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随州市府河二中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湖北省随州市府河二中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湖北省随州市府河二中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湖北省随州市府河二中九年级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3分)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堕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养良知,教化人类。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未来的诅咒,受到过去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 【小题 1】文中有两处使用不当的词语,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加以修改。 _ 【小题 2】不合事理的一处是 _(填序号),修改方法是:_ 【小题 3】成分残缺的一处是 _(填序号),修改方法是:_ 答案: 【小题 1】 中 “堕落 ”改为 “陨落
2、 ”或 中 “培养 ”改为 “培育 ” 【小题 1】第四句 ,末来与过去互换 【小题 1】 段末句加 “的形式 ” 。 试题分析:( 1) 中用词不当, “堕落 ”改为 “陨落 ”或 中 “培养 ”改为 “培育 ”。( 2)语序颠倒,末来与过去互换 。( 3)缺少成分, 段末句加 “的形式 ”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选择题 下列各
3、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 3分) A “雄伟 ”“壮丽 ”“非常 ”“宁静 ”都属于形容词。 B短语 “黄麻起义 ”“天堂美景 ”“赤壁风光 ”“武穴酥糖 ”的结构都相同。 C “投资亿元的武穴梅苑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建成并开始使用 ”,句子的主干是“示范园建成使用 ”。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句中 “飞出 ”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非常 ”属于 “副词 ”。 B、 “黄麻起义 ”为主谓短语; “天堂美景 ”“赤壁风光 ”“武穴酥糖 ”属于 “偏正短 语。
4、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短语类型的分析能力。 点评:短语的类型有 “主谓、偏正、并列 ”等类型,具体的类型要根据具体的短语来分析。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襁 褓( qing)旁 骛 ( w) 褴 ( ln) 褛 ( l)强 聒 不舍( gu) B灵 柩 ( ji) 陨 落( yn) 睿 智( ru)无与 能 比( nn) C恣 睢 ( su) 忐 忑( tn)妖 娆 ( ro) 恪 尽职守( g) D留 滞 ( zh)田 圃 ( p)抽 噎 ( y)怒不可 遏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襁褓( qing)。 B、无语能比( nng),区分开前鼻
5、音与后鼻音。C、恪尽职守( k),不能读为 “g”。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 A而在那个阶段的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 B赵小桢还在往下念,还是那样软绵绵,奶声奶气的。 “不是这样的! ”京京终于叫出来。 C中国正到了 “复旦 ”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 新中国的 钟,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D他出去了
6、;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 B、还是那样软绵绵、奶声奶气的。因为 “软绵绵 ”与 “奶声奶气的 ”是并列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标点符号有许多种特殊用法,比如 “法律条文 ”必须要用书名号,倒装疑 问句的问号必须放在句末,在并列词语后有语气词用逗号等,需要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我这题目,是从那两句话里, 断章取义 造出来的。
7、B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恪尽职守 。 C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 与日俱增 。 D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 欺上媚下 ,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断章取义: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B、恪尽职守: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与日俱增:形容不断增长。 D、应该为 “媚上欺下 ”。经分析, D项用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
8、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现代文阅读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 在
9、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
10、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 出而索求回报。 ( 4)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 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 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
11、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 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
12、,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小题 1】作者要通过本文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2分) _ 【小题 2】第 段划线句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你能再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写一条有关 “责任 ”的名言吗?( 3分) _ 【小题 3】如何理 解第 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 _ 【小题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3分) 【链接材料】我国 9000 万网民中 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 1650 万。而这 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 14.8%,也就是说有近 245万 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_ 答案: 【小题 1】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小题
13、 1】道理论证(引证法也可)。示例: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 “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居里夫人) 【小题 1】示例:即一个人树立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为努力奋斗,就不会因迷茫而浮躁,因空虚而无措。 【小题 1】示例:青少年的人生的初始,它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更是属于社会、属于家庭的;青少年要为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将来努力拼搏,而沉迷网络,虚度光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不负责任。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标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个话题,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开篇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 点评: “中心论点 ”
14、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 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开头部分来概括的。 【小题 1】试题分析:第 3段的观点为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为了使这一观点为人所接受,作者引用了歌德的至理名言来论证。在我们的积累中,有关责任的名言很多,比如: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 ,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 托尔斯泰) 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 点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 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
15、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那怎样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呢?那就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充实、有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意思的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语句的意思,要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来理解,这样句子的意思才不会信马由缰。如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那么怎样负责任?就是理解此句话意思的关键。 【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观点是 “每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而材料中现实 “有许多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之中 ”,
16、虚度自己的光阴,迷惘而浮躁,这些未成年人就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表现。对于这一代青少年来说,应当把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将来为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有意思、有价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材料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先分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然后分析材料的内容为 “青少年沉迷网络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的一种表现 ”,结合二者来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即可。 我国湖 泊数量锐减 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
17、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 调查数据表明,近 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 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 96个,近 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 I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 243个。 以 2005年和 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 I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 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千早区期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黄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祥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最具代
18、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 又如,滇池在 20世纪 50年代记裁有土著鱼类 26种,列 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 4种,在 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 I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 4种 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 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 l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 20世纪 60年代的 106种下降到目前的 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下降。以滇池为例, 20世纪 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 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 1
19、9种,约 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 ,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城整体角度对湖泊 流城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 (摘自 2012年 1月 15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小题 1】 (2分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 _、 _的说明方法。 【小题 2】 (2分)文中 “调查表明 ”和 “调查数据表明 ”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 _ _ 【小题 3】 (2分)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濒危
20、,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_ _ 答案: 【小题 1】举例子 作比较 【小题 1】不是多余。表明下面的内容有据可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近即可) 【小题 1】湖泊数量减少,外来物种人侵,江湖阻隔,过捕滥捞。(只答后三点得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为了说明 “我国湖泊数量锐减 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这一特征,除了列数字,还采用了 “举例子、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主要举得是 “滇池、太湖 ”等生物种类的变化; “作比较 ”,主要是 “滇池、太湖等地过去的生物种类与现在的生物种类 ”进行比较。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 及作用。 点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
21、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 “近 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 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 96个,近 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 I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 243个 ”是经过具体的调查得出的准确数据; “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 ”是经过科学的调查得出的结论的。并不是大概的猜测,是特别的准确的,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 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点评:说明文的语言具体准确,是其特色之一,一般加点副词是不能去掉的,因为加点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湖北省 随州 市府 河二中 九年级 10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