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A NaCl B KOH C MgO D Cu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此项符合要求。 B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此项不符合要求。 C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此项不符合要求。 D铜是由铜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所以应选 A项。 考点:物质的分类 某有机物 R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 R O2 C
2、O2 H2O 反应前质量( g) 51 96 0 0 反应后质量( g) x 0 88 5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 5 B R物质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C R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 1 D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 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由上面表格可知,反应前的总质量为 51g +96g+0 g+0 g =147g;即反应后的总质量为 xg +0 g +88 g +54 g=147g ;所以 x=5。此项正确。 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88 g。则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3、88 g ( 100%) =24 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 54 g,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54g ( 100%) =6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 R中碳氢两元素的总质量为 24 g+6g=30g而 R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51 g5 g =46g 。所以 R中还含有氧元素。此项不正确。C、根据 B项中的计算数值可知 R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4 g: 6g=4: 1。此项正确。 D、假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依次为 N和 M,可根据两物质的质量关系列式为 44N: 18M=88 g: 54g,可解得 N: M=2: 3。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B项。
4、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实验方案或措施合理的是( ) A除去 CaO中混有的 CaCO3,先加足量的水,然后过滤 B除去 MnO2粉末中混有的 KCl,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D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 含有淀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氧化钙,不符合要求。此项不正确。 B氯化钾可溶解于水,二氧化锰不溶液于水;可用先加水溶解,再过滤将二者分开。二氧化锰为滤渣。然后再洗涤、干燥滤渣即可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此项正确。 C氢氧化钠与其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均呈碱性,无法通过无色酚酞进行鉴别。此项不正确。 D淀粉遇
5、碘单质变蓝,而碘化钾中的碘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不能检验淀粉的存在。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B项。 考点: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钾肥不但能促进农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B CO2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合金、塑料、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钾肥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的茎粗壮;使植物叶色浓绿肥的是氮肥。此项不正确。 B 形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的硫、氮元素的氧化物,不是二氧化碳。此项不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和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此项不正确。 D防止金属锈蚀可以减少
6、金属的再开发,从而起到保护金属资源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化肥的种类及作用、酸雨的形成、化学与材料、金属的防锈的意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减少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 D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保护环境。此项正确。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各种污染,保护环境。此项正确。 C减
7、少户外运动时间,并不能保护环境。此项不正确。 D废旧电池回收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因乱扔废旧电池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 下列物质的俗称或名称与其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干冰 CO2 B熟石灰 Ca(OH)2 C小苏打 Na2CO3 D氦气 He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名,化学式为 CO2此项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名,化学式为 Ca( OH) 2;此项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化学式为 NaHCO3;此项不正确。 D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 He。此项正确。所以应选 C项。 考点:物质的俗名及化学式 下图
8、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1 D氮气的化学式为 N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氮,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N,属于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所以 ABC三项均正确。 D项氮气的化学式不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知。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属于溶
9、解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可与肥皂水中的成分结合形成浮渣。此项正确。 B洗洁精中含表面活动性分子,可利用其乳化作用洗去油污。此项正确。 C酒精可溶解碘,形成碘酒。此项正确。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78%,此项不正确。所以应选 D项。 考点:软水与硬水、乳化作用、溶液、空气的成分 填空题 ( 1)铝合金应用广泛,抗腐蚀性强,是因为 ( 2)将铁粉加入 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物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溶液中的溶质是 。 答案:( 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
10、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2) Cu、 Fe 硫酸亚铁 试题分析:( 1)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2) 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可判断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所得固体中一定有铜。 “当加入盐酸时,产生气泡 ”,说明固体中含可与酸反应的金属,即铁。所以所得固体(滤纸上的物质)成分为铜和铁。固体含铁说明铁粉是过量的,即原溶液中的硫酸铜已完全反应,因此所得溶液中只含硫酸亚铁。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 1)阅读下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g ( 2)欲将 50kg10%
11、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 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g水。 答案:( 1) 47.4kg( 2) 450kg 试题分析:( 1)解题思路:根据图示可知该袋化肥的质量和其中氮元素在化肥中的质量分数,可求出其中该袋中氮元素的质量。再根据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求出含上述质量的氮元素时纯净的碳酸氢铵的质量。解题过程如下: 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50kg16.8%( 100%)=47.4kg ( 2)可根据 “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题。具体过程为:50kg10%1%50kg=450kg 考点:根据化 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核电荷数为 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
12、 回答下列问题: 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写出由 8号, 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 1)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 Al2O3 试题分析:( 1)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其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氧和硫两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6,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2) 8号元素为氧元素,元素符号为 O;根据原子结构可知一个氧原子易得 2个电子,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13号元素为铝元素,元素符号为 Al;根据原 子结构可知一个铝原子易失去 3个电子,所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因此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为 Al2O3。 考点:原子的构成、化学式的书写 根
13、据下列数型图像回答: (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 2)图二是 20 时,取 10mL10%的 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 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 3)图三是 a、 d、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与 c的溶解度相交于 P点,据图回答: t1 时,接近饱和的 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
14、,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将 t2 时, 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可以析出 g a物质。 ( 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 t与生成氢气质量 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答案:( 1) H 、 Na 、 Cl- ( 2) 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要放出热量( 3) 降低温度 30( 4)先偏向右边,最后回到分度盘中央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可知, m点对应的溶液的 PH值小于 7,即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该点对应的溶液中酸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四川省 泸州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