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中山市三校九年级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 “富国强兵 ”的是哪一条 A建立县制 B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 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认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当中最成功的一个,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富强的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增强,经济得到发展,虽然后来由于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但商鞅变法的成果却存在下来,尤其是商鞅变法期间实行奖励耕战对秦国的影响较大,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彻底废除了旧世卿世禄制,是秦国富国强兵的重要保证, A,C,D三项对当
2、时秦国的发展壮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选 C。 考点:大变革时代的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 知识的识记能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解答本题,一要对商鞅变法的内容识记清晰,二要对商鞅变法的作用理解清楚,商鞅虽然死了,但其改革的成果对后世的影响却保存下来,这是理解的重点,也是解题的关键。 从 “邓小平 ”、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区姓社不姓资,你会联想到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 “十五大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共十三大的
3、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不符合题意, B 项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 邓小平理论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并写入党章,C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问答决策, D项,从 “邓小平 ”、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区姓社不姓资都说明了中国正沿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邓小平创立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97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本题选 D。 考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时期党的几次会议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党的十二大 ,正式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的新命题,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美两国自建交以来,虽仍有分歧,但遇有重大国际事务都会适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加强协作与沟通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没有中美参与,国际事务不能解决 C美国称霸世界需要中国默认 D 所有重大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国的利益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
5、原因,中美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但是,在重大国际事务问题面前,双方都会适时保持联系和接触,加强协作和沟通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正确, B错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项错误,中国始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D项错误,在重大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国的利益不一致,存在着分歧,本题选 A。 考点:中美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 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美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不同 ,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和分歧是正常的 ,关键是要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和
6、分歧 ,有些是因为政治偏见所致 ,有些由于相互缺乏了解造成 ,有些是两国建交以来一直存在的老问题 ,有些是随着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只要双方坚定致力于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妥处分歧 ,中美两国完全可以打破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的所谓 定律 ,走出一条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之路。 ” “2012年 2月 27日,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引发哪一宗教信仰者世界抗议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伊斯兰教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2012年 2月 27日,驻阿富汗美国士兵焚烧古兰经,引发了阿拉伯人的抗议,默罕默德创立了伊
7、斯兰教后,打败麦加,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了默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默罕默德承认对方的宗教和经济利益,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也就成为阿拉伯国家的圣教,因此本题选 C。 考点:伊斯兰教 点评: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宣言众生平等,要求人忍耐顺从,消除欲望,刻苦修行,追求长生不老的宗教是道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穆斯林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这三大宗教对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学们对这几个宗教的
8、教义和影响要好好把握。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关心的中心都是 A人 B神 C古典文艺 D基督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是指 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 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重视人,歌颂人,强调人和人性的 作用,在大量的文艺复兴运动作品中如神曲,蒙娜丽莎,鲁滨孙漂流记都重点歌颂和赞美人的伟大,因此本题选 A。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文艺复兴运动名义上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但实际上借用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宣传
9、资产阶级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代表人物及成就,影响同学们要重点识记和理解。 1689年英国国王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文件,虽然这个文件产生,并不意味 着英国已经成为一个民主国家,但这个文件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议会的权力。这个文件是指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权利法案怒第的认识,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限制国王的行为,约束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和限制国王,议会的权利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君主则逐渐处于
10、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建立起来。 B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C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饭啦文献, D项是美国内战中,林肯颁布的文献,因此本题选 A。 考点:英国权利法案的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同学们的识记能力,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只要对基础知识熟悉,就能轻易得出答案:,另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领导者,影响和意义也要好好的把握。 18世纪,追求自由平等的新思潮在法国盛行。但是,独立宣言比人权宣言更早地将 “自由平等 ”的新思潮写进法律,从而获称 “第一人权宣言 ”的美誉。
11、上述 “自由平等 ”的新思潮源自 A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启蒙运动的认识,解答的关键是 “独立宣言比人权宣言更早地将 “自由平等 ”的新思潮写进法律,从而获称 “第一人权宣言 ”的美誉 ”,根据所学知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博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美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启蒙运动也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A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C项是社会主义运动, D是工业革命时期一些思想家产生的空想 社会主义,因此本题选 B。 考
12、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起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深远,启蒙思想家的很多思想后来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运用和体现出来,本题其它的考点还有启蒙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思想等同学们都要掌握好, 那个时候,所有装在船上的黑人奴隶的待遇都一样: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炎热、和少的可怜的食物,还要经过那条被称为死亡路线的 “中央航路 ”。 “中央航路 ”是指 A从欧洲到非洲 B从非洲到美洲 C从美洲到欧洲 D从 欧洲到美洲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三角贸易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中的奴隶贸
