灯泡中做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透明的塑料灯罩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
23、选 C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用途;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金属材料的范畴、了解氮气的性质与用途、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与元素分类、合成材料的特征等即可正确解答本 题 填空题 2013年 4月 20日四川雅安发生 7.0级地震,灾区饮用水与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 1)水中难闻的异味,可添加活性炭除去,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 2)初步净化后的水,可以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3) “84消毒液 ”可用于灾区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 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1O+NaCl+H2O,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湖南 娄底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