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江苏无锡北塘刘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江苏无锡北塘刘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江苏无锡北塘刘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江苏无锡北塘刘潭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为了明显地观察到物体的振动,在敲响音叉后观察乒乓球被被弹开的幅度来验证音叉的振动。所以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 B。 考点:声音产生的原因 如图是 “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 ”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A在 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B在 BC 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 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5 答案: AD 试题分析:熔化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 BC 段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时间就是物态变化经历的时间 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从 3min开始熔化,到 6min结束,故在 t时 =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A正确 B、在 BC 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B错误 C、该物质从 12m
3、in开始凝固,到 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 3min故 C错误 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 45 ,凝固点为 45 ,故 D正确故选 AD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影 B水中倒影 C日食形成 D小孔成像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A选项中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选项中的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选项中日食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选项中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选 B。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大黄鸭 ”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 “大黄鸭 ”在水中所成倒影的 是(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只有 C符合条件故选 C 考点:平面镜成像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 “B超机 ” C验钞机 D夜视仪 答案: C 试题分析: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特点:(
5、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 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 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色紫外线的来源是太阳光。紫外线特点:( 1)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 2)生理作用强:杀菌消毒、促进维生素 D的合成( 3)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制验钞机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 判断此题 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遥控;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超就说明这一点;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
6、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 故选 C 考点: 紫外线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
7、上,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白屏是蓝 色的;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红纸反射红光,则在红纸上看到红光;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只能看到绿光。故选 A。 考点:物体的颜色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答案: A 试题分析: 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减慢蒸发的方法有: 1、降低液体的温度; 2
8、、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3、减小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是减慢蒸发;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加快蒸发;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同时加快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来加快蒸发。故选 A。 考点:减慢蒸发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冬天户外的人呼出 “白气 ”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湿裤子晾干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凝华现象,要放热;钢水浇铸到钢件是凝固
9、现象,要放热。故选 B。 考点: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物态变化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初春,冰雪消 融是熔化现象;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华现象;严冬,冰雕变小是升华现象。故选 B。 考点: 物态变化 “神十 ”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
10、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 “天宫一号 ”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0108米 /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知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选项 A是正确的;地球上的学生能听到王亚平的声音,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的信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选项 B说法不对;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是 340m/s,选项 C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频率是直影响音调的高低。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
11、度 ,选项 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A。 考点:声现象 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探测海的深度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敲瓶底火焰摇动是声音传递能量;回声定位是蝙蝠利用回声定位传递信息;超声波探查是利用超 声波传递信息。故选 B。 考点:声音传递能量 无锡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无锡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
12、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故选 A。 考点:减弱噪声 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把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中的水银体积的增大是相同的
13、,那么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 得较低,但是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故选 D。 考点:温度计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 “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态变化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现象。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 “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即在太阳光
14、的照射下,海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为水蒸气,大量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液化形成水珠,收集即可。故选 A. 考点:汽化和液化 实验题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A是点燃的蜡烛, B是与 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7分) (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 2)实验时,小组成员应在 (填 “A”或 “B”)侧观察蜡烛 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 3)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 4)当蜡烛 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 B与 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
15、 B 玻璃板(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 5)实验过程中,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 6)调整实验器材后,再次 实验,小心地移动 B蜡烛,直到与 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 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 B蜡烛的位置,眼睛在 A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 (选填 “有 ”或 “没有 ”) A蜡烛的像。为了说明像是虚像,你是如何 “看 ”的? 答案:( 1)像的位置 ( 2) A ( 3)大小 ( 4)靠近 ( 5)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 ( 6)有 眼睛在 B侧,直接观察白纸上是否有 A的像 试题分析:此实验采用透明玻
16、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实验 时,小组成员应在 A侧观察蜡烛 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因为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蜡烛 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 B与 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靠近玻璃板。实验过程中,如果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无法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放置。平面镜成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找到像。为了说明像是虚像,眼睛在 B侧,直接观察白纸上是否有 A的像即可。 考点:平面镜成像 小文和小轩今天分别买了一
17、件厚度相同的毛料衣服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 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设计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 5分)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两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烧瓶中水的质量也相同,实验时所选取的两种不同布料的大小及 也一定要相同。 按计划操作,小文和小轩同学得到了如下的温度变化及时间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两烧瓶中水的温度 T/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 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 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
18、0 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 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 由上述数据可知:当时实验室温度是: ,其他条件相同时, 的传热性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哪一件衣服? 。 除了采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花的时间长短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述数据,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 答案:( 1)厚度 ( 2) 20 毛料 棉料衣服 ( 3)相同时间内比较温度的变化 试题分析:要比较保温性能,就需要控制变量,只剩下一个量变化要知室内温度,需要看温度不再降时的温度,由图可看出分别下降
19、的温度;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保温性能就好可采用另一种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相同的时间内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保温效果好 ( 1)实验过程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保证两块布料的大小和厚度相同; ( 2)在 130min到 150min,棉料包裹的烧瓶水温降低到 20 ,不再降了,故室温是 20 由放出热量的公式: Q=Cm t知,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可以采用降低相同 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比较保温性能; 当烧瓶温度降低到 30 时,毛料包的烧瓶用了 74min,棉料包的烧瓶用了102min,即毛料的传热性能较好,但棉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故冬天应该选择棉料的衣
20、服保温效果好 ( 3)除了上面的办法外,还可以采用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温度的变化,比如:在 25min内,毛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 30 ,棉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20 相同时间内,毛料包裹的烧瓶水温降幅大,故棉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 考点: 物体的保温性能研究 在做 “观察水沸腾 ”的实验时。( 7分) ( 1)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 “高 ”或“低 ”)。 ( 2)图乙是 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 3) C组同学在水温升高到 90 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请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图像。 ( 4) B、 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
21、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 “ ”、 “ ”或 “ ”) l 标准大气压; B、 C 组得到 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_不同。 答案:( 1)高 ( 2) 92 ( 3)略 ( 4) 98 质量 试题分析: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高。在温度计的读数时先看清路程和分度值,所以示数是 92 。 B、 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9
22、8 ;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当时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这两个图像中 b沸腾前所用的时间比 c短说明 b组同学实验时用的水的质量小于 c组的。 考点:沸腾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5分) (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填写编号)。 (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 “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 ”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 /不能); 理由: (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江苏 无锡 北塘刘潭 实验学校 年级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