13、易的内容,指 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反映了其血腥的一面,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三角贸易,在这个贸易中,从非洲到美洲是中央航路,本题选 B。 考点:西欧原始资本积累中的黑人奴隶贸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考察三角贸易的情况和实质,要做好这道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对整个的三角贸易的过程熟悉,二是要清楚三角贸易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三角贸易对非洲和欧洲带来的影响。 1921年苏俄的国家经济已经陷于崩溃的边缘,无偿的征收再也执行不下去了。于是列宁
14、在苏俄出台了新规定: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的市场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商人们可以保留他们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当时苏俄的新规定指 A新经济政策 B两个五年计划 C农业集体化 D国家工业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知道,三年内战结束后,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通过一定限度内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使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实行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我们可借鉴的, B 项是苏俄为了建成工业化国家而进行的计划建设,C项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D项是苏联为了建成现代化的国防而实行的经济政策,本题选 B。 考点: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5、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探索,实践证 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手段,可以互相借鉴,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世纪 2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到来的经济大危机让资本主义制度的肌肤里各种暗疮一起破皮而出:有些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无视甚至纵容这种扩张行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能体现上述材料涵义的历史事件是 A希特勒上台 B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 C慕尼黑会议 D二战全面爆发 答案: C 试题分
16、析:本题考察学生 对慕尼黑会议的认识,题目中的 “有些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无视甚至纵容这种扩张行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该题是知识迁移题,知识迁移就是由此及彼,由这个知识迁移到那个知识,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的 “另一些政府则无视甚至纵容这种扩张行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把知识迁移到 1938年 9月 29 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是把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拒之门外 的情况下签署的,历史惊人的相似, A项是法西斯政权的建
17、立,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项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是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的历史史实,本题选 C。 考点:慕尼黑会议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知识迁移能力,历史知识迁移题是指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表 ,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发现规律 ,找出方法 ,并应用于新问题解答的一类问题 .历史知识迁移题的显著特征是 :解题信息往往比较含蓄地设置在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或图表中 ,只需在理解新信息本质的基础上 ,学会语言的翻译、新旧知识的转化 ,便可使问题顺利解决 .常用方法有直接推导、以旧带新、特例与一般、类比与转化等。 二战后,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
18、了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浪潮。属于上述范围内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的浪潮有 印度的独立 埃及纳赛尔领导的革命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二战后,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独立与振兴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 属于二战后,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独立与振兴的事件,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61年 4月 16日卡斯特罗公开宣布古巴革命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并改组了执政党。由于美国一系列敌视政策,坚定了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1965 年,古巴执政党也正式更名为古巴共产党。所以, 不属于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 巴拿马人民
19、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99年 12月 14日,巴拿马运河管辖权移交仪式在巴拿马城附近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举行,巴美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运河交接换文。这标志着巴拿马正式收回运河主权,美国结束了对巴拿马运河的长期控制。因此, 也不属于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本题选 A。 考点:二战后,亚非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独立与振兴浪潮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统治。亚洲国家的独立冲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同时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到 1955年资本主义和社
20、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战后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主要特征的雅尔塔体系的最终确立。 二战临近结束的时候,这种由共同危险促成的反法西斯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自己国家利益越来越倾向于牺牲团结,并 在两三年后被另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所取代。这种新的战争形式的双方,主要国家分别是 A美、英 B英、德 C美、苏 D中、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美苏争霸的认识,本题关键的信息是 “合作者们为了自己国家利益越来越倾向于牺牲团结,并在两三年后被另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所取代 ”根据所学知识,合作者们的合作在二战中是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二战即将胜利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意
21、识形态方面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妄想称霸世界,而当时唯一能够和它抗衡的只有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到 20世纪 40年代到 50年代,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双方在很多方面进行竞争, A,B两项同属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英国实力衰落,德国战败, D二战后中国正在进行内战,而且中国也不具备同美国争霸的实力,题选 C。 考点:美苏争霸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本题以真实的历史情景再现美苏争霸的情形,比较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美苏争霸,它争霸的几个阶段要识记和理解清楚,解答此题,一要分析题目中的关键
22、信息,二要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最后 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大致是 A沿海到内地 B陆地到沿海 C由西向东 D由北向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到 20世纪 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23、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建国以来,我国各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围绕 “经济建设 ”这个中心进行的,但是下列哪一个时期却背离了这个中心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文化大革 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的恶果,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革中,大批工人,农民离开岗位闹革命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文革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
24、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A项是建国后举行的土地改革运动, B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是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的运动,本题选 C。 考点:文革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 ,文革是一场内乱,不是任何形式的革命,文革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它告诫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须进一步建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历史证明:秦朝尽管存在的时间短暂,但用一个组织的很严密的统治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结构在长达 2000多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中山市 九年级 第一次 联合 模拟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