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所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正常体温是 39.5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 2s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 200g D苏科版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19cm 答案: D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 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P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Q 点,则 A P点在 S点的下方, Q 点在 S点的上方 B P
2、点在 S点的上方, Q 点在 S点的下方 C P点在 S点的上方, Q 点在 S点的上方 D P点在 S点的下方, Q 点在 S点的下方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池内无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 S点形成一个亮斑;当水面升至 a位置时,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 S点的下方,即 P点;如果水面升至 b位置时,同理,依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会在 S点的上方,即 Q 点,所以正确选 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 点评:正确理解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与直线传播的位置上下关系的比较即可。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
3、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 “眼睛 ”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近视眼镜给 “眼睛 ”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在拿走近视眼镜后,光线应该提前会聚,因此应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正确选 C。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运用;近视眼的矫治 点评:明确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得折射光线拖后会聚。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 A像变小,像距变大 B像变大 ,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两次都在光屏上成像,说明都是实像,第一次物距小,像距大,第二次物距大,像距小,所以正确选 D。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点评:抓住成实像的两条规律,第一次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二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缺水地区的冬季,当地有些居民靠取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图所示是将一定质量的冰雪,从 -
5、20 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冰的熔点是 0 ,水的沸点是 100 B冰的熔化过程需 4min C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吸热且温度不变 D图像中的 BC 段,物质只是以液态方式存在 答案: C 试题分析:熔点和沸点与大气压有关,要指明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沸点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 0 ,水的沸点是 98 ;熔化时间是从第 1分钟到第 4分钟结束,持续了 3分钟;在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都要吸热且温度不变,所以正确选项为 C;熔化过程 BC 段可能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点评:水的沸点不一定是
6、100 ,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甲、 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首先看清这是一个路程时间图像,当 t=0时,乙刚开始运动, 4s后甲才开始运动; 4s-8s 内,各自的路程都与时间成正比,所以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t=8s时,由图像分别求出速度为:;在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 相等相等,所以选 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
7、 点评:理解路程时间图像的含义,它反映的是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是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依此求出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 8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放大镜与药品使用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应 A小于 8cm B等于 8cm C大于 8cm D在 8cm和 16cm之间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蝴蝶间的距离小于 8cm,选出正确的选项 A。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 用 点评:本题较基础,属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简单运用,解答时要注意物距与焦距的大小关系,这类试题在中考考查中经常遇
8、到。 教室内气温为 25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温度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答案: D 试题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 点评:掌握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吸热,致使周围的环境温度降低,学会看清图像的纵坐标的含义。 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晓燕以 16s的 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 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答案: B 下列关于 “
9、声现象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男低音 ”和 “女高音 ”歌手同台演出,这里的 “低 ”、 “高 ”是指声音的响度 B城市道路两旁修建隔音板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呐系统利用超声波可探知海洋的深度 D医院中用 “B超 ”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 C 试题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可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声音还具有能量,所以正确选项为 C。 考点:音调;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 点评:本题较基础,属于声现象的简单内容,解答时要注意区分声音的高和低、大和小
10、,这类题目在中考较常见。 下列关于 “质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 C 1kg泡沫塑料和 1kg铜块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D物体被宇航员带入太空后,质量要变小 答案: B 试题分析:质量是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不会随着位置、形状、状态及温度等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对以下答案:做出逐一判断水结成冰、物体被宇航员带入太空后质量都不变, 1kg泡沫塑料和 1kg铜块的质量一定相等,而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虽然形状变化了,但质量不变,所以选 B。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点评:正确理解质量的属性,题
11、意中叙述的内容是哪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形状、位置、状态尽管发生 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里冰雪消融 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 答案: D 试题分析:( 1)物态变化共有六种: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春天里冰雪消融属于熔化;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都属于液化; 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 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是凝华,正确选 D。 考点:生 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解决此题的
12、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确定好初末状态,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 “较暗 ”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地面不发生反射 D水面发生漫反射 答案: B 试题分析:( 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
13、积水的路上,水洼相等于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有大量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上去 “较亮 ”,而地面凸凹不平,发生漫发射,有较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应走 “较暗 ”的地面。正确选 B。 考点:镜面反射和漫发射 点评:理解光的两种反射 镜面发射和漫发射的本质特点及区别, 本题有点难度,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 在 0 的环境中,把一块 0 的冰投入到 0 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晶体熔化的条件 :一是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同时满足。题中冰投入到 0 的水中,达到了熔点,而不能继续从外界吸
14、热,因为没有温度差。所以正确选 D。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如图所示,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路程 (s)-时间 (t)图像,则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速度 (v)-时间 (t)图像是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甲图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在 v-t图像中,正确的是 B。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路程图像 点评: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 实验题 ( 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 ( 1)实验室
15、提供了如下器材: 厚为 2mm的茶色玻璃、 厚为 5mm的透明玻璃、 直尺、 光屏、 两只相同的蜡烛 A和 B、 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 ( 2)点燃蜡烛 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 ( 3)在寻找蜡烛 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_ (选填 “A”或 “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 “控制变量法 ”或 “等效替换法 ”); ( 4)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 “能 ”或 “不能 ”)承接到蜡烛 A的烛焰 的像; (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
16、得到了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答案:( 1) ( 2)物与像的大小相等 ( 3) A 等效替换法 ( 4)不能 ( 5)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试题分析:( 1)玻璃板越薄越好,可以避免因厚度形成两个像而带来观察的不便,( 2)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 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能否与 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3)在寻找蜡烛 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A这一侧观察,用 B去占据 A的像的位置,采用了等效替换法,( 4)由 于成的是虚像,故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蜡烛 A 烛焰的像;( 5)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次数过少,使得
17、结论具有偶然性。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 3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答案:( 1)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2)光屏与平面镜垂直 试题分析:在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探究中,白色的光屏能显示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传播路径,有利于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进而比较其大小关系,可折转的光屏,有利
18、于探究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最好归纳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考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在该实验中,目的就是找反射光线,对于一个确定的入射光线来说,反射光线有并且是唯一存在的,充分利用观察法和归纳法,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 6分)图中甲是小明探究 “水的沸腾 ”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 90 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t/ 90 95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
19、水在沸腾时气泡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 “升高 ”、 “不变 ”或 “降低 ”); ( 4)小明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 91 A ( 2) ( 3)不变 ( 4)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 试题分析:( 1)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需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示数是 91 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姜堰市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