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1m/s B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 3s 5s C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5cm 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 1000W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5m/s,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 1s。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5cm,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 100 20
2、0W,所以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C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 点评:对生活中物体的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 如图所示,用水平恒力 F拉着一块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 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 S,则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对其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仍保持匀速 B立即加速 C立即减速 D立即停止 答案: C 试题分析:观察图可知,当磁性物体到达电磁铁 AB的正下方时,立即闭合开关 S时,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 B端为 N 极, 因磁性物体上面为 N 极,所以当磁性物体经过电磁铁正下方时,会受
3、到较大的排斥力,使磁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摩擦力也跟着增大 而磁性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不变,小于摩擦力,所以立即减速 所以选 C 考点:安培定则,摩擦力 点评:此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立即闭合开关 S,则电磁铁产生磁性要吸引或排斥磁性物体;二是电磁铁对磁性物体的吸引或排斥会改变磁性物体对桌面的压力,进而改变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再根据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分析其运动状态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 A、 B两点间 20的电阻更换为 10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4、右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适当减少电池的节数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Rp 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 20的定值电 阻换成 10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值 R总变小利用公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p=IRp,由于 Rp 不变,I变大,导致了 Up 的变大 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导致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公式 U=IR可知, R不变,只能增大电流,所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即滑片 P向左移动减小电阻 所以选 B 考点:欧姆定律 点评:要
5、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知,需要保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由 10换成 20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否变化,怎样变化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闭合电键 S后,发现电灯 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 C、 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 A和零线 B时,氖管在测火线 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 B时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电灯 L短路 C电线 AC 段某处断路 D电线 BD段某处断路 答案: D 试题分析 : A、氖管在测火线 A时能发光说明火线正常,不符合题意; B、如果灯泡被短路,则电路
6、中电流过大会把保险丝烧断,而题目中保险丝没有问题,不符合题意; C、如果 A、 C处有断路,则用氖管测 D点时不会发光,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 A至 D处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在电线 BD段; 当用测电笔测 B时不发光,说明零线是正常的; 那么只有 BD段某处断路,会造成题干的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电路故障的判断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保险丝没有熔断,说明没有发生电流过大的情况; 测量火线氖管发光,证明进户火线正常; 测量零线不发光,说明零线也正常 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具有光控和延功能的路灯,天黑时亮,夜深时熄灭光控开关在光线较暗时闭合,延时开关常温下是闭合的,但在
7、通电 5小时后会因发热而自动断开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光控开关、延时开关和电灯是串联的,光控开关、延时开关同时闭合时电路形成通路,电灯发光符合题意 B、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是并联的,光暗到一定程度时都能使电灯发光,但 4小时后不能自动断开不符合题意 C、当光控开关闭合时,电灯被短路,电灯不亮不符合题意 D、当延时 开关闭合时,电灯被短路,电灯不亮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A 考点:电路设计 点评:( 1)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 2)根据实际需要学会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 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A丙和丁 B甲和丙
8、C甲和乙 D乙和丁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是将机械能转化内能;乙为做功冲程,则为内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丙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为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丁通过加热使活塞飞出,为内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故能量转化相同的为乙与丁; 所以选 D 考点:能量转化 点评:在分析能量转化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中消耗了哪些能量,同时主要产生的哪些能量,则可知能量的转化方向 2012年 3月 25日,卡梅隆乘坐 “深海挑战者 ”号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设海水密度不变 ) 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 B压强越
9、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 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下潜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 P=gh 可知,所受海水的压强越来越大; 下潜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即 V 排 变,故根据浮力公式 F 浮 =gV排 可知,浮力变小 所以选 A 考点:压强、浮力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容易出错的一点是液体的深度指的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距离 我国 “嫦娥二号 ”在 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
10、磁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 重力只相当于地球上的 1/6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A利用降落伞降落,以确保安全落月 B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C月球车行驶在月面上不受摩擦力 D轻易地将 60kg的物体举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月球上没有空气,降落伞不能利用空气阻力来减慢下落的速度; B、月球上没有地磁场,所以不能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月球车行驶在月面上受摩擦力 D、因为月球上物体重力小,所以可以轻易的提起质量为 60kg的重物 所以选 D 考点:重力、力的作用效果、地磁场 点评:根据题中给出的 “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之比约为 1: 6”来入手; 降落伞
11、是利用空气阻力来工作的; 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来工作的; 月球车行驶在月面上受到吸引力作用,所以对月球有压力,所以受摩擦力 提起重物时需要克服物体的重力,重力小,提起来就比较轻松 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探究 “真空能否传声 ”就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想推理而得出结论,研究以下问题的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 A分子热运动 B牛顿第一定律 C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D磁场用磁感线来描 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分子热运动,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研究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通过宏观的扩散现象分析得出的;采取的物理学方法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是在科
12、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推理得出的(实际上不受摩擦力的物体根本不存在),所以该实验主要是利用了实验推理法形成了牛顿第一定律符合题意; C、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因可变因素较多,采取的是控制变量法;不符合题意; D、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而引入的一条条假想的曲线,它实际并不存在,所以磁场用磁感线来描述所采取的方法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物理研究方法 点评:有不少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在大量可靠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某些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推理法,又称理想实验法
