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二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 1kg B 120W的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耗电约为 3KW.h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8cm D小明身体的体积约为 500cm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 100-200g,故 A错误; B 120W的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耗电不可能为 3KW.h,因为电冰箱是间隔工作的,故 B错误;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8cm,符合实际,正确; D小明身体的体积如果为 500cm3,换算成质量:,故明显不符合实际,故 D错误; 故选 C。
2、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体积的估测;电功的计算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如图所示,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 S为激光源, Rl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2为定值保护电阻, a、 b间接 “示波器 ”(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 的产品通过 S与 Rl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运送边长为 0.1 m、质量为 0.6 kg的 均匀正方体产品时,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3、所示。己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 6V,保护电阻的阻值为 400。则 A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为 60Pa B产品随传送带匀速前进过程中,产品受摩擦力的作用 C每 1 h通过 S与 Rl之间的产品个数为 6000个 D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 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产品对传送带的压强为,故 A错误; B. 产品随传送带匀速前进过程中,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没有相对运动及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 B错误; C. 由图象可知:每经过 0.6s,就有一个产品通过计数装置 个,故 C正确; D. 由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可知,当有
4、光照射时, R1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 U=IR可知, R2两端的电压变大 由图象可得 ,则 R1无激光照时,由图象可得 , , 所以,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 R2两端的电压之比,故 D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 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压强的计算;摩擦力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摩擦力的判断及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光敏电阻随光照的变化从图象中得出有无光照和无光照时对应的电阻、电压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
5、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由表可知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 N) 1 静止 0 4 2 静止 0 6 3 加速 0 7 4 匀速 0 5 5 减速 0 3 A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0 . 7N B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0 . 6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每次都是不相同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木块受到 0.7N 的作用力时,做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小于 0.7N,故 A错误 B、第四次实验,木块受到 0.5N 拉力时匀
6、速运动,故滑动摩擦力为 0.5N,故 B错误; C、 1、 2次是静摩擦力,大小不同, 3、 4、 5是滑动摩擦力,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相同故 C正确; D、同理 D错误 故选 C。 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点评:考查了摩擦力的分类、特点,会求大小关键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 3000 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高压输电线 B坚
7、韧的防弹衣 C发光二极管 D保温隔热材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高压输电线,利用了它的导电性好的特点,故 A正确; B、坚韧的防弹衣,利用了它的拉力好的特点,故 B正确; C、发光二极管,利用了它的半导体特性,故 C正确; D、保温隔热材料,要求导热性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故不适合做保温隔热材料, D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点评:这是一道关心科技发展的一道较简单的基础题解题时一定要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的特性入手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 600N 的力沿着 4m长的斜面,将重 1200N 的油桶匀速推到高 1.5m的车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斜面是为
8、了省功 B把油桶滚上去而不是推上去,是为了提高斜面机械效率 C工人师傅做功 900J D油桶在斜面滚动的摩擦力为 600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利用斜面是为了省力,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 A错误; B把油桶滚上去而不是推上去,流动摩擦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比滑动摩擦要小的多,所以,摩擦力减小使做的额外功减小,即提高斜面机械效率,故B正确; C工人师傅做功: ,故 C错误; D有用功: ; 即: 所以 油桶在斜面滚动的摩擦力为 150N,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功的原理;功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点评:此题考查的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知道使用
9、斜面时的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方法,要求能准确把握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等的意义。 饮水机和电饭煲都具有保温和加热功能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当 S1闭合, S2断开时,为保温状态;当 S1、 S2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其中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当 S1闭合, S2断开时, R1、 R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为两电阻之和;当 S1、 S2都闭合时, R2被短路,电路只有电阻 R1,符合要求; B、当 S1闭合, S2断开时,电阻中只有电阻 R1;当 S1、 S2都闭合时, R1、 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 R1或 R2,符合要求; C、当 S1闭合, S2断开时,电
10、阻中只有电阻 R1;当 S1、 S2都闭合时, R1、 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 R1或 R2,符合要求; D、当 S1闭合, S2断开时, R1、 R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 R1或 R2,当 S1、S2都闭合时,形成电源短路,不符合要求; 故选 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出在开关的不同组合下,电路中电阻的特点;然后根据电路中开关和电阻的特点分析符合要求的选项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 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 下面四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
11、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A、 B图象均错误; C、 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 较小 C选项正确, D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物理学方法;比热容。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学生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该学会分析此类问题 对于中考体育训练时的一些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绳时, 1min内跳绳次数多的同学做功一定多 B实心球脱手后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力平衡 C排球垫起后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定向踢球
