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霸州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黄河干流呈 “几 ”字形分布,从四幅水系图可以看出干流形状呈 “几 ”字形是 B图,所以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轮廓形状。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呈 “几 ”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等 9省区,注入渤海;长江的干流形状是 L+W。 读 “我国 1月平均气温 ”图,回答问题。 ( 1)冬季,漠河的气温在 _以下,海口的气温在 _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_。 ( 2)从 ab ,气温变化
2、的规律是 _,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_的影响。 ( 3)纬度大致相同的 c与 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_,原因是_。 ( 4)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 1月份气温在 0 以下的有 _,_,活动积温最高的是 _。 ( 5)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我国 “三大火炉 ”的城 市名称。 答案: ( 1) -28 16 南北温差大 ( 2)越来越低 纬度因素 ( 3) c c地海拔高 ( 4)哈尔滨 北京 海口 ( 5)在图中标注武汉、重庆、南京的位置(标注略) 试题分析: ( 1)根据 “我国 1月平均气温 ”图判断,冬季,漠河的气温在 -28 以下,海口的气温在 16 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
3、点是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南北温差大。 ( 2)据图分析: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从 ab ,气温越来越低。 ( 3) c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 4)据图分析:哈尔滨、北京 1月份气温在 0 以 下,活动积温最高的是海口。 ( 5)我国的三大火炉是重庆、武汉、南京。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影响气温的因素;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点评: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造成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其次是冬季风的影响。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流经宁夏带来的好处主要是 ( ) A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B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4、 C提供了便利的航运 D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答案: B 试题分析: “天下黄河富宁夏。 ”是指黄河流经宁夏使宁夏富足。宁夏位于宁夏平原,位于黄河的上游,黄河上游含沙量小,为宁夏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概况。 点评: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由于黄河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黄河之害在于黄河下游泛滥决口。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描写的是 ( ) A黄河源头河段 B黄河上游河段 C黄河中游河段 D黄河下游河段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描写的是河床高于两岸的平地,反映的“地上河 ”的景 观,地上悬河位于黄河的下游河段。所以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黄河的概况及各河段的特征。 点评: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 B 试题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
6、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点评: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 9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 ( ) A长江 B秦岭 淮河 C黄河 D珠江 答案: B 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方、北方的分界线,由于高大秦岭的影响,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差别,以北地区冬季气
7、温在 0以下,河流普遍结冰 ,以南地区冬季气温在 0 以上,河流不结冰,所以秦岭、淮河成为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点评:记忆秦岭 -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采用对比法,提高记忆效率。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 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 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塔里木河的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 A雨水,夏季 B雨水,冬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冰雪融水,冬季 答案: C 试题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河水补给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气温越高冰川融水越多,北半球夏季 7,8月份气温高,所以冰川融水多,塔里木河流量大,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点评:依据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来解答此题。内流河水文特征应与外流河水文特征进行比较记忆。 有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B自古以来就有 “黄金水道 ”的美誉 C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含沙量最大
9、的河流 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各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应该是珠江,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有 “黄金水道 ”之称,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C选项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应该是黄河,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受气候的影响,长江没有结冰现象,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在航运、灌溉、水能蕴藏等方面的优势;长江的洪涝治理与开发利用问题。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全长 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湖北
10、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 ( ) A鄂赣 B鄂内蒙古 C赣内蒙古 D赣 豫 答案: D 试题分析: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位于江西湖口,江西简称赣;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位于河南,河南简称豫。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黄河各河段分界点;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点评:回答本题首先要熟悉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位于的省份,然后根据各省的简称回答问题。 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中、下游地势低平 流域内降水丰富 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 支流众多,雨季
11、涨水集中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各选项进行分析 中游地区围湖造田(属于人为原因); 中、下游地势低平(正确); 流域内降水丰富(正确); 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属于人为原因) 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正确)。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点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为原因起到诱发和加剧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乐乐在 QQ聊天时说自己的家乡在海南,你觉得下列哪一项最符合乐乐家乡的特征( ) A房屋多双层窗户,以炕代床 B广种 水稻,一年一熟 C一到秋天,满园苹果飘香 D房屋高
12、大,通风透气性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海南位于南方地区,根据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判断,海南冬季气温高,没有炕;海南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苹果是暖温带水果,主要种植在我国北方;房屋高达,通风透气性好,符合海南特征。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各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点评:依据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答此题,无论是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得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 ) A气温日较差 B 活动积温 C日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年中 10 的积温,又称活动积温,是把 10 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
13、的温度总和。积温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主要指标就是看 10 的积温。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记忆,要能够与我国的干湿区划分的指标相区别。在我国,从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 ( ) A东北 正东 正北 B正北 东北 西北 C正北 正东 西北 D东北 正东 西北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对北方右为东左为西,判定小明行进的方向为正北 东北 西北。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在地图
14、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该有三个步骤: 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判断。 有经纬网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无指向标,无经纬网,根据上北向南、左西右东判断。 “如果全世界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 几十圈。 ”这句话说明 ( ) A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我国人口密度大 C我国人口数量多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经超过 13亿。 “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 40多圈 ”这句话应该说明了我国人口数量多。所以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 点评: 2000年第
15、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12.95亿, 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 13亿,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0%以上。本题突出中国的人口数量大。 下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 A壮族 B傣族 C回族 D高山族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省份分别是 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壮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回族在全部分布广泛,高山族在台湾,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少数名族的分布;中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点评:主要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熟记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解题关键。常见的考试题目,学生应熟练记忆。 下图所示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霸州 二中七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