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位普通中学生沿教学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 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最接近 ( ) A 50 J B 150 J C 1500 J D 15000 J 答案: B 试题分析: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 500N,他匀速登高 3m,克服重力做的功。正确的选择是 B。 考点:功 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小桶放在水平面上,桶与水的总重为 50N,用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 300cm 的实心金属球,将金属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12N。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球所受浮力为
2、3N B金属球的重力为 15N C金属球的密度为 510 kg/m D桶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65N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A选项正确。金属球的重力, B选项正确。金属球的质量,金属球的密度 , C选项正确。由于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水对金属球的浮力为 3N,金属球对水的作用力也是 3N,桶对水平面的压力 , D选项错误。正确的选择是 D。 考点:浮力 密度 压力 小明为帮助爸爸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 7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小明采用这两种搬运方案分别将地面上质量相同的材料运送到相同高度的二楼,实际所用拉力和时间均相等已知每个滑轮受到的重力相同,绳重与滑轮的摩
3、擦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 3: 4 B小明所做的总功之比为 3: 4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1: 1 D小明施加拉力的功率之比为 4: 3 答案: B 试题分析:提升的物体相同,提高的高也相同,所以有用功相同, A 选项错误。拉力相同,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3:4,他做的有用功之比是 3:4, B选项正确。由于两种方法使用的动滑轮总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 C选项错误。甲乙两图中,拉力相同,绳子的自由端移动速度是 3:4,拉力的功率之比是 3:4。正确的选择是 B。 考点: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密封的 “凸 ”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
4、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的变化情况是( ) A p 增大, p 增大 B p 增大, p 不变 C p 不变, p 不变 D p 不变, p 增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正放与倒放,容器底所处的深度不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也就不变。正放与倒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倒放后,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正确的选择是 D。 考点: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 如图所示,将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乙、丙中的木块用细线拴于容器底,木块受到的浮力分别是 F 、 F 、 F ,则( ) A F F F B F =F F C F F
5、 =F D F =F =F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与乙相比,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均比乙小,所以甲中的浮力比乙中的浮力小。乙与丙相比,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水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所以乙中的浮力比丙中的小。正确的选择是 A。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 ),在 A、 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p 、 p 、 p ,则下列有关 p 、 p 、 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 ) A p p p B p p p C p =p p D p =p p 答案: B 试题分析: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有关,密度越大,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A
6、、 B都在酒精中, B点的深度大, B点的压强比 A大。 B、 C 所处的深度相同, C 点在水中,由于水的密度大, C 点的压强比 B大,正确的选择是 B。 考点:液体的压强 学习了初二物理后,明白了作图法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方便地认识、研究物理问题。 如图所示的几种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斜面收到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斜面,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 A选项错误。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B选项错误。动滑轮的阻力是绳子对轴的 拉力,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上, C选项错误。作用在 A点的力最大力臂是 OA,最小力垂直于 OA向上, D选项正确。正确的选择是 D。 考点:力的示意图
7、杠杆示意图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B用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气体流速越快,气压越大 D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 答案: B 试题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验证了大气压的存在, A选项错误。钢笔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气压将墨水压入其中, B选项正确。气体流速越小,气压越大, C选项错误。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与大气压没有关系, D选项错误。正确的选择是 B。 考点:大气压 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在光的照射下 ,看见粉笔灰在空中飘动 C扫地时
8、灰尘满天飞 D在重庆一中渝北校区内闻到黄桷兰的花香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的直径大约 10-10m,肉眼是不能直接看见的,选项 A、 B、 C都是人眼直接看见的,都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现象。正确的选择是 D。 考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要素:(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选项 A、 C、 D中,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定的距离,所以人对物体没有做功。 考点:做功的两个要素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杠杆可以分成三类:( 1)省力杠杆( 2)
9、等臂杠杆( 3)费力杠杆。分类的依据有三个:( 1)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大的是省力杠杆( 2)根据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小的是省力杠杆( 3)根据是否省距离 ,费距离的是省力杠杆。选项 A,使用钓鱼竿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正确的选择是 A。 考点:杠杆的分类 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增大压强有两个方法:( 1)增大压力( 2)减小受力面积。选项 A,将桩的下端做成尖形,在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选项 B、 C、D都增大受力面
10、积,减小压强。正确的选择是 A。 考点:改变压强的方法 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人将重物向上提起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选项 A、 B物体的高度在增大,重力势能在增大。选项 C,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不变,物体的重力势能不变。选项 D,铅球下落的过程中,所处的高度减小,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正确的选择是 D。 考点:能量的转化 实验题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 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
11、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若干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0.5N)。 (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_(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 _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_。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A点处挂 2个钩码,在 E点处挂 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 1=F2L 2;请判断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_;(选填 “合理 ”或“不合理 ”)判断的理由是( )(填选项)。 A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B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乘 (
12、3)取走挂在 E处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一次在原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_N,如果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在原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_(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左;水平;力臂 ( 2) 1;不合理; A ( 3) 0.5;变大 试题分析:( 1)杠杆右端下沉,应当将平衡 螺母向左调节。由于绳对杠杆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将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可以直接测量力臂。 (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 E点应挂 1个钩码使杠杆平衡。仅仅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代表性,故得到的结论不合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重庆市 重庆 一中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