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 “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 A、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 A是错误的; B、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所以 B是错误的; C、视线没有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 C是错误的; D、这是正确的 故选 D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
2、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 “余音未绝 ”,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 “暂留 ”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解: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 “余音未绝 ”; 由此判断选项 A、 C、 D不正确,只有 B正确; 故选 B 考点:声音的产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属于基础知识 以下是同学们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 10cm2 B一节课的时间大约 27
3、000s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 300mm D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1.2m/s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 A、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 1cm1cm=1cm2,故 A错误; B、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时 45min=4560s=2700s,故 B错误; C、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 3m=3000mm,故 C错误; D、人步行速度约是 1.2m/s,正确 故选 D 考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
4、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人的千秋大业,春季植树时总是将大量的侧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树的 从而减少树的水分 ,提高树的成活率 答案:表面积 ;蒸发; 试题分析:树内水分是通过树叶蒸发而流失的,植树时,为了使树成活,就要减少水分的蒸发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即可得到答案: 解:减去侧枝,即减小了树的表面积根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知,减小了表面积,即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故答案:为:表面积;蒸发;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点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关于这个知识点一般以探究性实验的方法来考查: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目
5、前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效率如图是该晶体 的熔化图象, a、 b、 c、 d 四点中,表示该晶体不处于固体状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CD 试题分析:图象显示的是晶体的熔化过程,通过对图象中熔化过程的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 A、当物质处于 a点时物体温度还没有达到熔点,所以没有熔化此时处于固态故 A错误 B、当物质处于 b点时物体温度还没有达到熔点,所以没有熔化此时处于固态故 B错误 C、当物质处于 c点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有一部分固体已经熔化,还有一部分没有熔化,所以此时为液固共存状态故 C正
6、确 D、此时的物体已经全部熔化完毕,物体所处的状态为液态是不处于固体状态,故 D正确 故选 CD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时间图象 点评:通过图象明确物体的熔化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游泳者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频率高的声音比频率低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速度更快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 AB 试题分析:( 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 3)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解: A、真空不能传
7、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故 A正确; B、游泳者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 B正确; C、频率高的声音和频率低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速度相同;故 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 D错误 故选 AB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8、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答案: D 试题分析:( 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 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 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
9、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点评:( 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 2)掌握声音的发生、传播 实验题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10、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 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答案:( 1)机械闹钟;( 2) B;( 3)泡沫、衣服、锡箔纸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实验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 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靠听到声音的响度来直观感觉不恰当,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根据距离可以判断隔音效果,距离越长说明隔音效果越差,距离越短说明隔音效果越好 解:( 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 ( 2)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不适合; 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 ( 3)由表格数据可知,
11、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隔音效果最好;锡箔纸的距离最长,说明隔音效果最差; 故答案:为:( 1)机械闹钟;( 2) B;( 3)泡沫、衣服、锡箔纸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声音的传播条件 点评:本题通过比较材料的隔音情况考查了对声源的选择、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理解与掌握,会设计合理的方案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 如图是时彪同学 “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装置 ( 1)实验中将温度计 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 2)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 B搅拌,其目的是 : ( 3)时彪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请你写出
12、一条可行的办法: ; ( 4)从实验装置可看出,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中,试管放在盛水的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相比,其优点是: 答案:( 1)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晶体中,不碰试管壁和底; ( 2)受热更均匀; ( 3)撤掉酒精灯; ( 4)受热更均匀 试题分析:( 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容器 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 ( 2)要掌握在加热物体时,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 3)熔化太快,说明吸收的热量太快了或自身的质量太少了,故可以从加热装置和冰的质量方面入手分析 ( 4)利用试管加热固态物质时,为使物体能够均匀受热,
13、需要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解:( 1)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海波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到容器壁 ( 2)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即使海波晶体各处的温度一致;故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 3)冰熔化太快,说明吸收的热量太快了或自身的质量太少了;故可以减慢吸热 的速度,故可以撤去酒精灯;若冰太少,也会熔化的太快;故也可以增加冰块的质量 ( 4)将物质放入试管中加热,再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故答案:为: ( 1)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晶体中,不碰试管壁和底; ( 2)受热更均匀; ( 3)撤掉酒精灯; ( 4)受热更均匀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点评:此题是
14、研究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要知道在加热固态物体时,为了使其均匀受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同时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填空题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 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答案:( 1)音调越来越高;( 2
15、)可能是由于暖水瓶壁振动产生的(答案:不唯一) 试题分析:( 1)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 物体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 2)向暖水瓶倒水,瓶内发出声音是由于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解:( 1)不断向瓶内倒水,瓶内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小,质量和体积减小,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 2)猜想瓶内发出的声音可能是由于暖水壶壁振动产生的,可能是水在下落过程中振动产生的,可能是水下落时与瓶内空气摩擦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 1)音调越来越高;( 2)可能是由于暖水瓶壁振动产生的(答案:不唯一)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产生 点评:( 1)判断声音的音调和响度,首先明确振动物体
16、,然后判断振动频率和音调关系,振幅和响度的关系 ( 2)掌握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如图,将一根长约 30cm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 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 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 (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 与 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保 持 不变,改变每次拨动钢锯条的力度,观察钢锯条振动的 ,同时听钢锯条发出声音的 ,比较后得出结论 答案:( 1)音调;频率;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吉安市 实验学校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