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于 2012年 11月 15日上午选举 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李克强 B习近平 C李源潮 D王岐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生应对此有所了解。 考点:考查学生对十八大这一热点的了解 点评:本题属于时事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时效性,符合中考的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和国内大事。 心理学有关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意志品质存在联系。意志坚强的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好;意志薄弱的学生,自制力差、浮躁、脆弱,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好。这说明
2、 A有了坚强的意志,学习不努力也会好 B坚强的意志源于努力学习 C努力学习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 D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将意志坚强与意志薄弱与成功的关系进行联系,意志坚强的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好;意志薄弱的学生,自制力差、浮躁、脆弱,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好。可见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坚强的意志的重要性 点评:对于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很多的考试中可以考到,例如:如果我们在“意志银行 ”里有关坚强意志品质的 “存款 ”较少,我们应该() 磨砺坚强意志,树立明确目标 磨砺坚强意志,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磨砺坚强意志
3、,学会管理自己 磨砺坚强意志,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A. B. C. D. 有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母亲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你认为作子女的应当 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建议 理解父母,进行换位思考 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和父母发生矛盾时冷静对待,心平气和讲道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最令母亲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故在生活中应学会与父母交往。有的时候,父母可能没太在意他们言谈举止的分寸,可能没太在意我们的心情,也有可能误解我们的意思,即使他们说错了话,他们也绝对是善意的。父母是人不是神,谅解父母的过失,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不要总抱怨父
4、母对自己的不理解,试着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与他们好好沟通,真诚地听取他们的劝告。 是化解矛盾的途径,故正确。 说法错误,父母也有可能犯错。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与父母交往 点评:本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特征,引导 学生正确面对与父母产生的分歧,通过合适的方法化解分歧,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技巧。 某初中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对联创作比赛活动。有位同学创作了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的对联,你认为该对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A风调雨顺 B吾爱吾师 C友情无价 D父爱如山 答案: B 试题分析:老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教导
5、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老师是我们的保健医生,体察我们的内心,为我们扫清心理障碍。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理解和爱护我们。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终生。老师的工作辛劳繁重,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题干对联中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 ”都是老师的代名词,故 B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都与老师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尊敬老师 点评:本题以对联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特点,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教师的崇高精神,从而自觉尊敬老师 ,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校园生活中,师生难免会有误解、矛盾。假如你与老师发生这种情况,应该 尊重老师,理解老师 主动与老师沟通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体谅和宽容老师的
6、疏忽和缺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因此,当我们埋怨老师处事不公,双方产生误解时,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主动与老师沟通。化解师生冲突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理解老师体谅老师,站在老师的立场上 思考问题,多为老师想一想,好的矛盾和冲突都会迎刃而解。故四个选项都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本题考查与老师交往 点评:学会与老师交往,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既不能疏远老师,也不能伤害老师,本题对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技巧有实际的意义。 古人说: “三思而后行。
7、”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要学会思考,就能做好任何事情 B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 C行为之后就不必思考 D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三思而后行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自我调控的过程。这期间包括三个过程,即行为 前预见与选择、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行为后要自省与负责。不符合题意,排除 A、 C、D,行为中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是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的一种表现形式,故 选择 B。 考点:三思而后行 点评:考查了对三思而后行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三思而后行,难度一般。 小明热情开朗,同学们有事都爱找他帮忙。面对众多的请求,你认为他正确
8、的做法是 A毫不犹豫,答应所有人的请求 B怕自己做不好 ,一律婉言谢绝 C给同学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不得罪人 D认真考虑,答应同学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能帮忙的向同学解释清楚 答案: D 试题分析: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出承诺时量力而行。轻易许诺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倘若不能实现,也会在别人面前失去信誉。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之后尽力而为。在我们践诺的过程中,由于当时许诺的环境条件变了,当初许下的诺言已无法实现,这时理解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许诺人,要取得对方的理解。诺言不能兑现时,不要不了了之,一定要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故 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与人交往 点评:对于这个知识点不仅是一个考点,
9、而且也是现实生活我们会接触到的问题,可以这样考查:谈谈你如何做到信守承诺。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纪律、完成学业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这说明 A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B我们的角色是变化的 C承担责任一定要有所回报 D我们的责任是变化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题干中的我们扮演者子女、学生、朋友等多重身份,而每一种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考点:本题考查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点评:本题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责任与角
10、色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准确把握教材,巩固基础知识。 最新交通法规于 2013年 1月 1日起正式施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又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社会负 责。下列行为中错误的是 A不乘坐超载的车辆 B红灯停,绿灯行 C斑马线上过马路,一看二慢三通过 D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相互追逐 答案: D 试题分析: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集体,社会负责。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社会的责任也有我们一份。 ABC都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并能够对自我负责。 D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相互追逐极易造成事故,违反交通秩
11、序,甚至出现伤亡,令父母伤心难过。故此行为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又是对父母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考点:本题考查负责任 点评:本题结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本题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均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漫画评析。 ( 1)请简要评析漫画中 “名人 ”的行为。( 6分) ( 2)反思漫画中 “名人 ”的行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分) 答案:( 1) “名人 ”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行为。 缺乏社会责任感(或答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的行为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惩罚。 (评分说明:本题要答到诚
12、信和责任两个方面,并指出这种行为的后果, 6 分) ( 2)从诚信的角度: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人。( 4分) 从责任的角度: 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分) (评分说明:学生从诚信和责任的角度任选其一回答,或兼而有之,答两点得4分。学生从行为前、行为过程中、行为后具体回答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可得 4分) 试题分析:( 1)漫画反映了部分所谓的名人因为利益的驱使,而背着良心去做虚假广告。这不仅违背了道德,也触犯了法律,故应当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本题在解答中首先必
13、须揭示其实质。 ( 2)本题解答中学生从诚信和责任的角度任选其一回答,或兼而有之,学生也可从行为前、行为过程中、行为后具体回答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考点:本题考查诚信和责任 点评:本题以漫画和文字材料为背景,整合了有关诚信的多个知识点,考查形式新颖灵活,考查内容为重点内容,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做一个诚信的人,负责任的人。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 ” 这段歌词启示我们要有 A良好的习惯 B感恩的心态 C坚强的意志 D多变的情绪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告诉我们要磨练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
14、;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克服一切困难,无论经历的时间有多长,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他都能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考点:本题考查坚强的意志 点评:本题以学生熟悉的歌词入题,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思想性。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的精神主要体现了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忍性 D自制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以达到行为目标的心理品质。凡是想做出一番
15、事业的人都必须具有坚忍的品质。 考点:本题考查意志的坚忍性 点评:此题以成语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一般。关键是探究出成语的引申义。 2012年 10月 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 获得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A陈忠实 B杨红樱 C王蒙 D莫言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国内的一件大事,学生应了解。 考点:考查对莫言获得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认识 点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国在文化领域取得的一大成就,本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时效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16、 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是 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课后认真复习 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善于提问 痴迷于读言情类武打类小说 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故 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属于不良的学习习惯。 痴迷于读言情类武打类小说,最终会荒废学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会使得学习分心,影响学习效率。 考点:本题考查良好学习习惯的认识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17、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本题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巩固教材内容。 一位哲人说: “首先,我们培养习惯,后 来,习惯塑造我们。 ”这句话强调了 A习惯的重要性 B习惯可有可无 C习惯影响视力 D习惯影响大脑发育 答案: A 试题分析: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好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坏习惯则会妨碍我们的健康成长。题干中的话语强调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故 A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 CD在题干中未提及。 考点:本题考查习惯的重要性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题干中名句的表面意思,再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从而最终确定它的现实意义。 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姜堰市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