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广西柳州市九年级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桥在水面的倒影 B小孔成像 C路灯下人的影子 D海市蜃楼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平静的水中映出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身体挡住了光而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
2、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小刚同学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 A、 B两点间的电阻由 5更换为 l0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A.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B.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D.增加电池的个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Rp 不变的情况下,电路中由于将 5的定值电阻换 成 10的定值电阻,使整个电路的电阻值 R 总 增大利用公式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小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由于 Rp 不变, I减小,导致了 Up 的减小 而 AB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总电压减去滑动变阻器
3、两端的电压,由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导致了 AB两点之间的电压增大,所以要减小 AB两点之间的电压根据公式 可知, R为 10,只能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即滑片 P向右移动增大电阻 故选 B。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点评: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控制其两端的电压不 变是此题中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依据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当开关 S由闭合到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的亮度不变 B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当开关 S 由闭合到断开,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灯泡功率不变,灯泡
4、亮度不变,故 A正确 B、当开关 S由闭合到断开,电路由并联变为只有灯泡接在电路中,电路电阻由并联电阻变为灯泡的电阻,由于并联阻值小于灯泡电阻,所以电路总电阻变大,故 B错误 C、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是零,当开关 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故 C错误 D、开关闭合时电路总电阻小,电路电流大;开关断开时,电路电阻大,电路电流小;当开关 S由闭合到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小,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路结构分析。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把电路的连接情况分析清楚,我们把电压表当成开路,电流表当成导线 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5、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 发生触电事故,用湿手开开关,可能会因手上有水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发现有人触电后,不能直接用手把触电者拉离电源,因人体是导体,可能使救助者间接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此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电线接触高温物体容易使外面的绝缘层烧坏,使导线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 C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属于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将一块铁截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A密度不变,质量和比热容变
6、为 原来的 1/2 B比热容不变,密度和质量变为原来的 1/2 C质量不变,密度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 1/2 D密度和比热容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度,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在一块铁截去一半后不会改变,质量是所含物质的多少会减小一半。 故选 D。 考点:质量、密度、比热容的特征。 点评:关键是掌握物理的基本特征,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密度,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 A电磁继电器 B发电机 C电磁铁 D电动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件是电磁铁,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不符合题意; B、发电机将机械能能
7、转化为电能,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 B符合题意; C、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 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点评:在电和磁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很多电学设备,每个设备的制成原理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些基础知识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一个重物,人所用的拉力是 F,则下面哪一对力是相互平衡的力 A定滑轮所受的重力和绳子 b对定滑轮向上的拉力 B绳子 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所受的重力 C绳子 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对绳子 a向下的拉力 D重物对
8、绳子 a向下的拉力和人对绳子向下的拉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因为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定滑轮受到向上的力为绳子 b的拉力,向下的力为重力绳子 a对定滑轮向下的拉力作用,因此此绳子 b对定滑轮的拉力与重力不平衡,故 A选项错误; B、因为重物处于平衡状态,并且物体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绳子 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作用,因此绳子 a对重 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选项正确; C、因为绳子 a对重物向上的拉力和重物对绳子 a向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 C选项错误; D、因为重物对绳子 a向下的拉力和人对绳子向下的拉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 D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平
9、衡力的辨别 点评:会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会根据平衡状态辨别平衡力 关于图液体中 a、 b、 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 1.03l03 m3) A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a、 b两点的压强相等 C b、 c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点压强比 c点压强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大,由图可见 b点的深度比 a大,所以 b点压强大于 a点压强;故 AB错; ( 2)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由图可见 c点和 b点处于同一深度,但 c 点在盐水中,液体密度大,所以 c 点压强大于 b
10、点压强;故 C 错 D 正确。 故选 D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点评:液体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压强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一直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沙子,这主要是为了 A使运动员具有惯性 B使运动员拔河时更省力 C增大运动员与地面的摩擦 D增大运动员与地面间的压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惯性和新鞋、地面有无沙子无关,故该选项错误; B、新鞋、地面有无沙子与运动员能否省力无关,故该选项错误; C、拔河比赛中,运动员要穿比较新的球鞋,是因为新的球鞋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有益摩擦,防止鞋子在地
11、面打滑地面有沙子,沙粒相当于滚珠,使滚动代替了滑动,减小 摩擦,所以地面不希望有沙子防止发生滚动摩擦故上述原因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故该选项正确;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跟运动员的体重有关,跟地上是否有沙子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点评:拔河比赛时,绳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双方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问题,大小相等,取胜一方的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失败一方的鞋和地面摩擦力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按照规定城市中心禁止机动车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在道路边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员要戴上隔音耳罩 C在医院病房里禁止大声讲话 D
12、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答案: C 试题分析:按照规定市中心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高噪声环境里工作的人员要戴上隔音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医院病房里禁止大声讲话,防止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在录音棚内安 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在声源处; 在传播过程中; 在在接收处关键是将具
13、体的措施与方法对应起来,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开关 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发光, L2不发光 B L1被烧坏 C L2被烧坏 D电池被烧坏 答案: D 试题分析:开关断开时,电路为并联电路;当开关闭合时,会形成电源短路,即两灯泡均不发光,并且完好无损,但电池会被烧坏 故选 D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故障的判断。 点评:正确识别电路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注意电源短路是绝对不允许的 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约为 80cm B两个普通鸡蛋重约为 10N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 5g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教室内课桌
14、的高度在 1m以下,选项中的 80cm符合实际;故 A正确;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 0.05kg);其重力为 0.5N;则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1N;达不到 10N;故 B错误; 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m/s左右,故 C错误; D、得的质量 600g左右,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实验题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此时的示数为 N。 答案: 2.4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可称量 5N 的物体,所以其量程应记
15、作0 5N; 从 0 1N 之间一共分出了 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 0.2N; 测力计的示数: 2.4N。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点评:本题考查对测力计的观察,读数时明确分度值,从大刻度读起,再加上小格的示数,便是测量的值了 如图为 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有液体密度和 ,而要改变的是 的方向。 答案:增大 液体深度 金属盒 试题分析: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说明压强变大,因此
16、得到结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压强不变,因此得到结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研究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金属盒的方向即可。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点评: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源电压为 6V,待测电阻大约为 10,电流表有0.6A、 3A两个 量程,电压表有 3V、 15V两个量程。请完成如
17、下问题:( 1)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在连接电路前,开关应 ;( 2)两图是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的读数为 V,求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 答案: .6A 断开 4.5 9 试题分析:( 1)电源电压为 6V,待测电阻大约为 10,根据: ,电流约 0.6V,故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0-0.6A,为了保护电路,及养成良好的连接电路习惯,所有的电学实验,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应该断开; ( 2)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所以电流的示数即电流为 0.5A,待测电阻大约为 10,根据: ,电压为 6V左右,故电压表的读数为 4.5V, 则: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电流表、电压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广西 柳州市 九年级 初中 毕业 升学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