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宜陵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卷(带解析) 选择题 64的立方根是( ) A 4 B 8 C 4 D 8 答案: C 试题分析: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的立方根是 0, 64的立方根是 4. 考点:实数的立方根 点评:此种题目是对实数的简单考查,学生要明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区别。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与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 k0时,函数 的图像是过原点,且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经过一三四象限,故 B正确。 考点:正比例和一次函数图像的考查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式各系数
2、与其图像的相关联的应用,是常考题。 关于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 -2, 1) B y随 x的增大而增大 C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D当 x 时, y0,函数还经过第一象限。 D、画出函数 的图像,当 x 时,图像在 x轴下方,故 y0. 考点:一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点评:此类试题是对一次函数式各系数分析的常规考查,学生要熟练一次函数相关的知识要点。 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此可得出要到三角形三个顶点
3、的距离相等的交点是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考点:垂直平分线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是对垂直平分线性质应用的考查,要求学生要熟记概念,另外角平分线性质应用也是常考点。 已知点 P关于 x轴的对称点 P1的坐标是( 2, 3),则点 P坐标是( ) A( -3, -2) B( -2, 3) C( 2, -3) D( 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关于 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号,关于 y轴对称,横坐标变号,纵坐标不变,关于原点轴对称,横、纵坐标均变号。 P1( 2, 3)关于 x轴对称,故 P( 2, -3)。 考点: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关对称点坐标的考查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要记得 坐
4、标系中对称点变号的规律。属于基础题。 下列数组中: 5,12,13 2,3,4 2.5,6,6.5 21,20,29 其中勾股数有( )组 A 4 B 3 C 2 D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勾股定理是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 52+122=132, 22+3242, 2.52+626.52, 212+202=292,故 正确。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勾股定理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即可。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 120,则它的顶角是( ) A 60 B 20 C 60或 20 D不能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 120,
5、说明与它相邻的内角是 60,有一个角是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由此可得出顶角是 6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点评:此类试题需要进行简单的换算,学生应熟记等边三角形判定的相关定理及概念。 2013年元月一日实施的新交规让人们的出行更具安全性,以下交通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 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应用 点评:此类试题比较简单,主要是用实例学习区分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
6、图形。 填空题 如图 1,平行四边形纸片 的面积为 120, , .沿两对角线将四边形 剪成甲、乙、丙、丁四个三角形纸片 .若将甲、丙合并 ( 、重合 )形成对称图形戊,如图 2所示,则图形戊的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是 . 答案: 试题分析:平行四边形纸片 的面积为 120, ,所以以 AD为底的高是 6,依题意进行转变,图形戊的两条对角线 AD=20,另一条则刚好是 AD上得高 6,所以想加为 26. 考点:平行四边形以及图形转化后与原图形的联系 点评:该种试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发现转变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联系,题目相对比较难。 如图,在长方形纸片 ABCD中, AD=4cm, AB=8cm
7、,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 B与点 D重合,折痕为 EF,则 _cm. 答案: 试题分析:从题意中可知, EB=ED,设 ED=x,则 AE=8-x,根据勾股定理,x2=42+(8-x) 2, 解得 x=5. 考点:全等形与勾股定理 点评:此种试题需用几何与代数相结合,是综合考题的一种典型试题,知道折叠后的图形被折叠部分是全等的,由此进行解题。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_ 时,线段 PA的长得到最小值 .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点 为 轴上的一个动点,所以要使线段 PA的长最短,根据点到线距离最短的是垂线段,可得, AP y轴时, AP最短,所以 P得纵坐标为 2. 考点:垂线段
8、最短,与坐标系的联系 点评:此种试题从多层面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需将代数几何联系在一起,能够通过图解的应选择作图。 在 , ,若 ,且,则 到边 的距离是 答案: 试题分析: ,所以 到边 的距离等于 CD,因为, ,所以 CD=6. 考点:角平分线性质 点评:此种类题是常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一次外语口语考试中,某题(满分为 5分)的得分情况如下表:则该题得分的众数 _分 . 得分 /分 0 1 2 3 4 5 百分率 15% 10% 20% 40% 10% 5% 答案: 试题分析: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由表可见,占比例最高的是
9、 3. 考点:众数的概念 点评:该类统计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要掌握众数、中位数等定义。 函数 是 y关于 x的正比例函数,则 m=_. 答案: 试题分析:因为函数 是 y关于 x的正比例函数,则 m+10,m2=1.解得 m=1. 考点:正比例函数式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式掌握程度,主要是注意系数不为 0,次数为 1。 直线 与 的位置关系为 答案:平行 试题分析:两个一次函数 ,k相等, b不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k相等, b相等,则两直线重合; k不等, b不相等,则两直线相交。故 和的位置关系为平行。 考点:一次函数各系数与图像的联系 点评:此类试题是考查学生对两个一
10、次函数各系数的关系跟图像位置关系联系的掌握程度,较为简单,但却是常考题。 顺次连接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_. 答案:菱形 试题分析:连接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和各边中点,可以发现中点连线两两平行于各自位置的对角边,且等于相应对角边的一半,因为等腰梯形的对角边相等,所以各边中点连线也相等,由此可得出是菱形。 考点:菱形的概念和相似三 角形的性质 点评:此类试题建议学生通过作图观察,可以直观得出最后形成的图形,其中要强调的是作图时要规范。 将函数 的图象向上平移 2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式为 _. 答案: y=3x+2 试题分析:函数 的图象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即是函数 y=3x+2,上加
11、下减,b值变动。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 y轴变动与 b值的关系 点评:该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上下移动, b值的变化规律,是常考题。 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 67.806(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_. 答案: .8 试题分析: 效数字是从左往右第一个非零的数开始数起, 67.806要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即是 67.8. 考点:有效数字概念 点评:该题较为简单,要求学生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和判定。 计算题 ( 1) ( 2)已知: 求 x的值 答案: (1) ( 2) x 8, x -4 试题分析:实数的运算遵循先算幂,再算加减后算乘除,而解方程则必须把幂先看成一个整体,算出整体幂的值,再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省 扬州市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数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