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田字格内。( 4分) 值此大浦中心小学建校 100周年之际,我 jn( )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 zh( )的问候! 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学好文化知识,陶 y( )道德情操,养成良好习惯,锻炼强健体p( ),为将来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选自胡总书记给大浦中心小学的贺信) 答案:谨、挚、冶、魄 专题与实践活动( 8分) ( 1)影响物候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形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物候
2、现象的原因是 的差异;形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物候现象的原因是 的差异。(每空 1分) 你最关心未来气象方面的哪个问题 ( 2分) 如果你是气象专家,你认为在未来气象研究上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2 分) ( 2)给你熟悉的旅游景点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 答案:( 1)高下、纬度,其余略( 2.略) ( 1) 此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位置上影响物候的问题。 ( 2) 此 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用上修辞方法。出新出彩,有文学修养的句子最好。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惟亭内一副楹联 “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3、”,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B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C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地也开始营造绿化地带,工厂、学校、机关的四周也建造了大量的植物墙。 D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2分) A诵读经典对于我们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 不容置疑 的。 B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 袖手旁观 。 C醉酒驾车者造成了一起起重大交通事故,大家 义愤填膺 。 D地沟油能够走上我们的餐桌,真令人 拍案叫绝 !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散文那一抹金黄色,完
4、成小题。( 16分) 一场秋雨,零零星星地飘洒在了睡梦里。晨起时,坐在床上穿衣,习惯性地向窗外一瞥,心里一震,昨晚还是苍翠的那一树的法国梧桐树叶,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淋沥,一夜之间,竟多数换了容颜 黄了,金灿灿地掩映在另一半的绿叶里 。黄绿相间,煞是好看。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柔软,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这以后,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浏览起身边的颜色。才发现,每日行色匆匆的我们不知季节的变换早已无声无息地开始了。秋的画笔已涂抹掉了夏的浓绿,浅黄、鹅黄、绿黄、深黄、黑黄、金黄、枯黄 处处皆是,世界仿佛置身于了黄色的海洋里。 晚饭过后,围着小区散步,蓦然发现小城里秋的最美的颜色原来驻在
5、马路两侧那一株株银杏树上。这儿绿意早已退场,退得找不到一丝绿的痕迹。金黄色开始上演,演得酣畅,演得浓烈。整株整株的银杏树,换上了金灿灿的艳装,仿佛哪个调皮的顽童打翻了黄色的染料桶泼溅而成,黄得纯净,黄得匀称,黄得透亮,不掺一点杂色。扇形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如同成千上万的黄蝴蝶聚在一起开着盛会,大的,小的,攒着、挤着、闹着,颇有 “秋意闹枝头 ”的阵势。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每晚,我都会在晚饭过后,溜达到这儿。一个人,悄悄地,静静的,散步在树与树 之间。用手抚摸抚摸它那粗糙的枝干,扬扬头伫望一下它的容颜。橘黄色的路灯斜照过来,一半亮亮的,一半暗暗的,夜色下的银杏没有了白日里阳光下的靓丽,却多
6、了一份朦胧迷离的美。我站在树下,望着那些金黄的、繁多的扇形小叶,只觉得满眼的美丽,满心的欣喜,却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辞藻来描绘。 我想我要是画家,我会用手中的画笔绘出这份美丽;我要是作家,我会用键盘敲打出最美的文字;我要是摄影师,我会用摄像机留住这份秋韵的别致 可惜,我什么也不是,我只能很质朴地、拙笨地把抹金黄色收藏在心底。 远处有乐声悠扬,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穿 过树下,不时闪过的车灯打在它的身上,一明一灭,马路上轰鸣的车声接二连三,周围是喧闹的。不知怎的,我却觉得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充满禅机的世界里。 起风了,有几只困了、累了的 “黄蝴蝶 ”,一不小心被风儿吹落,无奈地随着风、打着旋,恋恋
7、不舍地,幽幽地飞离了母体,然后卧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我俯身拾起几片,放在鼻尖嗅一嗅,分明闻到了一股曾经的生命的青涩。放到手里,细细地摸索着它的纹理,分明感觉它一息尚存的心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何尝 不是这样呢? 有生的繁衍,必有物的衰微,一荣一枯,才会生生不息。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人常叹 “自古逢秋悲寂寥 ”,奇怪,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 只是心中留驻了这秋的一抹金黄色。 【小题 1】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 【小题 2】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8、语的含义。 (4分 ) 不知怎的,这些黄叶一下触到了我心底的 柔软 ,有泪溢出,却说不清因为什么。 无奈地随着风、打着旋,恋恋不舍地,幽幽地飞离了母体, 卧 在了树的脚下,乖巧的、安详的,如同在外面疯玩了一天的顽童 回家后依恋在母亲身边。 【小题 3】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 “如今我心里已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伤感的情绪了 ”。 (4分 ) 【小题 4】 .文中第四段画线句子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 【小题 5】 .谈谈你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何尝不是这样呢? ”的理解。 (2分 ) 答案: 【小题 1】第一段开篇点题;点出触发作者思考的金黄色;引起下文,激
9、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 1】( 1)柔软,本义为软和,不坚硬,在这里指作者看到黄叶而引发的伤感情绪。 ( 2) “卧 ”字,本义有躺、趴的意思,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 出了落叶在树下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落叶虽留恋却甘愿落去、积德奉献自己的精神状态。 【小题 1】作者原先伤感的情绪缘于叶的枯黄所引发的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伤,而落叶安详的状态、奉献自己的精神,则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此时的他已经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了,所以他没有了先前看见落叶时的伤感情绪了。 【小题 1】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抹秋的金黄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 【小题 1】围
10、绕奉献精神来谈,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阅读议论文 “读万卷书 ”与 “行万里路 ”,完成小题。 (13分 )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 读万卷书 ,又要 行万里路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 ”,是知识学问的博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 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 ,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
11、力量。越读越清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 “行万里路 ”,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 ”和 “行万里路 ”,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 “读万卷书 ”,不 “行万里路 ”,那就只能是纸上谈 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 “行万里路 ”,不 “读万卷书 ”,
12、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 “大老粗 ”,怎么干得下去?所以, “读万卷书 ”是我们所需要的, “行万里路 ”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 “读万卷书 ”和 “行万里路 ”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 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 “走路 ”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 “万卷书 ”融入到 “万里路 ”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区 九年级 一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