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2.4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2.4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2.4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2.4欧姆定律的应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 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是 1: 3,则 R1和R2之比是( ) A 1: 3 B 1: 2 C 2: 1 D 3: 1 答案: B 试题分析:开关断开时,电阻 R1和 R2是串联的,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当开关闭合时,电阻 R2被短路,所以电路中只有电阻 R1,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流大小,根据两次电流关系可求 R1和 R2之比 ( 1)当开关断开时,电阻 R1和 R2是串联的,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 I1=; ( 2)当开关闭合时, I2= ; 由电流表示数之比是 1: 3,所以
2、 = ,则 R1: R2=1: 2; 故选 B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然后结合欧姆定律分析求解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定值电阻 R1阻值为 10,滑动变阻器 R2的最大阻值为 50,电源电压为 6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 ) A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B电压表最小示数是 1V C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0.6A D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综合考虑电流表和
3、电压表的安全问题依次分析,逐个排除 A、当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源电压全部提供给 R1,其电压为 6V,超过电压表量程 B、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小, R=R1+R2=10+50=60, I= =0.1A, U1=IR1=0.1A10=1V C、由于电压表最大示数为 3V,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 I= = =0.3A D、此电路中电压表示数越大 ,电流表示数也越大,当电压表为 3V时,为了安全,不能再大了,此时电流才是 0.3A,所以电压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故选 B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此题要综合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安全使用问题,既不要超过电流表量程,也不要超过电压
4、表量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 U不变,开关 K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B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开关闭合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开关 S 断开后,电路中只有 R1,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 分析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各分电阻,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电路由并联变串联,电压 U不变,电路电阻变大,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A, C,D错误, B正确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并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
5、掌握程度并结合并联电路电阻特点正确判断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如图所示的电路, 的阻值是 的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 A变为原来的 2倍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 倍 D变为原来的 倍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开关 S闭合时为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所以I1: I2=R2: R1=2: 1; 而开关 S断开时为基本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开关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I2; 根据 I1与 I2比值即可求出结果 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即 I1: I2=R2: R1=2: 1; 开关 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可看作
6、2A, 开关 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1+I2,可看作 2+1=3A;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为原来的 ,即 A B C选项不正确 故选择: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并联。 点评:会分辨串并联电路,会运用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的关系解决问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首先确定每个选项中电流表所测的是谁的电流,然后根据串联、并联电流的特点来判断电流表哪个示数最大 A、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 R1被短路, A的示数 I= ; B、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 R1接入电路, A的示数 I= + ; C
7、、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 R1被短路, A的示数 I=0; D、电源电压不变,开关 S闭合后, A的示数没变化, I= ; 比较四个选项中电流的大小可知: B选项电流最大 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 点评:要认真分析电路图,对每个图中电流表的位置和所测电阻的电流弄明白是解此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是 0 20欧,电阻 R=5欧,当滑动片 P从b到 a时, 示数变化为( ) A 20伏 4伏 B 20伏 8伏 C 20伏 0伏 D 4伏 20伏 答案: A 试题分析:只要算出滑片在 b处和 a处时的电压即可,滑片在 b处时,电压表测出的是电源电
8、压,即 20V;滑片在 a处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应用即可求出,求出端点电压后与计算结果一致的为正确答案: 滑片在 b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 20V, 当滑片在 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定值电阻 R的比值为 4: 1, 因为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U= 20V=4V; 故选项 B、 C、 D错误, A正确; 故选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会认准电路,会灵活应用欧姆定律,注意所测量的量是个变化的值时,只求出端点值即可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 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小 C灯泡变
9、暗 D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是并联的,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整个电路中的阻值也变大,电流表 2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 1测的是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灯泡的电压,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情况 A、因滑动变阻器和灯泡是并联的,电压表测的是灯泡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B、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所以通过的电流也不变,不符合题意; C、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所以灯泡的功率也不变,即亮度也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电源电压不变,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
