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昆明三中、滇池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0.5k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20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D正常人 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0.5kg 一个苹果质量没有一斤,不合题意; 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20m/s 人步行的速度是约 1.2 m/s,不合题意; C. 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符合题意; D. 正常人 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 人的脉搏是 1min跳动 70次左右,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
2、的是数据的估测。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物理量的值。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体积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无法比较密度大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一体积图像,由图像可知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图中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 点评:根据图像判断密度大小的关键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门锁不好开了,给它加点润滑油 B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C学校门口的路面上,铺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减速带 D磁浮列车运行时,强大的磁力使
3、列车和轨道之间出现一层薄空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让接触面分离,用滑动代替滚动。 A门锁不好开了,给它加点润滑油 是减小摩擦,不合题意; B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是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不合题意; C学校门口的路面上,铺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减速带 是增大摩擦,符合题意; D磁浮列车运行时,强大的磁力使列车和轨道之间出现一层薄空气 是减小摩擦。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摩擦力。 点评:掌握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一块金属的密度为 r,质量为 m,把它分割成三等分,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r
4、/3, m B r/3, m/3 C r, m D r, m/3 答案: D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一块金属的密度为 r,质量为 m,把它分割成三等分,质量和条件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密度是不变的。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 点评: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常见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凹透镜 B远视眼,凸透镜 C近视眼,凹透镜
5、 D近视眼,凸透镜 答案: B 试题分析: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远视眼,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凸透镜。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近视眼和远视眼。 点评: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小明用焦距为 30mm的照相机拍摄照片,被拍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 A小于 30mm B等于 30mm C大于 60mm D略大于 30mm 答案: C 试题分析:
6、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在大于 2 倍焦距,像距在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用焦距为 30mm的照相机拍摄照片,被拍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 60mm。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照相机的原理。 点评:了解照相机的成像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在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 1倍和 2倍焦距之间,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禁止高声喧哗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两个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是改变物
7、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禁止高声喧哗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惯性不是力。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不合题意; B “禁止高声喧哗 ”中的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不合题意; C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 性力的作用 不合题意; D两个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和运动的知识。 点评:正确理解力的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此题综合性强,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后方可答对。 在
8、下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是光的反射现象; B选项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C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 D选项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现象。 点评:在光现象中,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实验题 (1).图中木块的长度是 _cm; (2).图中停表所示时间为 _s; (3)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_N。 答案: (1) 2.50 (2) 337.5 (3)2.6 试题分析: (1)在长度的测量中需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在时间的测量中国际单位是秒,图中停表所示时间为 337.5s(
9、 3)此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读数可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2.6N。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理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的使用。 点评:了解物理中常见测量工具的使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此题较易。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 3)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cm处时(如图 13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
10、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11.0 (2)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或 “物体放在焦点上,不成像 ”或 “物体放在焦点内,成虚像 ”) (3)放大 投影仪 (或幻灯机 ) 靠近 变小 试题分析: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11cm。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是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 “物体放在焦点上,不成像 ”或 “物体放在焦点内,成虚像 ”。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cm处时(如图 13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 点评:熟练 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
12、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 质色拉油的密度在 0.91g/cm3 - 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 - 0.95g/cm3之间, 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 _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横梁在 _位置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 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 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
13、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_使天平平衡。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 _ 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 _(选填 “合格 ”或“不合格 ”)。 答案: (1)水平桌面 右 水平 (2) 20 游码 18.4 (3) 0.92 合格 试题分析: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 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2
14、0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b所示,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之和。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 18.4g。该色拉 油的密度为 ,色拉油的品质是合格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测量。 点评: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根据公式 计算物体的密度。 图中 (a)、 (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图 (a)表明:_; (2)图 (b)表明:_。 答案: (1)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相同路程比时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昆明 中学 年级 期末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