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计算(一).doc
《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计算(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计算(一).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计算(一) 选择题 ( 2011年山东济南, 13题)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 8g Fe2O3,通入 CO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的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1.2g,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 6.8g B 5.6g C 2.8g D 1.2g 答案: B 填空题 ( 2011四川宜宾, 17题)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 “湿法炼铜 ”。求: 请写出 “湿法炼铜 ”的化学方程式: 。 若用该方法制得铜 32g,反应的铁的质量 g,若同时消耗了 500g 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
2、铜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Fe+CuSO4=Cu+ FeSO4 28; 16% (2011年浙江绍兴, 37题 )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 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 13.0克化合物甲 ,完全分解生成 8.4克氮气和单质乙 .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与 Fe2O3发生置换反应,有 Na2O 生成。 ( 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 ; ( 2) Na2O 可与空气中的两种氧化物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
3、钠( NaHCO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NaN, Na20+2C02+H20=2NaHC03 计算题 ( 2011年江苏苏州, 36题、)已知碳酸氢钠在 270 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 a 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 m1 g; 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多次重复步骤 和 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 m2 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2)用 (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 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 a、 m1、 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4)步骤 、 和 都需要用到精度为 0.1g 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 m1-m2)的值超过 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答案: (1)2NaHCO3=Na2CO3 H2O CO2 (2)坩埚钳 C (3) 或 (4)取样量为 1.8g ( 2011年广东揭阳, 23题 )将一定量的 CO2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随时间的进行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反应达到 t时生成的沉淀
5、质量为 g ( 2)若改为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为,生成相同质量的沉淀,则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答案:( 1) 50 ( 2) 42g 设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 x NaHCO3+Ca(OH)2=CaCO3+NaOH+HH2O 84 100 x 50g 84/100 X/50g 解得 x 42g 答 :略 ( 1)由图示数据可知,反应达到 t 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50g,故答案:为: 50; ( 2)设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 x, NaHCO3+Ca( OH) 2CaCO3+NaO
6、H+H2O 84 100 x 50g 解之得: x=42g 答: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 42g ( 2011年浙江湖州, 37题)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 “石头纸 ”。 “石头纸 ”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 1) “石头纸 ”中的碳酸钙属于 (选填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碱 ”或 “盐 ”)。 ( 2)为恶劣测定某种 “石头纸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 “石头纸 ”样品 10克,加入 100克 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
7、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 2克。 该同学想出甲 、乙、丙三种计算方案: 甲:根据 “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106.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 ” 求解;乙:根据 “反应后经过了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 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求解; 丙:根据 “100克 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 ” 求解。 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 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 “石头纸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1)盐 ( 2)丙 ( 3)方法一: CO2的质量为: 10g+100g-106.48g=3.52g
8、设样品中纯净 CaCO3的质量为 x,则; 100 44 x 3.52g x=8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该 “石头纸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0% 方法二:样品中纯净 CaCO3的质量为: 10g-2g=8g 该 “石头纸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该 “石头纸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0% ( 2011年山东威海, 12题)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某稀硫酸溶液 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0g,同时用 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 PH 变化情况 (如图所示 ).过滤后得滤液 47.67g.请你计算 ,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 .可能用到的
9、相对原子质量 :H-1 0-16 S-32 Ba -137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 Ba( OH) 2的质量为 x 生成 BaSO4质量为 20g 30g-47.67g 2.33g Ba( OH) 2 H2SO4 BaSO4 2H2O 171 233 X 2.33g X 1.71g 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1g25g100% 6.84% 答:略。 ( 2011年浙江嘉兴, 37题)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 置由 2个饮料瓶、 2根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 3块钱。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 (2 Na2 C03 3 H2 O2)和二氧化锰。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
10、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 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 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 A软管在甲瓶中应 。 (选填 “不伸入液面 或 “伸人液面 )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2 Na2 CO3 3 H2O2=2 Na2 CO3+3 H2O2; 2H2 O2 2 H2 O+O2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 反应。 (3)已知一包总质量为 110克的药 剂可 34克过氧化氢,则这包药剂完全反应会生成多少克氧气 答案: (1)不伸人液面 (2)分解 (2分 ) (3)解:设可生成氧气质量为 m克 2 H2 O2=2 H2 O+O2 6
11、8 32 34克 m 68 34克 3 2 m M 16克 答:可生成氧气质量为 1 6克。 ( 2011年江苏南通, 25题)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 _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6H1005)n,纤维素中 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 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 _。 若某造纸厂废水中 NaOH的质量分数为 l 6,现有废硫酸 9 8 t(H2SO4的质量分 数为 20 ),可以处理的废水
12、质量是多少 (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 答案: (1) 烟尘 36: 5: 40 (2) 用无色的酚酞溶液 解:设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 X 2 NaOH + H2SO4= Na2SO4 + 2H2O 80 98 X 1.6% 9.8t20% 80/98= (X 1.6%)/(9.8t20%) X=100t 答: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 100t 。 ( 2011年江苏泰州, 27题)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 KCl xCaC12(x是CaCl2的系数 )。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 KCl与 CaCl2的混合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 18.55g加水完全
13、溶解得到 KCl与 CaCl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 Na2CO3溶 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Na2CO3与 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 AB段表示的意义是 。 (3)18.55g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CaCl2的质量是 g; KCl的质量是 g;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4)所用 N 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 (1) Na2CO3+CaCl2 CaCO3+2NaCl (2) CaCl2已完全反应,且 Na2CO3溶液过量 (3) 11.1 7.45 2
14、1.0% (4) 解:设 106gNa2CO3溶液中 Na2CO3的质量为 x Na2CO3+CaCl2 CaCO3+2NaCl 106 100 x 10g 106:100 x:10g x 10.6g 该所用 Na2CO3溶液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10.6g/106g100% 10% 答:所用 Na2CO3溶液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 ( 2011年山东聊城, 8题 )用 “侯氏制碱法 ”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做了如下实验 :称量某纯碱样品 12g,加入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 ,恰好完全反应 .
