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小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 “甲 ”最有可能是 ( ) 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围湖造田 【小题 2】古诗曰: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诗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 ) 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 B河流水位下降,河床露出而成 C河流涨水淹没沙洲而成 D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各种事物的变化
2、,中心事象可能是植被破坏, A对。气候变化与土壤肥力下降无关,径流量也可能变小, B错。人口数量增多,与水旱灾害增多、径流量变大无必然联系, C错。围湖造田与土壤肥力下降无必然联系, D错。 【小题 2】江心洲是在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淤积而成, D对。凹岸侵蚀,不能形成沙洲, A错。沙洲出露水面,不是河床出露, B错。与涨水淹没无关, C错。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外力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人均 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
3、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小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小题 2】我国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 “南稻北麦 ”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
4、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格数据,人均 GDP水平高低,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没有相关性, A、 D错。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耕地压力无明确相关性, B错。表中数据,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C对。 【小题 2】水稻是亚热带作物,生长需要的热量、水分较多。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D对。土壤、光照、地形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A、 B、 C错。 考点:人口规模适宜度的影响因素,影响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5、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 (线上的数据为经度 ),北京时间为( ) A 14: 40 B 9: 20 C 21: 20 D 15: 20 答案: B 试题分析: 读图,图示为昏线, a、 c是两个切点, b是昏线的中点,即与赤道的交点。所以 b点的时刻为 18点,即 110W的时刻为 18点。北京时间是 120E的时间,东边比西边时间早,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是 9: 20, B对。 考点:晨昏线,区时、地方时计算。 读某地相关气候资料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高 气温 29.2 29.0 28.1 26.3
6、 23.6 21.2 20.7 21.7 23.9 25.5 27.2 28.8 ( ) 平均最低 气温( ) 21.0 20.7 19.6 17.1 13.8 11.2 9.2 10.3 12.8 15.6 18.0 19.8 降水量 ( ) 169 146 138 104 97 72 68 47 32 105 109 131 A. 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B. 该地位于北半球 C. 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该气候的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答案: C 试题分析: 读表格,最冷月气温大于 0度,小于 15度,所以属于亚热带气候, A错。 1月气温高于 7月气温,说明
7、1月份是夏季,位于南半球, B错。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对, D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成因。 下图是 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为主 B清洁能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小题 2】制约 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
8、析: 【小题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以原煤、原油为主,是不可再生能源, A错。燃烧产生的污染较重, B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C对。煤炭中含硫元素,燃烧产生酸性较多,不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D错。 【小题 2】根据图中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判断, 在四省中天然气比重最大 ,同时拥有煤炭和水电,应为四川。 原油比重占居主导地位,是黑龙江。 煤炭虽占主导地 位 ,但是水电比重在四省中最大,为甘肃。 原煤占比重最大的为河北。四川位于阶梯交界处,水能蕴藏量大,分布集中, A、 B错。人口分布稀疏不是制约水能开发的因素, C 错。阶梯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不易开发
9、, D 对。 考点:我国能源结构特点,区域水能开发的条件。 近 10几年来,我国众多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表示我国某类型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表示的我国某类型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高科技工业 B能源工业 C家电工业 D钢铁工业 【小题 2】图中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例分析,高科技工业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多,科技水平高的大城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广东省 东莞市 东华 高级中学 第二次 月考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