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度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度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 学年度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0 B 42寸液晶电视机对角线长度约 4.2dm C成年人正常步行 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 900m D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50dm3 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40 左右, A错; 42寸液晶电视机对角线长度约 42英寸,合 106.68cm, B错;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 5min走 300m左右, C错;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人体密度约为水的密度,所以, D正确。
2、考点:物理量的估测 当物体距凸透镜 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 f为( ) A 2cm f 4cm B 4cm f 5cm C 5cm f 8 cm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凸透镜两次都成实像,说明 u=8cm时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则 f8cm 2f,4cm f 8cm; u=10cm 时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则 10cm 2f,f 5cm,所以 4cm f 5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 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 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 水 =
3、1.0g/cm3, 酒精 =0.8g cm3)( ) A 400 cm3 B 250 cm3 C 350 cm3 D 200 cm3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题意列方程组: ,其中 ,分别代入两个方程得: ,解得 考点:密度计算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由物质的种类和质量决定
4、,与其它因素无关,水流动过程中密度不变, D错。 考点:密度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 4s 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正好追上乙,故两同学速度相等,相对静止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乙同学出发开始计时,甲同学第四秒末开始运动,比乙晚出发 4s,A对;甲、乙在运动过程中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对;到第 8S末,二者通过的路程都是 5m, C对; 8s末二者的路程相等,但运动时间不相等,甲运动了4s,乙运动了 8s,所以二者速度不等,
5、甲的速度大, D错。 考点:速度的计算 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无水和有水时的光路图如下所示,由图可知,无水时影子较长。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2012年 5月 22日,美国 “猎鹰 9 号 ”火箭把 “龙 ”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 “龙 ”号飞船 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内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 “
6、龙 ”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 “龙 ”号飞船 答案: A 试题分析: “龙 ”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说明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关系,以对方为参照物,彼此都是静止的, A对;研究飞船的运动,不能选它自己为参照物, D错。 考点:参照物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露珠相当于放大镜,它放大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错;对镜狗成双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错;金星凌日是由于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对;汽车的后视镜扩大视野是由光的反
7、射形成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D错。 考点:光现象 2011年 12月,溧阳首创 “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 ”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 B白天,防止地表风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 发而干结 C白天,发挥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 D夜晚,发挥稻草的导热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 答案: D 试题分析:盖上稻草可减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抑制杂草的生长。晚上,利用稻草的保温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秧苗冻坏。 考点:蒸
8、发 热传递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但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 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凝固点 D沸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种药液极易汽化,说明它的沸点较低,它汽化时吸收皮肤的热量,使皮肤温度骤然降低而麻木,失去痛觉。 考点:汽化 实验和推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声现象的探究中运用该方法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探究真空能否传声的实验中,由于我
9、们无法获得绝对真空的环境,只能根据在不断抽出空气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是真空,我们将听不到任何声音。 考点:实验探究方法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 “金噪子 ”(又名 “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 “金噪子 ”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使用 “金嗓子 ”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 “金噪子 ”利用了声波具有
10、能量的特点,发出刺耳的噪声,震慑海盗,A对;这种高频声 波是可闻声波,不是次声波,次声波不能引起听觉,起不到震慑海盗的作用, B错;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听诊器也是利用这个原理, C对;为了保护我护航官兵的听力不受损坏,战士们要佩戴耳罩以减弱噪声, D对。 考点:声现象 实验题 ( 5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 -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_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
11、了 _分钟 ( 2)凝固点为 _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了(选填 “高 ”或 “低 ”) (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_(选填 “变多 ”、 “变少 ”或 “不变 ”) 答案: (1)10; 10; (2) -2 ;低; (3) 变多 试题分析:( 1)盐水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为凝固过程,从图像可知,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 20分钟凝固完毕,凝固过程用时 10分钟;( 2)盐水凝固时保持 -2 不变,所以盐水的凝固点是 -2 ,低于水的凝固点;( 3)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2 ,
12、冰水混合物放在 -2 的环境中,冰会凝固,所以冰增多。 考点:晶体的凝固 ( 7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桌上有薄玻璃板、厚玻璃板、平面镜;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铅笔。 (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 2)把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 B,直至 B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 B的位置就是 A 的像的位置。这里利用了 法。判断平 面镜成像的虚实,你的做法是 。 ( 3)如图是张老师收集到的四个小组的某次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 4)实验结束后,小方用厚玻璃板观察点燃的蜡烛 A的像,发现蜡烛 A通过厚玻
13、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比较暗,较远的像是蜡烛发出的光经过玻璃板( )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 答案: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等效替代;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看白纸上是否有烛焰的像; (3)( C);( 4)( C) 试题 分析:( 1)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如果用平面镜做实验,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2)因为 B与 A的像重合,所以可以用 B来替代A的像,这是等效替代法;在平面镜后立一张白纸,移动白纸的位置,不能找到像,说明是虚像;( 3)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
14、C正确;( 4)近处的像是由厚玻璃板的前表面反射形成的,后面的像是 S 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发生一次折射,折射光线射到厚玻璃板的后表面,被反射,反射光线又从玻璃射入空气,又发生一次折射,最后一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后面的虚像的位置,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实验 ( 8分)如图所示,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 “上 ”或 “下 ”)调节凸透镜。 (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_ 的
15、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_ (举一例)。 ( 3)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 “能 ”或 “不能 ”)。 (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 30cm处,光 屏应向 调(填 “左 ”、 “右 ”)到 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 (填“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 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 一侧(填 “蜡烛 ”或 “光屏 ”),观察蜡烛的像。 答案: (1)下;( 2)放大;投影仪 ;( 3)能;( 4)左; 70cm;变小;( 5)光屏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的实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
16、,蜡烛越短,它成的实像越靠上,应向下调节凸透镜,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此时 u v,成倒立、放大、实像;这是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 3)凸透镜成的实像是所有折射光线的交点,苍蝇只是使一小部分光不能透过凸透镜到达光屏,绝大部分折射光线仍能射到光屏上,所以像依然是完整的;( 4)当u=2f时 v=2f,成倒立、等大、实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至 70cm处;此时物像距离最小;( 5)此时 u=5cm f,成正立、放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需把光屏取走,从光屏一侧观察。 考点:凸透镜成像实验 ( 5分)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 “身份 ”,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度 江苏省 邗江 中学 集团 初二 第一 学期 物理 期末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