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育才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 有错误 的一项是( 3分) A翩跹 xin浮想联翩 B粗犷 kung轻装淡抹 C濒 bn危莫名其妙 D风靡 m卷帙浩繁 答案: B 试题分析: “犷 ”应读 gung,轻装淡抹 轻妆淡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阅读下面这段
2、文字,说法 有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告诉读者: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人们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C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以辛辣的讽刺,塑造了一个勇敢正直、善良乐观、富于幻想和叛逆精神的孩子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以辛辣的讽刺 ”
3、的说法不正确,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 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叙事上,它却是 “以欢快的笔调 ”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 最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我国有许多有名的诗篇,都得力于作者当时心境的淡泊寂寞, 如众
4、人熟知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等。一言以蔽之,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A作家只有在寂寞时才能写出优美的诗歌。 B要表现你的天赋必须能够忍受寂寞。 C寂寞的坏处大于好处。 D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它就不是坏事。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以读语段抓关键语句,结合关键语句加以理解,如段中的 “寂寞不是病态心理,而是人心路历程的标志 ”“当心灵发生寂寞感的时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如果能正确认识寂寞,那么你的 天赋才华会因寂寞的冶炼而升华一个境界 ”,由此可知,讨论的是 “寂寞 ”的话题,语段的主要观点在
5、于 “要正确认识寂寞,利用寂寞升华境界 ”。因此可选 D。也可以用排除的方法,如 A中的 “只有 才 ”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原语段意思不符。 B中的 “必须 ”说法绝对,与语段不符。 C“坏处大于好处 ”的说法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语段、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3分) A发扬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全国人民支援青川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能否根治网吧 “顽症 ”
6、是保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发扬并继承 ”应改为 “继承并发扬 ”。 C“能否 ”与 “是 ”两面对一面,应去掉 “ “能否 ”或在 “是 ”后面加上 “能否 ”。 D应去掉 “不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
7、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 有错误 的一项是( 3分) 人恒 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 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 国 恒亡。 A过:过失 B作:奋起,指有所作 C拂:同 “弼 ”,辅弼 D国: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 “过 ”在句中是活用词,名词用作动词,应译为 “犯错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
8、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可美国的经济却在持续 滑坡 。 B就是因为有了这所房子的 点缀 ,本来看起来挺单调的运河,使人感觉增加了不少颜色。 C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匠心独运 之处。 D当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新兴书吧,它们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慷慨解囊 。 答案: D 试题分析: “慷慨解囊 ”指在别人有难的时候,很大方的拿出钱去帮助别人。与本句消费者争着去买 “新兴书 ”的语境不符。
