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山东省东营利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学年山东省东营利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学年山东省东营利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学年山东省东营利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生石灰制熟石灰 B二氧化碳制干冰 C高粱制成烧酒 D铁矿石炼成铁 答案: B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障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 A坚决取缔露天烧烤 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答案: C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 D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答案: A 下列有
2、关生活、生产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少年儿童应吃大量的营养补品,以利于身体成长需要 B农业上,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室内煤气泄漏时,要立即打开排风扇 D为了使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用硫磺加以熏蒸 答案: B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的 “碘 ”通常是指碘单质 B pH=0的溶液呈中性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农业常用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 C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 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O2 + 4NaOH
3、 = 2X + 6H2O,其中 X的化学式为 A Na2CO3 B Na2O C NaHCO3 D CH4 答案: A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 法 A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煮沸 B 碳酸氢铵和磷矿粉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适量水溶解 C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 pH D 黄铜与黄金 观察颜色 在空气中加热 答案: B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也不能继
4、续溶解其他溶质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一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一 ,也能与酸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A B C只有 D 答案: C 计算题 为测定黄铜(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往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试计算: (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 25% 简答题 (6分 )右图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 _; ( 2)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_; ( 3)
5、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 _(填化学式)。 答案:氧化物 C2H50H K2SO4 (6分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 1)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g; ( 2) 20 时,把 50g甲物质放入 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_(选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 ( 3)欲将 4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 答案:饱和 加溶剂或降低温度 ( 4分)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房屋着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学年 山东省 东营 利津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二次 模拟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