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 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这些例子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 B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现象,所以 A、 C错。海平面上升与帆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的现象无关,所以 D错。 考点:地球形
2、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 ”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 “山寺 ”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因此形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所以 C对。 A、 B、 D错。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两极地
3、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赤道地区降水多 答案: D 试题分析: 降水是从 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于沿海地区,所以 A错。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少于东岸,所以 B错。两极地区地面干燥,降水较少,所以 C错。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所以 D对。 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 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 25个婴儿,死 亡
4、10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 15 B 35 C 25 D 15%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出生人口 /总人口100%=25/1000100%=25, 人口死亡率 =死亡人口 /总人口100%=10/1000100%=10, 所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25 -10=15, 所以 A对。 B、 C、 D错。 考点: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多位于( ) A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B高纬度的极地地区 C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
5、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所以 A对。湿热的热带雨林、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地势高峻的高山高原,所以 B、 C、 D错。 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 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世界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空前压力,也给人类的生
6、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在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所以 A错。在欧洲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所以 B错。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 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所以 C错误, D正确。 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下列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 A劳动力短缺 B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
7、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所以 B对。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所以 A、 C、 D错。 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 广的语言分别是( ) A汉语、英语 B英语、汉语 C汉语、法语 D法语、西班牙语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世界上的使用比较多的 6大语言
8、: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使用汉语的总人数超过 12亿;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所以 A对, BCD错。 考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 10亿,分布在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其次是伊斯兰教,再是佛教 .所以 C对, A、 B、 D错。 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A水源充
9、足 B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崎岖山地 答案: D 试题分析: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交通便利的地区,所以 A、 B、 C错。崎岖山地,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所以 D对。 考点: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西亚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 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如热带雨林地区,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
10、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终年严寒的地区墙体厚,注意防寒、保暖,窗子大,采光条件好,所以 A、 B、 D错。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 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少雨,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所以 C对。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A城市人口比重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制度 D经济所有制形式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世界上有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领土面积、人口多少、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尽相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把世界各国划分为发达国家
11、和发展中国家,所以 B对。 A、 C、D错。 考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读 “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 12点 B约 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小题 2】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 A 10 B 8 C 14 D 16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 B对, A、 C、 D错。 【小题 2】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4时左右,一天中
12、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读图可得,该地的最高气温是 24 ,最低气温是 10 ,则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14 ,所以 C对。 A、 B、 D错。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测定方法。 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D南极洲终年严寒 答案: A 试题分析: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 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所以 A对。四季如春、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南极洲终年
13、严寒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所以 B、 C、 D错。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固定不动的 B全球主要有七大板块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D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因为海陆变迁需要漫长的时
14、间,所以人们短期内察觉不到实际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 A错。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所以 B错。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 C 错。 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 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 D对。 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关于对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线的长短不一,本初子午线最长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经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 D经线有 360条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无数条)的长度都相等 ,所以 A、 C 错;在地球仪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省 丹江口市 年级 上学 期期 调研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