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 “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当 线变成 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小题 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人口向郊区迁移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市中心交通拥堵 A B C D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距市中心的远近和地租水平,图中三条实绩距市中心由近到远依次是
2、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根据直线交点,一环内是商业区,一环到二环是住宅区,二环到三环是工业区。当 线变成 线时,根据与另两条的交点,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C对。 【小题 2】城市规模扩大,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商场或超市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 对。读图,郊区应是环城路以外,二、三环不是郊区,所以与人口向郊区迁移无关, 错。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对。 市中心的人流量最大, 错。市中心人流、车流量太大,交通拥堵, 对。所以 B对、 考点:城市地租理论,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商业区布局的因素。 “中国烟草大王 ”褚时健, 2002年开始在云南哀牢山承包荒地种橙。哀牢山属于干热
3、的河谷气候, 2000小时年日照量, 1200毫米年降水量,充足的日照和最佳的温差使甜橙充分积累糖分,达到 24:1的黄金酸甜比。 2012年 11月,被称为 “褚橙 ”的 “云冠 ”牌冰糖橙,通过电商平台本来生活网进军北京市场,全程冷链配送,销售火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 2014年 11月 2日 “褚橙 ”在本来生活网开始火爆预售。预售褚橙每箱2 5kg,按果径大小分为两类,热血版 76元,理想版 86元。褚橙价格高,销售火爆的原因有( ) 生产成本高 机械化水平高 品质好,品牌营销策略好 电商平台,运输成本高 A B C D 【小题 2】物流配送期间,对褚橙物流过程实现全程查询所
4、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数字地球 【小题 3】根据对哀牢山橙园的介绍,推测当地主要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褚橙价格高的原因可能生产成本高, 对。水果生产位于山区,机械化水平低, 错。品质好,品牌营销策略好,所以销售火爆, 对。电商平台,运输成本低, 错。 C对。 【小题 2】物流配送期间,对褚橙物流过程实现全程查询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技术, B对。 GPS是定位导航功能,不能查寻, A错。 RS功能是获
5、取信息,遥感, C 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上的流通、共享,不能查寻,D错。 【小题 3】哀牢山位于云南,根据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相近,推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对。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更大,约1500mm, A 错。干热河谷,不会是高原山地气候, C 错。云南不在温带, D 错。 考点:电子商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2013年 11月 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 “单独两孩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口问题的是( ) A人口基数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素质低
6、 D老龄化严重 【 小题 2】出台 “单独两孩 ”政策的目的是( )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减轻国家负担 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中国的人口基数大, 人口素质低,老龄化严重, A、 C、 D属于。我国人口模式是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不属于,选 B。 【小题 2】出台 “单独两孩 ”政策的目的是,提高出生率,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对。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对。 不能减轻国家负担, 错。没有放弃计划生育这一基本政策, 错。减缓老龄化程度,有利
7、于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对。所以 B对。 考点:中国的主要人口问题,人口政策及调整措施。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均 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小
8、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小题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小题 3】四省中关于所在地地域文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青海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文化区,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尤以优质棉花和甘甜的瓜果著称 B河南主要位于华北平原文化区,饮食多面食,服饰多为棉装
9、,传统民居为泥草房和泥瓦房 C黑龙江位于东北黑土文化区,位于温带森林草原地区,棉、皮服饰,饮食多杂粮,民间文艺代表是泼辣幽默的东北二人转 D浙江主要位于华南妈祖文化区,有干湿季之分,米食为主 ,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根据表格中数值,四省中人均 GDP水平与人口对水资源压力大小不是正相关, A、 D 错。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对耕地压力也不是正相关,B错。表中人均 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C对。 【小题 2】四省中青海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不适宜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A错。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大
10、,说明人均水资源短缺,不能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 B错。浙江地形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 C错。黑龙江地广人稀, 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D对。 【小题 3】青海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文化区,农业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尤以青稞著称, A错。河南主要位于中原文化区,饮食多面食,服饰多为棉装,传统民居为砖木结构, B错。黑龙江位于东北黑土文化区,位于温带森林草原地区,棉、皮服饰,饮食多杂粮,民间文艺代表是泼辣幽默的东北二人转, C对。浙江不属于华南,也是妈祖文化区,位于季风气候区,米食为主,崇拜海神,敬奉妈祖, D错。 考点:不同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向比较,区域产业发展条件
11、,地域文化差异。 左下图 “东方女神 ”、 “巨蟒出山 ”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该景观为花岗岩山岳地貌。右下图为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形成左图风景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 B C D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材料,图甲的景观岩石属于花岗岩。读图乙,根据岩石的转化关系判断,图中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 A距离岩浆近,没有露出地表,可能代表花岗岩, B距离岩浆比 A远,与沉积物都在地表,可能是喷出岩。所以选项 A对。 B、 C
12、、 D错。 【小题 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独特景观, C对。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地质作用。 下图为 “台湾岛某年水量收支流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下渗 B下渗、地表径流 C植物蒸腾、蒸发 D蒸发、地表径流 【小题 2】由图可知,台湾岛水资源损失较多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河流落差大开发利用比例高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