15、过滤干燥后 ,称得沉淀质量为 19.7g.请计算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解 :设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Na2CO3 BaCl2=BaCO3 2NaCl 106 197 X 19.7g X=10.6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88.3% ( 2011安徽芜湖, 16题)乙醇是一种清洁燃 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 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 点燃 XCO2+2CO+9H2O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 ; (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
16、碳的质量。 答案:( 1) 4 ( 2)解设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3C2H5OH+8O2 点燃 4CO2+2CO+9H2O 138 58 207g x x=84g 答: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84g。 ( 2011年浙江金华, 37题)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的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 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10 20 8.4 2 10 30 8 3 10
17、 40 8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组实验中剩余固体是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铜 ( 2) 80% ( 3)设 20g稀硫酸中的溶质 H2SO4的质量为 x CuO + H2SO4 = CuSO4 + H2O 80 98 10g-8.4g x x=1.96g H2SO4%=1.96g/20g=9.8% 答: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 9.8%。 ( 1)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第一次硫酸完全反应,第二、三次硫酸有剩余,氧化铜全部反应,剩余的固体只有铜故答案:为:铜 ( 2)
18、有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铜的质量是 8g,铜的质量分数 = 100%=80%,故答案:为: 80% ( 3)由表格信息可知:第一次硫酸完全反应,第二、三次硫酸有剩余,因此需要用第一次的数据 设硫酸的质量为 x CuO+H2SO4=CuSO4+H2O 80 98 10g-8.4g x x=1.96g 硫酸的质量分数 = 100%=9.8% 答: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 9.8% 故答案:为: 9.8% 本考点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属于表格型计算题近几年的中考计算题,题型多样,主要有表格题、图象题、标签题、图象和表格相联系的综合题以及与文字叙述题等,从不同的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19、同学们要认真把握 ( 2011年湖南怀化, 30题)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 480kg,则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 多少克过氧化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设至少准备过氧化钠的质量为 x 答: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 2340千克过氧化钠。 ( 2011年湖南怀化, 31题)根据右图浓盐酸的商标,回答下列问题 ( 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用该盐酸配制 100g10%的稀盐酸,需该盐酸 g(保留一
20、位小数),配制时应选用 (填 “10ml”或 “50ml”)量筒量取。 ( 2)小组同学用所配制稀盐酸来测量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 和 Mg( OH) 2】中 CaCO3的质量分数:取 10.0g水垢,加入所配 100g10%的稀盐酸中,测得各时间段内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实验,计算该水垢中 Ca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27.0 50ml ( 2)解:设该水垢中 CaCO3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x=7.5g 该水垢中 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水垢中 CaCO3的质量分数为 75%。 ( 201
21、1年山东滨州, 25题)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 8.5 g该化肥样品与 20g 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 26.8 g(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8.5g + 20g =1.7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NH4HCO3 +
22、 2NaOH = Na2CO3 + NH3+ 2H2O 79 80 17 x y 1.7g 79:17=x:1.7g x=7.9g 7.9g碳酸氢铵中韩氮元素的质量为: 7.9g = 1.4g 碳铵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 80:17 = y:1.7g y=8g 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 1)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1.7g; (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5%; (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 2011浙江台州, 36题)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试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7克。 (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
23、125 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 1.43g/升) ( 2)实验操作: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 ; 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 A没有塞紧试管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方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 答案:( 1)解法一: 设生成两瓶氧气需要 KMnO4的质量为 x 两瓶氧气的质量: m=V=0.25升 *1.43g/升 =0.3575g 316 32 x 0.3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全国 中考 专题 汇编 化学方程式 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