12、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对球的作用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跳绳时,根据公式 可知, 1min内跳绳次数多,如果一次上升的高度小,不一定 h就大,并且功大小还与同学质量的大小有关,所以次数多不一定做功多,故本选项不正确; B、实心球脱手后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受熏力作用,所以一边向前,一边向下运动,运动状态在改变,所以受力不平衡,此选项错误; C、排球垫起后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慢,是因为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本选项正确; D、定向踢球时脚也感到痛,是因为球对脚的作用力等于脚对球的力;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力
13、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惯性、力的作用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国外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 “能量采集船 ”,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 “工作臂 ”,每只 “工作臂 ”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 “能量采集船 ”获得能量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所以利用的电磁感应现象。 A图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是电动机的原理; B图发电机原理,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14、; C图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实验,电流的磁效应; D图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故选 B。 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电磁感应现象。 点评:分析能量转化时,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注意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它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4月 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加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锋利的铁锹去挖地 会感觉很轻松,是因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力 B给树浇水时水会往下流,是因为桶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C地面上泼水时,盆虽然留在手中,但是水却由于惯性而 “飞 ”了出去 D搬一块大石头,虽然没有搬动,但是
15、对石头做了功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锋利的铁锹去挖地会感觉很轻松,是因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A错误; B给树浇水时水会往下流,是因为水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B错误; C地面上泼水时,盆由于受手施加的力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飞 ”了出去,故 C正确; D搬一块大石头,没有搬动,也就是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不做功,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重力的方向;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但都是基础知识,只要基本知识掌握牢固解题不难,要注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
16、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正确; 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此项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平面镜成像;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点评:题
17、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平面镜成像、近视远视的矫正等,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面是小强的观察和他对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 ”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B炒菜时有 “白气 ”冒出,这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C教室里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灯,两灯同时亮、同时灭,这两只灯是串联的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 ”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放低些,故 A错误; B炒菜时有 “白气 ”冒出,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故 B错误; C教室里一个开
18、关能同时控制两只灯,两灯同时亮、同时灭,这两只灯是并联的,开关在干路上即可,故 C错误; 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正确; 故选 D。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噪声的防治;电路结构的判断;大气压的综合利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噪声、电路结构、大气压的利用等现象,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 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 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 ”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探究 “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小红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 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汽车之间的距离 ( 2)
19、小明发现: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 联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时标明 “120”和 “100”字样, (选填 “大客车 ”或 “小轿车 ”)的限速应该是 100km/h ( 3)小红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 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红同学) ( 4)小明在做乙图所示实验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块的作用是 。小球和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远 增大 大 大客车 ( 3) A ( 4)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长短来表示小球
20、动能的大小 变小 试题分析:( 1)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在雨雪天阻力小,驾驶汽车应适当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防止追尾发生交通事故 ( 2)实验表明,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不同车型的汽 车应限制不同的车速,大客车质量大,相同速度时动能大,所以限制速度小 ( 3)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人和秋千都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再改变,故只有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 4)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小球和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做功,所以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将变小。
21、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探究动能大小的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了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质量对物体动能的影响、惯性等知识,要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并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分析解答问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断开 S3,闭合 S1、 S2,调节滑动变阻器,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 U-I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电阻 R=_,还可归纳得出的规律是: 。 断开 S2,闭合 S1、 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 L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丙的 U-I 关系图像。若灯泡 L的额定电压为 2.5V,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无锡市 中学 九年级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