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山东威海市环翠区七年级(五四制)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山东威海市环翠区七年级(五四制)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山东威海市环翠区七年级(五四制)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山东威海市环翠区七年级(五四制)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一副对联说到: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该对联揭示的问题是 A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走私的危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危害,它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使许多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洋务派活动的是 A创办汉阳铁厂
2、 B创办北洋海军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派遣赴美留学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A、 B、 D都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C 创办京师大学堂属于戊戌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自强 ”与 “求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下图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拉开戊戌变法的序幕 B推动戊戌变法进程 C达到戊戌变法高潮 D导致戊戌变法失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车上书的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为 “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震动了全国,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所以选 A。
3、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A自强与求富 B变法图强 C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D追求民主与科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目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变法图强,建立先进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民族主义指 “驱
4、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下图为某乡村知识分子( 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其他 A、 B、 C表述错误,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战 ”。北伐战争
5、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有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其中盘踞在湖南、湖北的军阀主要是吴佩孚,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的北伐名将是 A蒋介石 B孙中山 C叶挺 D周恩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军著名将领叶挺的事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北伐战争中,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战勇敢,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第四军赢得了 “铁军 ”的称号,所以选 C。 考点
6、: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下列选项中,与北伐战争最吻合的是 A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 除军阀 D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目的。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因此 “打倒列强,除军阀 ”的口号与其目的最吻合 ,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刘公岛 上有一处历史遗址 北洋 海军 提督署 ,也就是当年的 海军 司令部。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 海军 舰队在这里诞生和灭亡。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
7、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派创建近代海军的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从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共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自强 ”与 “求富 ” 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图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产生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是
8、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自强 ”与 “求富 ”、洋务运动的评价 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列强侵华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都城为北京,列强侵华战争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曾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人教新课
9、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下图是被誉为 “万园之园 ”中的建筑,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一座富丽堂皇的 皇家园林圆明园洗劫一空,为了掩盖罪行还放火焚烧,图为圆明园遗址,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目的是 A扶清灭洋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推翻清政府 D兴办洋务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
10、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其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有钱同使,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 “太平天国 ”,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 “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共一百五
11、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 疆地区出现严重危机。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两派发生激烈争论:一派主张放弃西北保东南,另一派主张(如下图)。提出下图主张的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强调新疆的重要性,主张收复新疆,该观点应该是左宗棠提出的,所以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12、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 “往事 ”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与鸦片战争以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相比,其内容不同的是 A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增辟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与其他不平等
13、条约的对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00年 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列强侵略,在廊坊等地大败八国联军,所以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有位老人生于 1801年,卒于
14、1895年,他一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 八国联军侵华 林则徐虎门禁烟 义和团运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时间。依据已学 知识可知, 至 发生的时间分别为: 1840年 6月, 1856年 10月, 1894年, 1900年 6月, 1839年 6月, 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的时间不在范围内,所以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
15、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填空题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927年 4月,在南京成立了以 _为中心的南京国民政府,该政府的性质是 _。 答案: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政府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叛变革命, 1927年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成立 “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制的政府,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926年,北伐战争中 任北伐
16、军总司令的是 _。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 _。 答案:蒋介石,湖南和湖北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发动的统一战争,其主要对象为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集中在湖南、湖北。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北伐战争 北伐胜利进军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五四爱国运动第一阶段中心在 _,第二阶段中心转移到_。 答案:北京,上海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中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19年 5月 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北京,这是第一个阶段的中心,主力是青年学
17、生, 6月,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 “三罢 ”斗争将五四运动推向了高潮。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爱国运动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近代山东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是 _。打响了辛亥革命在山东的第一枪的地点是 _。 答案:烟台,烟台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山东历史。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近代山东第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是烟台,见天津条约内容;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城头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一个多月后的 11月 12日晚,烟台发动武装起义,攻占海防营,打响了辛亥革命 “山东第一枪 ”。 考点:人
18、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维新派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的刊物是 _。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 _。 答案:中外纪闻,民报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创办的刊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的刊物是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辛亥革命前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辛亥革命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夹击威海卫, _
19、全军覆没,这同时也标志着清政府兴办的 _运动的破产。 答案:北洋海军,洋务运动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和洋务运动的结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侵占了我国的辽东半岛,接着向北洋水师基地威海卫进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标志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评价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_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答案:年, 1900年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时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894 年,农历甲午年,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中
20、日战争; 1900年 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马关条约的签订者是李鸿章与日本首相 _,该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_程度。 答案:伊 藤博文,半殖民地化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它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山东 威海市 环翠区七 年级 五四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