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繁星 春水是冰心在泰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C苏轼是我国北宋词坛 “豪放派 ”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一些风格清新的词,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任然幻想超然物外,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D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汤
2、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活泼聪明勇敢的汤姆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示,他的另一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同样以清新简约的语言和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 ,完成后面小题。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不见了。徒弟们在足有半人高的刨花堆里 mn b jng xn的翻找,始终没有找到。 天色已晚,师傅说: “算了,明天再找,先吃饭去。 ” 当大家酒足饭饱回来时,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
3、拿着手表说: “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 木匠很惊讶: “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的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 男孩说: “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一走,我一个人坐在黑暗中,听见了 手表的滴答声,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 原来,手表 jn zi zh ch。只是烦乱的心让你失去了寻找的方向。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让人能够平心静气,从而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宁静是 ,让人 。 那么,面对试卷,你能否平静下来,是你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考试,考出好成绩! 节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有改动) 【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
4、应的汉字,填入 “田 ”字格中。( 2分) 【小题 2】根据前文句子的语境,在横线处续写语句,将语段补充完整。 【小题 3】选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请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答案: 【小题 1】漫不经心 近在咫尺 【小题 2】注意修辞应与前面句子相一致,句意应与上下文相连贯 (2分 ) 【小题 3】修改后的句子 :那么,面对试卷,你能否平静下来,是你这此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 “嚣 ”字和 “咫 ”字,容易写错。 考点:识记并正确
5、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从语境看,此题型属于仿写。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仿写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那么,面对试卷,你能否平静下来,是你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此句属于搭配不当,前后的 “能否 ”必须
6、一致。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8分) 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湖,柔波荡漾,给四周陡峭的山岭带来一股温润之气。湖边,有一棵小树,长在一堆灌木丛中,毫不起眼。 在小树的眼里, A湖是那么的深厚广博,深绿色的湖面像厚重的翡翠,让树看不到底 ;然而湖坦坦荡荡的,天地万物无不映在湖的心中,任周围万物风云变幻,湖依旧是湖,永远安详宁静。 远远的,小树看到湖里不时溅起快乐的水花,那是调皮的鱼儿在水里跳跃嬉戏;当湖面衍生出一朵朵小圆圈,小树知道那是细细的雨丝落进湖里留下的快乐的小脚印。树想,如果自己是鱼儿
7、或者雨丝多好,就可以触摸到湖水,与湖亲近了。树看到蓝天、白云在湖中美丽的倒影,树很困惑,为什么看不到湖心里的自己的影子呢?是不是湖看不到我呀,小树便想与湖说话,它将身上最绿的叶子摘下丢进湖里作为礼物,可是叶子太小太轻,在半空中就被风吹落,掉在了灌木丛 里。树不知道,湖边的杂草灌木遮住了矮小的树,湖的心里是一片模糊的绿的倒影。 树很委屈,想离开湖 ,可是离不开,树无法挪动一步。 树在湖边,树的根在湖边。湖水给了树根源源不断的丰厚的养分,树一天天地长大,根也越扎越深。渐渐地,树的身躯粗壮,枝干纵横,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的绿色引得鸟儿成群地飞来,清脆的鸟鸣使湖边充满了生机。树长高了,眼界开阔
8、了,它看见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岭,岭下奔跑的小鹿和羚羊。树低下头,在湖水中终于看到了自己挺拔的倒影。 树心中欢喜无限 ,风吹过,树挥动枝叶快乐地舞蹈,树叶哗哗作响,似乎在 大声地叫道:我看到我自己啦!湖水也轻轻荡起涟漪,点头微笑。 看到湖面泛起的笑容,树突然间明白了,湖的心里一直就有树的存在,只有自己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才看得清楚,这一切,源于自己不懈的努力,更得益于湖水的珍贵赐予。 不只是树,还有湖边的一草一木,它们都在湖无私的滋润下,一天天茁壮,然后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B 湖继续默默地滋润着身边的植物,默默的鼓励着那些生命,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怨言。 树对湖充满了感激,它更加努力地生长
9、,身体尽可能地弯曲着,逐渐倾向湖水,年复一年,树与地面形成了近 45度角距, 浓密的绿荫如大伞盖般,为湖遮挡烈日、风雨,撑起一片清凉宁静的天空。 树决定,即使有一天倒下了,它也要倒进湖里,报答湖的一片深情厚意。 谁说大自然中没有爱,没有真诚的奉献与回馈呢?默默地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滴水之恩,却报以涌泉。这是纯净无私的湖与感恩的树给我们留下的无声启示。 【小题 1】结合选文内容,为文章起一个标题。( 2分) 【小题 2】为什么一开始树 “很委屈,想离开湖 ”,后来却变得 “欢喜无限 ”呢?( 2分) 【小题 3】从文中 A、 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2分) 【小题 4】文章的结尾