1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石墨烯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2000 ,它具有优良 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属性可以预见,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B炒菜锅 C高压输电线 D家用保险丝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隧道掘进机的钻头,利用了它的硬度大的特点,所以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炒菜锅,利用了它的导热性好,所以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压输电线,利用了它的导电性好的特点,所以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熔点高不能用来做保险丝,所以 D符合题意; 所以
14、选 D 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 点评:本题的石墨烯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质是拉力好、导电性和导热性好、硬度大、熔点高等,根据它的这些特性我们就能知道它的用途 保险丝需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高压输电线需用抗拉性好、导电性能好的材料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是一 样的 C、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
15、是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上在水中形成 “倒影 ”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 B 考点:光的折射 点评:(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 应用; 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16、 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风吹过,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蒸发,蒸发吸热;所以A正确 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熔化吸热,而不是升华所以 B错误 C、物体的温度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但不能说是具有较多的热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能量改变的多少所以 C错误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热值大,密度小,而和它的比热容无关 所以选 A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 冰棒熔化吸热,所以吃冰棒感觉凉爽; 热量是传递过程中能量改变的多少,与物体温度
17、的高度无关; 液态氢的热值大,密度小,所以用它做燃料 实验题 小明为了测定一个正方体木块和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根据密度公式 =m/v,为了测定木块的密度,小明先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 m在测量之前,小明已经调节好了天平的横梁平衡,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小明看到指针在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他调节的方法是 (2)测量正方体木块的边长 L0,如图是小明测量木块边长的情形, 则木块的边长是 cm (3)接下来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向杯子中装入适量的牛奶,然后将木块轻轻放在牛奶中,使之浮在牛奶表面,接着取出木块,根据木块表面留下的奶渍的痕迹,用刻度尺量出木块浸入牛奶中的深度 L,则
18、牛奶的密度为 (用 m, L0和 L表示 ) 答案: (1)减少右盘的砝码或将游码向左移动 (2) 2.80 (3) 试题分析:( 1)有图可知:测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和较大,应减少右盘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值为: 5.50cm,终了刻度值为 8.3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2.80cm ( 3)已知木块的质量为 m,则木块漂浮在牛奶中时所受的浮力所以 考点:密度的测量,液体压强。 点评:( 1)解题关键是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特别是天平平衡的调节方法: 称量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 称
19、量过程中,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调节衡量平衡 ( 2)解题关键是认准刻度尺的分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3)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漂浮的知识测密度的方法,此题涉及到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的特点,需要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实验设计能力,是一道综合性的浮力题,也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方法属于难题 “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 ”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图是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在静止指向南北方向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某同学看了实验后想到 :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这 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呢?他认为有这几种可能 :可能是风吹;可
20、能是小磁针旁磁铁的吸引;可能是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还可能是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了磁场 (1)该同学得出 “小磁针转动肯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的结论,其依据是: ; (2)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小磁针会转动,这是因为: ; (3)为了验证是 “直导线中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 ”这一事实,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是: _; (4)在此实验基础上,有位英国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法,经过 10年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 _ 答案: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或小磁针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 (2)磁铁能吸引铁,铁也能吸引磁铁 (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断开开关,观察小磁针是否会回到南北方向
21、 (4)电磁感应 试题分析:( 1)因为小磁针由静止开始转动,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以得出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 ( 2)当铁质物体接近小磁针后,小磁针会吸收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铁对小磁针也有一个力的作用,使小磁针转动 ( 3)如果验证是不是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可以断开 开关,让电流消失,看看小磁针是否会回到原来的面北指向 (4)在此实验基础上,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运用逆向思维法,经过 10年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 所以答案:是:(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断开开关,观察小磁针是否会回到南北指向 ( 4)电磁感应 考点:奥斯
22、特实验 点评:本实验探究是以奥斯特实验为基础展开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同时,该实验还通过小磁针的转动考查了力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小明同学探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 ”的部分过程,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目的: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滑轮组一套、轻重不同的两物块、刻度尺、 、铁架台、细线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3)用同一滑轮组先后提升不同重物,相关数据收集在下面的表格中,请将表格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钩码重 /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 /N
23、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 4 0.1 1.8 0.3 74.1 6 0.1 2.4 0.3 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4)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恒定的 (填 “是 ”或 “不是 ”) (5)生活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l(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 评估与拓展 (6)小明同学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测力计的示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弄得小明同学一时不知该何时读数,你认为他在测量中应该在 时读数 (7)提升相同重物时,增加动滑轮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 (2)弹簧测力计 (3)83.3 (4)不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泰兴 实验 初级中学 初三 学期 第一次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