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化学(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自贡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 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2012年 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 PM2.5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污染空气,不必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硫容易造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错误; D、 PM2.5属于粉尘污染,列入监测范围,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
2、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 “三废 ”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某密闭容器中有 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 /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 /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 “待测 ”值为 5 D反应生成的 CO2和 H2O 的质量比为 45: 36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
3、 =16+70+1+0-0-45-36=6,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为生成物,而 X和氧气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 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生成物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 A错误; B、根据 A的解答可以知道在 X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 B正确; C、根据 A的解答可以知道待测值为 6,故 C错误; D、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5g-1g=44g,生成水的质量为 36g,其质量比为: 44: 36,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
4、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能够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够根据反应特点来判断反应类型,这类题一般是指的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NaOH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 KOH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
5、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是氧化物,故 A错;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 B正 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这种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 C错; D、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 D错 故选 B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化物的特点,饱和溶液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分类情况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3Fe+2AlC
6、l3=3FeCl3+2Al B 3Cu+2AlCl3=3CuCl2+2Al C Fe+CuCl2=FeCl2+Cu D 2Fe+3H2SO4=Fe2( SO4) 3+3H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 B、铜的活动性比铝弱,不能与氯化铝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化学方程式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2SO4=FeSO4+H2 故选 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
7、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倾倒液体 C检验气密性 D测定溶液 pH值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故 A操作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标签向着手心,故 B操作 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故 C操作正确; D、测 pH值的方法:将 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8、,滴到 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A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倾倒液体、检查装置气密性、测 pH值的具体操作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 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 O2 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将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加热蒸发 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因为化学
9、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可达到预期目的; 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以除去其中的 O2,能达到预期目的; C、纯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能达到预期目的; D、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 20%,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故选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本题是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物质的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利用物质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
10、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 7.1-7.3) B唾液( 6.6-7.1) C血液( 7.35-7.45) D胃液( 0.9-1.5)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胆汁的 pH为 7.1-7.3,大于 7,显碱性 B、唾液的 pH为 6.7-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血液的 pH为 7.35-7.45,大于 7,显碱性 D、胃液的 pH为 0.9-1.5,小于 7,显酸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 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
11、题的关键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 l00mL水与 l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反映,故 A 正确;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 B正确; C、将 l00mL水与 l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故C正确; D、水由液
12、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特征方面的问题会用微观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 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A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说法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并且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13、,致使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 C说法正确 D、配制溶液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D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选 D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点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颠倒 氧化物与 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 X是( ) A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氧化物应属于化合物,有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所以; A、 X是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故 A错误; B、金属氧化物应属于氧化物,
14、所以, X不是金属氧化物,故 B错误; C、 X是化合物,故 C正确; D、 X是化合物,不能是单质,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点评:准确理解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来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B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自来水属于混合物,所以自来水中不只含有水分子,还含其它粒子,故 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15、故 B 正确; C、工业废水含有有毒物质和有害成分,所以不能直接浇灌农田,故 C错误; 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 水,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水的净化;水资源状况;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于水的净化和节约用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甲烷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16、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毒胶囊 ”成为社会焦点,铬严重超标,其中含有的铬酸钠( Na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 D 试题分析:钠元素显 +1价,氧 元素显 -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2x+( -2) 7=0,则
17、 x=+6 故选 D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氢分子: 2H B 4个氧原子: 2O2 C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O D 2个碳酸根离子: CO3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4个氧原子表示为: 4O,故选项符号书写错误 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 自贡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