10、说,这是它们 留下的 “无声启示 ”,阅读了全文后,你能说说,这启示到底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能结合文意,起相应的标题即可。 【小题 2】因为,小树觉得湖不想和它亲近,湖心里没有它的影子 ;树长高了,眼界开阔了,它在湖水中终于看到了自己挺拔的倒影、 【小题 3】 A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湖的颜色和深厚广博的特征 B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湖默默奉献的优良品质。 【小题 4】默默地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滴水之恩,却报以涌泉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能够根据文章大意,起相应的标题即可。示例:树与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
11、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 5段,便能找到小树不高兴的原因,也能找到 “小树 “欢喜的原因。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修辞方法方面进行赏析,写出了 “主人翁 ”的什么特征。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无声启示,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从湖的角度,可以阐释出,无私奉献。从树的角度可以阐释出如何报恩。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11分) “沙漠章鱼 ” 千岁兰 在非洲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界的纳米布大沙漠中
12、,生长着一种奇异的植物,名叫千岁兰。顾名思义,这种植物可以在干旱的沙漠中生活上千年,据科学家测定,最长寿的一株千岁兰已经活了 2000多年。 纳米布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 25毫米,有时整整一年都不下一次雨。我们很 难想象,在如此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千岁兰竟能屹立不倒,长存千年。 千岁兰一般生长在沙漠中宽而浅的谷地内,根深深地扎在沙石之下,它们的茎十分发达,最长可达两米,直径最大可长八米。 也就是说,千岁兰的高远不及它的粗,虽然这样看起来不够壮观,却能有效地保护自己,避免被风暴折断。 每一株千岁兰的顶部边缘都长着两片长长的叶子,宽约 30厘米,长约 2至 3米,这两
13、片叶子一旦长出后,就与整个植株相伴终生,不离不弃。千岁兰这样做是“有目的 ”的,因为千岁兰的叶子里含有许多特殊的吸水组织,能够吸取空气中的少量水分,使它能够在久旱不雨的沙 漠中有力地存活下来。 当然,天下之事,有利必有弊,叶片越大,越容易失去水分,也越容易枯死。 千岁兰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干早、沙石的不断磨损、狂风的蹂躏,叶片前端最容易失去水分,从而干枯。可是,要想获取空中稀有的蒸汽和水分,又必须保持叶片旺盛的生命力。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千岁兰将珍贵的水分储存在粗壮的颈部内,前边的叶子枯死了,后边新生的叶子就赶紧补上,如此循环,生生不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的叶子不老、不衰、不损伤。而事实上,千岁
14、兰叶子基部有一条生长带,那里的细胞有分生能力,不断地产生新的叶片组织,前面的刚刚干枯 ,后面的就紧紧跟上,以补充叶片的损失。一些存活了上百年的千岁兰,叶子往往被分裂成许多的细片,大风一吹,就散乱扭曲,远远盟去,犹如一只只匍匐在沙漠上的大章鱼,因此千岁兰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沙漠章鱼。 千岁兰是雌雄异株植物,开花时许多穗状花序在茎顶部边缘上生出。由于花序有鲜红的苞片,因此颇为艳丽,为沙漠增添了异彩。千岁兰年年开花。在茎顶上表面,出现一些同心沟,在同心沟的外方沟内抽出球果状的花序;花片鲜红色。种子的外面有翅膀,随风散落到各处安家。 尽管千岁兰生长在大雨十分罕见的环境中,但由于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沙漠
15、 上牛毛细雨经常光顾,因此沙漠上的千岁兰不但旱不死,反而能长命千年,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珍奇的植物景观。 节选自百科知识第 121期(有删改) 【小题 1】从内容上分,这篇文章属于 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 。( 2分) 【小题 2】为什么 “千岁兰 ”被称为 “沙漠章鱼 ”呢?( 2分) 【小题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 “据科学家测定 ,最长寿的一株千岁兰已经活了 2000多年 ”一句中,加点的字能否删除?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分) 【小题 5】 “千岁兰 ”为什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能长命百 岁、不断繁衍呢?( 2分) 答案: 【小题 1】事物
16、说明文 千岁兰 【小题 2】叶子往往被分裂成许多的细片,大风一吹,就散乱扭曲,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只匍匐在沙漠上的大章鱼,因此千岁兰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沙漠章鱼 ”。 【小题 3】列数字 准确具体的说明了千岁兰的茎非常粗,让它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特点。(只说出准确具体不得分) 【小题 4】不能, “据科学家测定 ”一词表面了这一信息的来源,如果删去,这个信息就缺乏说服力,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5】千岁兰的叶子里含有许多特殊的吸水组织,能够吸取空气中的少量水分;种 子的外面有翅膀,随风散落到各处安家。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说明文按照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本
17、文的说明对象是千岁兰,很容易会得出,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很容易做此题,在原文中就能找到 “沙漠章鱼 ”的相关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说明方法。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根据分析,本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 具体。要求学生必须识记,然后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8、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据科学家测定,写的是数据来源,同时 “据 ”也有猜测之意。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从文章中找出其耐旱,超强生命力的原因。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5分)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云南省 昆明 中学 年级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