13、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降水的支出,主要是蒸发或径流。所以损失的是没有成为径流的降水,甲是蒸发。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所以乙是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部分进入海洋,损失掉。一部分利用起来。所以 D对。 【小题 2】据图分析,台湾岛水资 源损失较多的自然原因只有蒸发或地表径流进入海洋两种形式。所以可能是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蒸发量大, 对。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地表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的多, 对。河流落差大,开发利用比例高,损失应小, 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径流入海量大, 对。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多,损失小, 错。所以 A对。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影响水资源损失的因
14、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走出国门,到巴西投资建厂。下图为我国各地区 2000年和 2010年汽 车产量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对我国汽车生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东、中部的增长量均大于西部和东北部 B各地区的汽车生产数量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致 C东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当地巨大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D东北地区的汽车生产增量较少是当地铁矿枯竭,配套工业衰退导致 【小题 2】我国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在于:( ) 先进的制造技术 良好的工业配套 增长的市场需求 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A B C D 【小题 3】
15、我国汽车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主要的原因是:( ) A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利润最大化 B充分依靠当地的技术和廉价的海运 C当地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D当地有发展汽车工业必需的自然资源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中部的增长量小于西部, A错。中部经济条件优于西部,汽车生产数量较少,与经济条件不一致, B错。东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当地巨大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C对。东北地区的汽车生产增量较少是当地地广人稀,市场需求较少导致, D错。 【小题 2】我国发展汽车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技术没有优势, 错。我国工
16、业部门齐全,有良好的工业配套条件, 对。我国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增长的快, 对。我国人口众多,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对。所以 B对。 【小题 3】我国汽车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主要是当地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C对。汽车工业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指向型,不是主要原因, A 错。当地的技术水平低于我国, B 错。汽车工业不是原料指向型企业,D错。 考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主要优势条件,建设跨国公司的原因 读 “我国两城市的甲乙 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 7月份 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 1月份 C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D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小题 2】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 ) A拉萨、北京 B乌鲁木齐、厦门 C哈尔滨、兰州 D武汉、大连 【小题 3】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最大可能是( ) A缓解热岛效应 B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C减少碳排放量 D解决能源短缺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甲地用电量最高在 7月,乙地在 8月, A错。甲地气温最低在1月,乙地在 2月, B错。根据材料,两家庭条件相当,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
18、关性。图中甲地冬季、夏季用电量大,分析可能是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错。乙地用电量小,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海洋性强, D对。 【小题 2】拉萨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用电量小,北京、哈尔滨、兰州气候大陆性强,都是冬冷夏热的气候, A、 C错。乌鲁木齐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用电量大,时间长。厦门冬季用电少, B错。武汉大陆性强,冬夏用电量大。大连是海滨城市,气候海洋性强,用电量小, D对。 【小题 3】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最大可能是减少碳排放量,完成减排计划任务, C对。发展核电对城市热岛效应作用不大, A错。不会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B错。可
19、以缓解,但不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核电的主要意义。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 线, 地太阳高度为 90。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小题 2】此时( ) A PM为昏线, PN为晨线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1/8 C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7/8 D全球昼夜平分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以判断,图中相邻经线的经度差是 45, 地太阳高度为 90,可以推算出 地是 45E,时刻是正午 12
20、点。所以可以算出北京时间是 17点, C对。 【小题 2】根据西经度数值逆时针方向减小,判断图示区是北极为中心的图。北半球是夏季。根据晨昏线定义,顺着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是昏线。所以图中的 PM晨为线, PN为昏线, A错。结合前面分析, Q点所在经线是 180经线,是日期分界。 P点所在经线时间为 0点。180经线以西是东十二区,是新一天开始,所以新一天的范围约占 7/8, B错,C对。全球昼夜不平分, D错。 考点:日照图,时间计算,晨昏线,日期分界线,昼夜长短划分。 2014首次月全食出现在 4月 15日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月全食 的全过程
21、 ,但我国大部分公众无缘欣赏,只有极东的东北地区及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可以看到一点点半影月食。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读左上图,月食时,地球的位置应在上图中的( ) A B C D 【小题 2】读图, 2014年 4月 15月球大概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小题 3】根据材料推测月全食发生时,我国的位置大约在( ) A f B h C g D e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月食,实际上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阳光,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好象月球缺了一块。所以出现缺损的地方应是地球的位
22、置, A对。 【小题 2】结合前面分析,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日、地、月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对照右图,可以判断月球位于 a位置, A对。 【小题 3】读图,图示以地球北极为中心,所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根据材料,我国只有极东的东北地区及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可以看到一点点半影月食,所以月食时,我国东部沿海位于昏线位置,对应图中的 d点, D对。图中 a点是夜晚,全部可以看到月食, A错。 b点时东 部沿海位于晨线,看不到月食, B错。 c位于昼半球,看不到月食, C错。 考点:月食的成因,地球公转、自转的特征。 图为浙江省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上海市 奉贤区 高三第 一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