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建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加点词解释 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 蹴 尔而与之(用脚踢) 曾 益其所不能(通 “增 ”,增加) B或以为 亡 ( 死亡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C秦王色 挠 (屈服)惠子 相 梁(宰相) D宜枉驾 顾 之(回头看)陟罚 臧否 (善恶)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各句内容回顾所属篇目,了解语境,再根据所掌握的古汉语知识判断词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可用反选法,有错先排除, B项中 “亡 ”是“逃 ”的意思, C项中 “相 ”是动词 “做相国 ”, D项中 “顾 ”是 “拜访看望 ”的意思,故A
2、项正确。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 13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 “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 “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 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
3、。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 多了。 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有人说,某人 “一目十行 ”,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4、有人说,某人 “倚马万言 ”,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 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
5、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 “自己 ”的 “己 ”和 “已经 ”的 “已 ”搞不 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小题 1】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请根据选文第 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 选文第 段先针对 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 为例,论证了 的观点。 【小题 3】选文第 段中,作者反复说 “是办不到的 ”,是为了强调什么观点?( 3分) 【小
6、题 4】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答成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也可得满分) 【小题 2】( 3分)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 1分)学游泳;( 1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3分)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强调了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就得下功夫。)(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4分)示例一:课外阅读;( 1分)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
7、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2分) 示例二:写字潦草;( 1分)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 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 2分) (可一举好习惯,也可一举坏习惯,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所提问题,在文段中找到相关文字内容概括填空即可。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8、 3】 试题分析:注意本段的结 构特点,第一句是中心语起领,后面皆是围绕此句来说理,直接摘引此句作答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所说的习惯要与学习有关,简要叙述,说清楚习惯对自己的影响,两个答点不可遗漏。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章( 20分) 我说,你听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 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
9、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 “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 “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 。 ”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 “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 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 ”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 “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
10、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 ” 她大声说 “好 ”。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 “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 ”学校只 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
11、,大脑 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 “老师 ”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 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 “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 ”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 她的头微抬
12、,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 “好! ” 【小题 1】围绕老师,文章前后写了三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出前后两件并填写在横线上。( 4分) 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 。 【小题 2】 结合语境,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 A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 “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 ”大家听了都笑。 B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 【小题 3】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的
13、一次交流。(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我 ”上课走神,老师引导 “我 ”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发言。 老师脑梗严重,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6分) A、运用语言、神态描写( 1分)写出了老师巧妙地提醒走神的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不想让学生尴尬,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巧妙的交流艺术。( 2分) B、运用比喻,(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的亲切温和,表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也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爱心领神会。( 2分) 【小题 3】( 6分) 是个关爱学生的老师。当新同学走神,不是直接指名批评,而是巧妙的提醒,保护了学生 的自尊心。
14、是个善于鼓励学生、教学有方的老师。她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当新同学回答完问题,她大声说: “好 ”。 是个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老师脑梗严重,仍记得当年的教学情景。 是个亲切温和、有耐心的老师。她 “微笑着说 ”, “她鼓励说 ”,从教几十年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以上四 个方面能答到其中两点即可,每点 3 分,其中人物评价 1 分,分析 2 分,评价和分析
15、必须吻合,不一致则以评价为主。) 【小题 4】( 4分)示例略。评分:共 4分。 “交流 ”能较好地体现 “感受深 ”,表达通顺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以 “老师 ”这个人物的活动为内容梳理情节,以提示句为例,简要概括出有关老师的另两件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两句都是人物描写,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点明描写方法,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情感方面分析其作用。 考点: 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人物的性格、情感特点、思想品质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每一方面具体
16、的举一例简要说明。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具体地写一位老师,概述一件事,不必写细节,说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公输选段。( 16分) 子墨子见王,曰: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 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17、,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 【小题 1】用 “ ”为文中画线
18、句子标出停顿。(标 4处, 2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小题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 1)邻有 敝 舆而欲窃之( )( 2)荆之地 方 五千里( ) ( 3)公输盘 诎 ( ) ( 4)在宋城上而待楚 寇 矣( )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虽杀臣,不能绝也。 【小题 4】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 “文轩 ”“锦绣 ”“梁肉 ”比喻楚国 ,将 “敝舆 ”“短褐 ”“糠糟 ”比喻宋国 ,通过类比手法,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 2分) 【小题 5】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
19、攻守战中, “ ”“ ”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 “ ”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 “ ”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 4分) 答案: 【小题 1】( 2分)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小题 2】( 4分)( 1)破 ( 2)方圆(面积) ( 3)通 “屈 ”,理屈 ( 4)入侵 【小题 3】( 4分)我知道你用来对抗我的方法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小题 4】( 2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面积狭小、物产贫乏(能答到一点或大意同也可) 【小题 5】( 4分)九设 九距 公输盘之攻械尽(公输盘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建阳市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