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6血肉筑长城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6血肉筑长城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6血肉筑长城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 4.16血肉筑长城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卢沟桥事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型关大捷史实的识记。题目是考查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根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一子目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中的内容: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进入山西。 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 平型关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据此可知,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
2、选 B。 A选项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 1937年 7月,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华北地区。 C选项台儿庄战役是 1938年春,在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D选项淞沪会战是 1937年 8月 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故排除 ACD。 考点:平型关大捷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型关大捷史实的识记。对于平型关大捷,还可以考查时间、战场和意义。 1945年 10月,被日本统治 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东北三省 B辽东半岛 C内蒙古 D台湾 答案: 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根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而台湾是在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据此可知,被日本统治 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台湾。 A选项东北三省,是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到 1945年 10月,没有 50年时间。 B选项辽东半岛,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
4、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由于俄国、英国、法国的干涉,日本不久就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C 选项内蒙古, 1933 年 3 月,日军占领热河省,这样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以及呼伦贝尔、西布特哈地区均被纳入伪满洲国版图之内,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原因和意义。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 1945年 8月 15日 B 1945年 9月 2日 C 1945年 9月 9日 D 1945年 9月 15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生对抗日
5、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根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据此可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1945年 8月 15日,故选 A。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原因和意义。 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的抵抗 B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的打击 C美国对日本本上投掷两颗原子弹 D苏联红
6、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题目考查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中国能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中,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对日伪军的打击才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故选 B。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日
7、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标志、原因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45年 4月 B 1945年 5月 C 1945年 7月 D 1945年 8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根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三子目中共七大中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1945年 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1945年
8、 4月,故选 A。 考点:中共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史实的识记。对于中共七大,还可以考查召开的地点、背景、内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的时间是( ) A 1942年 B 1943年 C 1944年 D 1945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的时间,根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1944年到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9、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据此可知, 1944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故选 C。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 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标志、原因和意义。 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指挥是( ) A项英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张治中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在台儿庄战役中指挥中国军队的将领,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一子目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中的内容: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
10、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 ”据此可知,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指挥是李宗仁,故选 B。 A选项项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名将,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 C选项张学良,发动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周恩来对其评价是: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 D选项张治中, 1926年参加北伐, 1928年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国民政府第五军军长、第四路军总指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中日淞沪会战。故排除 ACD。 考点: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 对
11、台儿庄战役史实的识记。对于台儿庄战役,还可以考查时间、战场和意义。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卢沟桥事变 西安事变 “一二 九 ”运动 淞沪会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 7月。 西安事变发生在 1936年 12月 12日。 “一二 九 ”运动发生在1935年 12月 9日。 淞沪会战的时间 1937年 8月 13日至 1937年 11月 12日。因此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故选 C。 考点:淞沪会战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日
12、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组织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填空题 1945年 8月, _发出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的号召; _总司令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发动大反攻,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抗日战争进入 _。 答案:毛泽东 朱德 大反攻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 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1945年 8月,毛泽东发出伟大号召: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朱德总司令连发 7道命令,我八路军、新四军、华南纵队等我根据地军民, “百万雄师纷纷出动 ”,走过八年抗战的中国战场,开始全面大反攻。 ”据此可知。
13、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原因和意义。 _年到 _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_在欧洲的失败已成定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遭到 _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答案: 1945 德国 美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 “1944年到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据此可知
14、。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原因和意 义。 1937年 _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 _,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 答案:重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国民政府迁都,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二子目南京大屠杀中的内容: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据此可知, 1937年 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 考点:南京大屠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
15、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对于南京大屠杀,还可以考查时间、日军罪行。 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在南方大举进攻上海,威胁 _,史称 “_”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 _个月内灭亡中国。 答案:南京 八一三 三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日军为大举进攻上海而制造八一三事变,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第二子目南京大屠杀中的内容: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 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 ”据此可知, 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在南方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 “八一三 ”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
16、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考点:南京大屠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对于南京大屠杀,还可以考查时间、日军罪行。 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 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摘自什么会议上谁作的什么报告? ( 2)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 3)在这次大会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
17、么? ( 4)这次大会的召开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答案: ( 1)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 2)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 3)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 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4)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史实的识记。题目中的材料,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可知材料出自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第( 1)问这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第(
18、2)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 课血筑长城,第三子目中共七大中的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据此可知。第( 3)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三子目中共七大中 的内容: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第( 4)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三子目中共七大中的内容: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据此可知。 考点:中共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七大史实的识记。 观
19、察下图,请回答: ( 1)上图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情景? ( 2)写出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历史人物。 答案:( 1)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 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情景。 ( 2) 1945年 9月 9日,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在南京接受日本侵略军头子冈村宁次递交的投降书。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史实的识记。第( 1)问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教材插图 9月 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上图反映的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情景。第( 2)问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 16课血筑长城,第四子目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的内容:“1945年 9月 9日,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在南京
20、接受日本侵略军头子冈村宁次递交的投降书。 ”据此可知。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史实的识记。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还可以考查时间、原因和意义。 下表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某次重大战役的战绩情况。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 3000个 请回答: ( 1)上表反映的是哪次战役的战绩?请说出判断依据。 ( 2)这次战役发动的目的?时间、领导人? ( 3)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及规模如何? ( 4)这次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 5)你认为如何评价这次战役对抗战的
21、影响才是全面的评价? 答案:( 1)百团大战。从战役的持续时间长、战果的重点在破坏交通线和捣毁据点等方面判断,只有百团大战符合。 ( 2)为了粉碎敌人的 “囚笼 ”政策。时间是 1940年 8月,领导人彭德怀。 ( 3)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 ,摧毁日伪军的据点。规模是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 ( 4)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 5)一方面,在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 “囚笼 ”封锁方面取得了重大胜利,展示了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实 力,鼓舞了全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信心;另一方面,过早了暴露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实力,会进一步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历史 年级 4.16 血肉 长城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