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 “ 人 ”。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 “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的是( )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业革命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一上海世博会的会为素材,联系西欧社会的文艺复兴运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分析题目的关键词句最先提倡 “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以人为中心,歌颂人,赞美人,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社会运动只有文艺复兴了, B项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斗争, C项是西欧
2、国家为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进行的探险活动, D项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一场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此题选 A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辨别能力,文艺复兴运动是 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以人为 中心的运动,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 “1914年 6月 28日,加夫里诺 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D波士顿倾茶事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历史史实的
3、识记能力,分析题目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点,一是时间 “1914年 6月 28”,二是 “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 ”,根据这俩个信息可知, 1914年 6月 28日,奥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此本题选 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教材中的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一个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另外,一战的原因,经过中的几次战役,影响以及意义都要重点掌握,属于送分题。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
4、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有轨电车的创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图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分析题目可知, A下个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是以煤炭为燃料的, B项发电机是以电力为动力的, C项内燃机的应用是以石油为燃料的, D现那个有轨电车的创制是以电力为动力的,所以本题选 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学生具备了识记能力,还要有对这些发明创造具有一定的深入分析能力才能解答该题。 下表是 1870-1913年美、
5、 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 年份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1870年 23% 13% 32% 10% 1913年 38% 16% 14% 6%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大工厂生产的开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表格题,表格题的解法基本就是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判断这一时期出现的历史大事,分析题目,给出的时间是 “1870-1913”,表格中给出的信息是美德英法这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比重的比较,我们看,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增长速度最快,原
6、因就是美德属于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中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英法属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意淘汰旧设备,所以增长速度较慢,这一切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本题选 C。 考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分析和对历史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解答该题,学生须具备三种能力:( 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要清楚( 2)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要熟悉( 3)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的原因要有分析和理解,只有这三项能力都具备了才能解答该题,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对知识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对历史知识一定要进行深入
7、的分析和理解,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这几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使用的认识能力,先提取图片信息,选项 A, B, C分别是汽车,蒸汽机车和飞机,使用的燃料是石油和煤炭, D项是电灯,使用的动力是电,所以本题选 D。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使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先要分析图片是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在判断图片使用的是什么动力,以什么为燃料,电力的广泛使用在教材中是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四川汶川大
8、地震后,面对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空中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飞机这一重大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D文艺复兴时期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飞机的发明创造史实的识记, 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因此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 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 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创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一四川汶川地震需要飞机救援为情景命题,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9、的兴趣,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回答,属于送分题。 他 一生有 2000多项发明,被称为 “发明大王 ”,他是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爱迪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人们进入了电气时代,和电有关的发明创造也是多种多样,如电灯,电话,电车,发电机等等,二和发明有关的人物是爱迪生,题目中 A项是力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牛顿三定律是其杰作, B项是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C项在物理学方面贡献较大,时空论是其主要成就,本题选 D。 考点:爱迪生及其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
10、小,考察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器发明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叙述的非常明确,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本题还可以变成连线题如下: 把下列人物和成就用线连起来 牛顿 进化论 达尔文 相对论 爱因斯坦 电灯电话等电器的发明 爱迪生 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 A “废藩置县 ”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征兵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 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进行了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一个内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题目中的 B,C,D项分别是经济,思想和军事
11、政策,都和题目不符, A项实际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消弱了地方政权,本题选 A。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在教材中属于基础知识,另外,像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影响,性质等,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下面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 值 (千卢布 )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解放了黑人奴隶 C废除了农奴制 D实行了五年计划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
12、是表格题,表格题的解法基本就是仔细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然后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判断这一时期出现的历史大事,本题中从 1860年到 1879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都出现了大幅增加,这一时期能引起俄国这些数据变化的只有俄国 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获得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所以本题选 C。 考点:俄国 1861年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 1)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 2),对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3)和课本知识结合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大,同学们不妨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多练习,逐步掌握
13、它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 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 A缺乏自由劳动力 B企业设备陈旧 C资金不足 D缺乏人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国内战和俄国 1861年改革背景共同点的理解,此题属于比较题,比较题的一般解放是找比较项,然后分析,该题中美国内战的一个原因就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采用的是奴隶制,于是产生了矛盾,内战爆发,俄国 1861年改革是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受到了劳动力的障碍,俄国资本主义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俄国当时是农奴制,所以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农
14、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两者的共同点是 A。 考点:美国内战和俄 国 1861年改革的背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美国内战和俄国 1861年改革是 18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的能力也多,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 “瓦特 ”,这是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 ) A发明 “珍妮机 ”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过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
15、响,根据所学知识,瓦特改进蒸汽机后,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以及交通工具上,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A项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一种手摇纺织机器, C项是英国的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的, D项是德国人卡尔 .本次发明的,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瓦特和蒸汽机是教材中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只要对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识记的比较清楚就能解答此题,属于送分题。 下面是一位 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 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 但丁的悲剧哈
16、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 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分析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这个时候莎士比亚已经逝世了,所以说拜会莎士比亚不合适,应该说观看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但丁的剧本是神曲,所以该说探 讨了但丁的巨著神曲,因此 都表述错误应该修改,正确选项是 A。 考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文艺复兴运动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学习根据教材的史实并通过分析能得出答案:,文艺复兴是西欧历史上新兴
17、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动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意义影响同学们都要下功夫去掌握。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 “兴 ”上,你认为这个 “兴 ”的涵义是指 (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神学文化的复兴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运动表明上看是古罗马埃及文化的复兴,实际不是,我们知道,那时候,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弱小,而封建神学的力量又非常强大,和封建神学正面接触,不容易达成目的,所以资产阶级借助古罗马埃及的
18、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所以这里的 “兴 ”字不是古文化的兴起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答案:选 D。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实质的理解,解答该题,属于较难的题目,解答该题必须先要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在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也是一个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步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标志是 ( ) A佛教的传播 B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C基督教的传播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国与世隔绝的状态,通过新航路的
19、开辟,人们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世界各大洲之间也有了联系,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新航路的开辟也被称为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同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被称为 “人被发现的时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依赖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对问题的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 也非常重要,同学们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出现的背景,通过学习其原因,背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意义和影响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中,称得上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
20、革命 ”的是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辛亥革命 答案: A 试题分析:关键是要理解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这句话的意思,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限制国王的行为,约束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和限制国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建立起来这句话是说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保留了君主但统而不治,没有实际权利,权利掌握在首相和议会手中,因此本题选 A。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待历史概念,除了要识记住它的基本内容外,还要深刻理解它的内涵,权利法案的颁布使
21、君主的权利收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此确立,此题如果不理解其内涵是没有办法做的,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有一部文件,它的颁布受到之前美国革命理念的影响,它宣称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它强调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权利。这部文件是 (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 A项是用明确的条文约束国王,限制国王而颁布的,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项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它宣告了美国独立, C项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项法律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它强调个人自由 、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权利, D
22、项是拿破仑颁布的法律文件,它确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本题选C。 考点:人权宣言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知道人权宣言的内容,还要对人权宣言的影响进行分析理解,A,B,C, D 这四个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件,对于它们的内容,意义,影响都要进行深入的识记和理解。 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 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 ”,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
23、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句 “不能得到的信息 ”,此题是逆向思维题,先分析题目,从中筛选出符合题干内容的,不符合题干内容的就是正确答案:,拿破仑是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夺取国家政权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不符合题干内容,所以入选,对外战争是经常性的,反击欧洲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联盟的进攻,进军埃及,进攻俄罗斯等,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其积极性是把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和成果带到被征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泰州市 实验学校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