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初一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古人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答案: C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
2、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的细胞 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10,物镜 10 C目镜 10,物镜 40 D目镜 15,物镜 40 答案: A 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少, A的放大倍数 51050, B的放大倍数 1010100, C的丙放大倍数 1040400, D的放大倍数 1540600, A的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
3、数目最多,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某同学习惯用右手写字,他使用显微镜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使用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我们一般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技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能够熟练的操作显微镜。 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 1)到视野( 2)时,可能有如下操作过程: 转动转化器 移动载 玻片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A
4、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视野( 1)甲在左下方,因此物像甲要向右上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放大,若先放大甲就有可能移动到视野外面而看不到,因此首先 移动载玻片,放大时先 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 调节光圈,用大光圈使视野变亮,为了看得更加清晰需要 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医院的化验员用患者的血液制成玻片标本,这种标本于 A推片 B涂片 C切片 D装片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
5、片两种,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如椴树茎切片,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去的方法而制作的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如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就是用牙签轻轻刮去制成的,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如细菌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液涂片、细菌涂片,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玻片标本的类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三种生物玻片标本的分类依据。 洋葱鳞片叶 内表皮细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的区别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叶绿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
6、胞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都属于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细胞知识来看,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 A叶绿体 B细胞核 C液泡 D细胞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正常生长的枫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这样的枫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在正常光合作用期间,叶绿体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量非常少,
7、几乎都反射出来了,造成了叶片的绿色,而到了秋天,叶片衰老,由于叶绿素不够稳定,逐渐分解,而失去了反射绿光的作用,而这时花青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花青素又称红色素,位于叶片细胞中的液泡内,它与叶片中其他色素不同,不参与光合作用,选 C。 考点:本题 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构成人体的细胞有 1014个,这些细胞的哪方面是一样的 A大小 B形状 C基本结构 D基本功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构成人体的细胞有 1014个,这些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基本功能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细胞的
8、基本结构。 某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有少量气泡,应选下列哪种方法消除 A将盖玻片揭下来重新盖上 B用铅笔的橡皮一端垂直轻轻敲打盖玻片 C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 D把已制成的装片丢弃,重新再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如果盖的方法不正确重新盖上还会产生气泡而且费时, C、从盖玻片的一侧滴水因盖玻片下有气泡,水不能进入,也不会赶出气泡, D、把已制成的装片丢弃会造成实验物品的浪费,故 ACD都不符合题意; B、气泡可以变形移动,因此轻轻敲打盖玻片,可以赶出气泡,使气泡数量减少,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时对产生的气泡的处理方法。 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
9、物质分别是 A无机物、有机物 B有机物、无机物 C无机物、无机物 D有机物、有机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取少量小麦种子,放到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烧烤,种子起初变焦后变黑,这是部分有机物如变成了碳,点燃后有机物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散发掉,水受热蒸发,剩下来的不能燃烧的灰白物质就是无机盐,因此能燃烧的含碳的物质属于有机物,剩下的灰烬就是无机盐,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种子成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一个受精卵能够发育成我们现在的身体,是因为受精卵内具 有指导自身发育的全部信息,它是 A生命信
10、息 B遗传信息 C染色体 D细胞膜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由父母传下来的信息叫遗传信息,它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要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用镊子轻压盖玻片,如果是气泡,它会 A不变形 B变形 C变暗 D不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制作玻片标本时,有时会留下气泡,只有了解气泡的特点,才能将细
11、胞与气泡加以区分,气泡在视野里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移动,而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和气泡的区分。 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变化,故推测其较不合适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森林 C温带草原 D 寒带冻原 答案: D 试题分析: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外界温度高蛇的体温高,外界温度低蛇的体温低,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寒带冻原蛇的血液会凝固而导致死亡,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温动物蛇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 在生
12、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长越繁盛 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C生态系统就会越来越大 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
13、主要原因是 破坏了生态平衡。 A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 B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答案: A 试题分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因此沙尘暴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农田生态系统
14、中,生产者是指 A农民 B农作物 C耕地 D耕牛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温带草原
15、 B热带雨林 C北方针叶林 D南方阔叶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差 ,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C、针叶林生态系统处于寒温带,温度较低,动植物种类不如 热带雨林地区多,其自动调节能力不如热带雨林强,D、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较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但其内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远不如热带雨林的丰富,其自动调节能力不
16、如热带雨林强,所以 AC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 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 最强的生态系统,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注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
17、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 下列 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家鸽,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 胞构成的, 草、 冬眠的蛇、 蘑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内蒙古 赤峰市 初一 上期 期末考试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