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特别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对殖民霸权和殖民地的激烈争夺 B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D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根本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各国展开了对殖民地的争夺,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19世纪末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对世界的争夺,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
2、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有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 1944年 6月的纪念币 B一份 19401944 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 20世纪 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由材料 “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有斗争 ”可知,选项须体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 A选项,其他选项都没有,所以答案:选 A,排除 B、 C、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
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期间,盟国曾召开了一次被称为 “公共交通起迄点 ”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 “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 ”这次会议是指(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 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波茨坦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有关战后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德国和意大利的赔偿,德国的商船队和军舰的分配,对待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的政策,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哥尼斯堡地区的归属问题,以及对战
4、败国某些领土的 “委任统治权 ”等。与会国经过多次讨论,对一些主要问题达成了协议,于 8月 1日签署了柏林会议议定书 ,为战后处理德国和欧洲问题定下了基调。波茨坦会议还讨论了对日作战问 题,并通过了波茨坦公告,促令 “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重申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 ”,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这项公告是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的。后来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也正式在公告上签字,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由材料 “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
5、的会议。 ”可知,这次会议是指波茨坦会议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期间的波茨坦会议 下列关于 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的分析中,相同的是( ) 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美国在战争初期大发战争财 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高潮的出现 中国在战后或战争后期成为强国肮脏交易的砝码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即相同点是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美国在战争初期大发战争财;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高潮的出现;中国在战后或战争后期成为强国肮脏交易的砝码。
6、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德国和日本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相同 B两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相同 C两国在二战中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协作 D两国战败的主要原因都是军事实力不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日本参加一战是为了自身利益,与德国是不同的,排除 A;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发动了世界大战,而日本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发动了世界大战,排除 B;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军事实力都是非常雄厚的,排除 D。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德国和
7、日本都是盟友,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和日本 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 ) 朝鲜战争 印巴分治 纽伦堡审判 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联合国成立于 1945年。纽伦堡审判指的是 1945年 11月 21日至 1946年 10月 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 22名,
8、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内的 6个组织也被 调查和判决,其中 3个判决为犯罪组织,另外 3个则无罪。除了这 22名被告和 6个团体外,其余被告均在 1946年至 1949年接受美国军事法庭审判调查,即纽伦堡后续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属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殖民者于 1947年 6月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规定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两个自治领,即主要分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为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权决定参加前者或后者,但不能自治当时印度的主要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表示同意 8月14日和 15日印 巴分别成立自治领,
9、正式实行分治。其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又于1950 年和 1956 年先后宣布为独立共和国。这两次事件中,联合国的影响有限,排除。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联合国 二战后初期,美国力图控制广大的 “中间地带 ”,此处 “中间地带 ”是指( ) A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欧洲国家 B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亚非地区 C亚、非、拉美国家 D没有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冷战。美国美国力图控制广大的 “中间地带
10、 ”是指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亚非地区。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下图是 20世纪 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 “怎么会这样? ” B “糟糕的战争! ”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时间 “20世纪60年代后期 ”可知,这是美国和越南的战争,由此推测标题是美国侵略者的命运。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美越战争 从二战后多次
11、局部战争,我们不难看出,导致这些局部战争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 A战略位置重要 B自然资源丰富 C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D大国插手和强权政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二战之后形成了两极格局,划分的是 美苏的势力范围,实行冷战。但是也有局部战争的爆发,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大国的影子。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局部热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
12、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并没有消除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排除 A;俄国在 1917年就已经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B;二战之后世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并不是帝国主义在世界殖民统治的终结,排除 C。二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的影响 下列哪项不是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重要表现( ) A资本主义各国间进行 了力量和利
13、益的重大调整 B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D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趋向瓦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二战后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而不是超级大国。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了 、 、 、 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下图),其中 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会议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 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对于夺取
14、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为建立战后新秩序打下了基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二战期间的重要会议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不能简单地说战争导致欧洲电力系统瘫痪,排除 A;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崩溃
15、,排除 B; 1914年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排除 C;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一战的影响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战争不断扩大,战火燃烧到欧、亚、非、拉美等洲 十月革命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14-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也
16、是一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战火波及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亚洲等地区,结果是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一战的性质 美国提出战后建立国联,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 ) A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B美国经济势力不及英法 C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联 D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 世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年 1月 10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
17、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虽然威尔逊致力促成国联的成立,并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但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这是因为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一战后期成立的国联 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 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 ) 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 B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宁夏银川 回民 中学 上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