10、,整个电路的阻值变大,由公式 I= 可知,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 故选 D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时,在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如图所示,将开关 S闭合后,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损坏电源 B灯 L3被损坏 C三个灯都被损坏 D L3熄灭, 发光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短路的概念分析: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 当开关闭合后,形成短路,会烧坏电流 故选 A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点评:当开关不闭合时,三灯是并联,都能亮,但当开关闭合后,发生对电源短路,是不允许的 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
11、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已知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是分别用不同的电阻丝绕在相同的绝缘瓷管上制成的,其中 R1的总电阻是 200, R2的总电阻 5000,开始时两变阻器 都处于最大阻值。下面的几种方法中,能够既快又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 A先调节 R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 R2 B先调节 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 R1 C同时调节 R1和 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 R1和 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欧姆定律可知, I=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
12、流但由于电路图中有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使得调节起来增加难度但我们首先要把选项 C和 D排除,因为同时或交替调节两个变阻器有些盲目在先调节哪个变阻器的问题上,需要考虑电阻越大,对电流的影响也越大,在电流值没有达到要求附近时,应该先调节大电阻,这样比较快速,但电流接近要求值时,改为调节小电阻则更容易精确操作 由题意可知, R2比 R1大很多( R2 R1),线路中电流 I= 调节 R2阻值变化大,对电流影响大,所以要快速将电路中的电流调到要求位置,应先调节大电阻 R2,当电流表的指针到达要求位置附近时,若再调节 R2使指针达到准确位置就很困难,因为只要有 R2很小的调节,就会引起阻值很大的变化,电
13、流I就 有大的改变所以此时要调节小电阻 R1,因为它对电流的影响较小,能使指针准确地达到要求位置 故选 B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变阻器。 点评:两个变阻器串联起来使用,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有新意的同时又增加了难度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用到这样使用的变阻器,例如:收音机调台功能上的粗调和微调等 如图所示电路中,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 20欧,电压表 V1的示数为 2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 R1的电流为 0.1安 B电压表 V2的读数为 2伏 C电压表 V2的读数为 4伏 D通过 R2的电流为 0.1安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图,两电阻串联,电压表 V1测量 R1两端的电压,电压
14、表V2测量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知道两电阻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求解 : R1、 R1串联, I2=I1= = =0.1A, U2=I2R2=0.1A20=2V, U=U1+U2=2V+2V=4V,即:电压表的 V2的示数为 4V 由此可知: A、 C、 D正确, B错误 故选 B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压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涉及到电压表的使用,属于基础 题目 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用 “伏安法 ”测小灯泡的电阻。 ( 1)请在如图所示电路图的圆圈内标出电表类型,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好。 ( 2)
15、在开关闭合前,应将如图 14所示电路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移到_端。 ( 3)若闭合开关灯不亮,但电压表示数大约等于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_。 ( 4)如果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m,只允许使用两只电表中的任意一只,你能测出灯泡的电阻吗?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写出需测的物理量和 RL的最终表达式。需测的物理量_ RL的最终表达式 _ 答案: ( 1)答案:如图: ( 2)右 ( 3)灯 L断路 ( 4)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小阻值处的电流 IX,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的电流Im, RL= 试题分析:( 1)要测量物体的电阻,可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根
16、据 R= 求出电阻电流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表和电阻串联在一起;电压表来测电阻两端电压,和待测电阻并联 ( 2)在连接电路时,要把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电路 ( 3)若闭合开关灯不亮,说明电路某处断路或灯泡短路电压表示数大约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测得是灯泡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串联,共同分担电源电压若灯泡短路,电压表是无示数的;若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处断路,电压表也是无示数的,只有当灯泡断路,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的电阻忽略不计,相当 于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测电源电压 ( 4)可根据电流表来测量,测出滑动变阻器处于最
17、小阻值处的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再测出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的电流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一个等式,从而求出灯泡电阻 ( 1)伏安法测电阻要求测出电压值和电流值,串上滑动变阻器以测出多次电阻值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故答案:如图: (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划片左侧电阻丝,应将划片移到最大阻值处即最右边 故答案:为:右 ( 3)若灯泡短路,电压表是无示数的;若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处断路,电压表也是无示数的, 只有当灯泡断路,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的电阻忽略不计,相当于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上,测电源电压 故答案:为:灯 L断路 ( 4)测出
18、滑动变阻器在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的电流值,根据电压值不变,求出电阻 故答案:为: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小阻值处的电流 IX,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处的电流 Im, RL= 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组的测量和有关电阻的计算需要注意是如何用一个电表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利用一个物体的某一物理性质与另一物体在这一物理性质上效果相同的特点,加以替代的方法。如:将一个 7的电阻替换 2和 5串联的电阻,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说明一个 7的电阻与阻值为 2和 5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 7的电阻替代 2和 5串联的电阻。 在用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北师大 初中 物理 九年级 12.4 欧姆定律 应用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