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辛寨枣园中学初二结业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辛寨枣园中学初二结业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辛寨枣园中学初二结业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辛寨枣园中学初二结业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真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关键是明确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的结构特点 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标志是 A制造工具 B产生了
2、语言 C用火烤制食物 D直立行走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大脑进一步发达 -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如图表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 1的数目明显比正常人少,他可能患有贫血症 B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 2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C图中 3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图中 1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
3、血小板。 1是红细胞,血液内红细胞的数目过少就会贫血, A正确; B、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异物,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 2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故 B正确; C、 3血小 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故 C正确; D、 4血浆有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故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血涂片,关键是理解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 番茄的果实里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 A果实里有多个子房 B胚珠内有多个卵细胞 C子房里有多个胚珠 D胚珠内完成了多次受精 答案: C 试题分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花的胚珠
4、将来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番茄的果实里有多粒种子,原因是子房里有多个胚珠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果实、种子的形成 关于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遮光器能调节光线强弱 B转换器能调换目镜 C细准焦螺旋能升降镜筒 D压片夹能固定玻片 答案: B 试题分析: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转动遮光器使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A正确;转换器上安装的是物镜,转动时可以调换物镜不能调换目镜, B错误; 转动细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小范围升降,使像更清晰,C正确; 压片夹在载物台上起固定玻片的作用,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关键 是从显微镜
5、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及操作方法上入手。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免疫?( ) A给婴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B给新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给成年人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强化免疫 D给山区居民供应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 答案: D 试题分析:脊髓灰质炎糖丸是一种疫苗,给婴儿服用后,婴儿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脊髓灰质炎的抗体,婴儿身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了免疫力,属于计划免疫, A错误;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属于计划免疫, B错误;给成年人注乙肝疫苗强化免疫,是预防乙型肝炎,增强人的免疫力,属于计划免疫, C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里缺少一种元素叫碘,有的山区里土壤里缺乏,这里的人容易
6、得这种病,给这样的山区人民供给加碘盐起到预防作用,所以加碘盐不属于计划免疫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图中曲线 I、曲线 II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关于该图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管 F可以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 B血管 F可以表示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 C若血管 F表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则曲线 I代表氧含量的 变化 D若血管 F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曲线 I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血液通过体循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通过肺循环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血管 F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曲线 、曲线 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
7、的变化, A正确; 血管 F表示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时,曲线 、曲线 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正确; 血管 F表示肾小球毛细血管时,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不大,则曲线 I可代表尿素含量的变化, C错误; 若血管 F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曲线 I代表二 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 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含量的变化,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血液流经肺泡和组织处时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的能力 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了物像,他不小心将玻片往左上方移动了一下,请问如何移动玻片才能看到物像?(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答
8、案: D 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此,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了物像,他不小心将玻片往左上方移动了一下,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才能看到物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维生素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缺乏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 A易患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 B1易患骨质疏松症 C缺乏维生素 C易患坏血病 D儿童缺乏
9、维生素 D易患佝偻病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可见,骨质疏松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D造成的,故 B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难度较小,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选取一叶片,用锡箔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水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实验将叶片的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这样形成一
10、组对照组,既叶片的一部分见光,另一部分不见光,光是惟一的变量又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遮 光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呈现碘蒸汽的颜色,说明未制造淀粉因此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证明:见光的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未见光的绿叶不能制造淀粉因此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注意分析实验中的对照组、惟一变量。 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月季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从而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方法叫(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答案: A 试题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
11、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杨树、柳树、菊花、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 A正确;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芽后,再与母体分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此方法繁殖, B错误;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C 错误;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 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
12、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扦插的概念。 为了探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小麦种子平均分为四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放在干燥的纱布上,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 2 放在潮湿的纱布上,置于温暖处 种子萌发 3 放在潮湿的纱布上,置于冰箱里 种子不萌发 4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置于温暖处 种子不萌发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组证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B 2组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 1组与 4组对照可知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D 1组与 2组或 2组与
13、 3组均形成对照实验,但变量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1组、 2组变量是水分,因此 1组和 2组对照,说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所以只有 1 组不能证明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错误; 2组、 3组变量是温度,因此 2组和 3组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所以只有 2 组不能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B 错误;1组与 4组有 2个变量分别是水分和空气,因此不能形成对照, C错误; 1组与2组变量是水分, 2组与 3组变量是温度,因此 1组与 2组或 2组与 3组均形成对照实验,但变量不同,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
14、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 关于非处方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 B标有 “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 C使用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非处方药一般剂量大、服药天数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 “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 ”,故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安全用药的常识,理解是药三分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根毛 B图中乙成熟区细胞出现液 泡,能迅速伸长 C图中丙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位于根尖顶端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因此根毛不是一个细胞,是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不能输送有机物
16、 A 正确; B、图中乙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B错误; C、图中丙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C错误 D、图中丁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根尖的结构,同学们可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我国农业科学家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这个事实说明,控制生物性状表达的基本单位是( ) A基因 B DNA C染色体 D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
17、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把细菌的抗虫基因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由于棉花体内具有细菌的抗虫基因,抗虫效果明显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关键是知道 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是基因。 下列各项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时间最长的生态球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较选项 A、 B、 C、 D的四个实验装置, A中没有水藻(生产者)和河泥(分解者), B中没有河泥(分解者), C中水藻(生产者)和河泥(分解者)都有选项 C中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温度、水和河泥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
18、能量生物因素有水藻 -生产者,小鱼 -消费者,河泥中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等水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小鱼的提供氧气,小鱼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是水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排泄物经过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水藻吸收利用 D装置由于放在黑暗中,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该装置氧气消耗的最快,小鱼 因缺少氧气最早死亡据上分析,选项 C 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强 考点:本题主要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组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关于 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营寄生生活 B没有细胞结构
19、 C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能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培养 答案: D 试题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不能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固体培养基培养, 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繁殖特点。 发育过程不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昆虫是 ( ) A蜜蜂 B蝗虫 C家蚕 D果蝇 答案: B 试题分析:蜜蜂、家蚕、果蝇
20、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昆虫的发育过程,可通过对比掌握。 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下列有关其受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1与 3结合的过程 B 3与 4结合的过程 C 2与 4结合的过程 D 1中的精子与 2结合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 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济南 枣园 中学 初二 结业 考试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