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比例尺为 1 1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3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A 30 B 300 C 3000 D 30000000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地距离=310000000=30000000厘米 =300千米。所以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点评:本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地实地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所以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计算结果一般需要将厘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 世界最大的
2、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印度 D美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素以俄罗斯和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和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国土面积大于印度,所以本题选择 A中国。 考点:本题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区分,属于基础题。四个选项中区分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后,近一步比较发展中国家的面积。 某地区面积约为 8000平方千米。 2011年初,人口总数为 400万。而且这一年里出生并成活 8000
3、0婴儿,死亡人口为 32000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小题。 【小题 1】计算此地区 201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12 B 20 C 8 D 28 【小题 2】计算此地区最新的人口密度 A 0.5人平方千米 B 500人平方千米 C 506人平方千米 D 20人平方千米 【小题 3】由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判断,此地区 A人口稀疏 B经济发达 C没有人口问题 D要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 800004000000-320004000000) 1000
4、=12 ,所以选择 A选项。 【小题 2】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数 =(4000000+80000-32000)8000=506人平方千米 ,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3】该地区人口总数大,人口密度高,所以该地要控制人口增长。所以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点评:主要考查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求法,人口密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 面积数。 暑假,小青到国外某地旅游,她发现这里的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参观游
5、览的过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 教堂。小青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非洲南部 B亚洲西部 C欧洲 西部 D非洲北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居民的外形可断定该地方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 ”是基督教堂。 A 选项非洲南部是黑色人种; B 选项亚洲西部是白色人种,但没有基督教堂; C选项欧洲西部是白色人种,也有基督教堂,故最有可能;D选项非洲北部情况与亚洲西北类似。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点评:本题考查了白色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也考查了基督教的建筑,让学生牢记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以及宗教建筑的特点,再解题就容易了。
6、 地跨两大洲的一组国 家是 A中国、土耳其 B埃及、俄罗斯 C美国、澳大利亚 D加拿大、巴西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上跨两大洲的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美国、埃及等,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点评:做好此题的关键就是要多结合地图,掌握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哪些,再运用排除法即可。俄罗斯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等。 下列地理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交通闭塞,通风不畅 C气候恶劣,荒漠广布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 D 试题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
7、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点评:本试题比较简单,容易简单。聚落的位置、形态和建筑风格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聚落基础设施的建设。 贝贝通过互联网认识了加拿大的小朋友,为了更好地与他进行语言交流,贝贝应学习哪种外国语言 A英语 B法语 C西 班牙语 D葡萄牙语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所以贝贝应该学习英语,同时加拿大就是位于英语分布区。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点评:此题比较简
8、单,是道基础题,但要区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区别,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世界华人的分布,所以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范围最广的两种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俄语、阿拉伯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西班牙语 答案: C 试题分析: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较简单。但要区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区别,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世界华人的分布,所以使
9、用人数最多的汉语。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南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受海陆影响小,所以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本题叙述错误的为 D选项,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10、。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的家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这位小朋友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炎热干燥,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点评: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特点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此气候类型要重点掌握。 有关气温分布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低些,高纬度地区气温高些
11、B同一纬度地区,高山和高原平均气温低些,平原和盆地高些 C温带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小,热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D地球表面等温线的分布和纬线完全一致 答案: B 试题分析: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同一纬度,一般高山、高原地区气温低,平原、盆地地区气温高。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温带地区四季分明 ,年温差较大。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但是由于受地形地势、洋流、海陆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一
12、致。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 A春季 B冬季 C秋季 D夏季 答案: B 试题分析:到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夏季,因为那时温度相对而言不是很低,且那时白昼时间大大长于夜晚,那时北半球正处于冬季。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考查的是南极洲的半球位置。 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夏季正好是北半球的冬季,在南半球夏季去考察,恰好阳光直射南半球,温度相对较高
13、,适合考察队的出行勘测。 下列现象的发生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D季节更替 答案: B 试题分析:昼夜长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都是地 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在学生学习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平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记忆,可以记住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或者记住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影响,然后用排除法回答问题。 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冬冷夏热 四季如春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景德镇市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