9、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 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 还要注意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加相近的词语、成语等加以比较。 现代文阅读 幽谷探涧 第一场雪降临,冰花挂满屋檐枝稍的时候,我顶着寒风,溯河埠头的坝口上行,去探望神交了 8年的一个知己。 8年前,我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车祸,血肉横飞中捡得了半条命,人生陡然拐了一个弯,此生注定要与磨难相随。性格就在这时候变化了,总是寻找幽静的去处,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自己说服着自己,心绪才宁静下来。 那是一个初春,乍暖还寒。我在郊外荒地转悠,不觉就走上了这条小路。山也幽幽,心也幽幽,
10、随它带领好了。直走下去,就撞见了这道从云雾里垂下来的涧。 不及认清置身何地,只是一个转身间,阳光刹地明媚起来,冷硬的风也止步在山的垭口。 暖暖的涧畔沙滩,连坚硬的石头也温暖亲切起来。亲水而生的草,一派碧绿正沉在水底妖娆轻舞。 寸许长的鱼穿行其间,不时反转,用雪白的肚皮折射阳光,一转就是一束银色的光亮,一晃一摇,波光就粼粼地生动起来。再看与水草共舞的鱼儿,便不能说它因一生无语所以寂寞了。 坐拥此景,渐由悲中生出欢喜来,开始有 些可笑自己心浮气躁,相形之下,受不了得失臧否的打磨,遇点事儿,就非得大声嚷嚷,点滴委屈也放不下肚,确实不比小鱼儿们高明。 从那个春天开始,我逐渐淡泊。 那年夏天,连天的大雨
11、之后,大地被污浊的洪水浸泡得面目狰狞,我的心里也翻涌阵阵恶浪,想那从山的怀抱涌出来的涧水该是何等模样,潜意识里是渴望洗濯我燠燥的身躯。 那次目睹的是涧的暴烈。奔腾的洪水,挟带着小水桶般粗大的树,如一条遍体鳞伤突兀震怒的乌龙,呼啸着一泄千里。可怜的树像一根草棍似的轻飘,无助地一会冲向东一会撞向西。我沐浴在轰鸣中,无形的垢壳纷纷从身心脱 离,瞬间被飞溅的雨雾吸走,前所未有的舒爽。 涧道所通行之处,满目的变化令我惊诧不已。岸边不见任何泥沙和植物,只剩下硕大的石头,不远处还多出一个巨大的枯根,无疑是远道而来的新客。 横在还微有浊色的水面上,一半没在水里,一半昂头朝天。走近身去打量许久才猛然知晓这乃是天
12、降的神物:一兜硕大的枯树根,活脱两条曲身休憩的牛,一大一小,那小 “牛 ”还娇憨地在大 “牛 ”的怀中偎着,就是夏天常见的样儿:劳作后的牛儿们,偷得午饭后那半会儿闲,带着儿女在池中休憩,好一幅 “母子偎香 ”的夏日胜景。不同寻常的是,蜕去腐朽,留下的只有乌 铁一样的虬根。所以宁可称它们为母子,因为我相信,草木着意皆有情,舐犊之情更是万劫不灭的。这是涧有意送与我的礼物吧。 11从此,每到周末,我就会来这里小憩,涧也就成了我魂灵的修复地带。 12置身在那醉人的秋色中,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质,经历了大震荡也完成了新一轮的排序,无一例外,全是松展开来的新一轮精彩,八分自得二分飘逸。片片秋叶,落地就是无
13、言的诗签,插满山水间的沟沟壑壑。秋花灿烂果实累累,味已甘,香已醇。 13平静的,舒缓的涧水,在石头铺就的水道间叮咚回旋,一首首曼妙的圆舞曲连结着远古与未来,天地豁然开朗起 来。自然如此坦然,生命有何不可超脱? 14再放眼望去,满目都是应接不暇的新气象,那水,那石,那风全有了新的风采。始对 “青山不老,流水常在 ”的机窍有了些新领悟。巨变的启动力从根本上说,是对那些现状极度不堪后的猛醒。 15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牵动思想的闸阀 ,涧是水道的极致。因为涧从来不用大红大紫来装扮自己,也不用喧嚣来鼓吹自己,它有的只有一脉飞湍的激流,一往无前的脉动,用自己的力量来刷新自己。 16眼前,隆冬的涧道只是幽谷
14、里的一条曲折的沟壑,冰凌把涧的峭壁装饰成了一片晶莹,飞雪给涧底铺展了厚厚的绒被,但是,我听 到了叮咚的声音,那是你为春潮到来留下的火种。 17远山传来一声融冰的咔嚓 【小题 1】结合语境,理解句中加线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 山也 幽幽 ,心也 幽幽 ,随它带领好了。 答: 【小题 2】文中的第四段划线句 “暖暖的涧畔沙滩,连坚硬的石头也温暖亲切起来。亲水而生的草,一派碧绿正沉在水底妖娆轻舞。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答: 【小题 3】请仔细阅读第 15段的划线句 “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牵动思想的闸阀。 ”结合文章,回答问题 ( 1) “春夏秋 ”的涧水有哪些 “绝
15、然不同的风格 ”?( 3分) 答: ( 2) “春夏秋绝然不同的风格 ”又是如何 “牵动 ”作者 “思想的闸阀 ”?( 3分) 答: 【小题 4】请你谈谈第 16、 17两小节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2 分)第一个 “幽幽 ”是幽静的意思( 1 分),第二个 “幽幽 ”是忧伤、抑郁的意思( 1分)。 【小题 2】( 3分)拟人(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涧水的温暖和清澈( 1分),表达了作者看到涧水后内心的愉悦之情( 1分)。 【小题 3】( 6分)( 1)( 3分)春天涧水的风格:温暖、清澈( 1分), 夏天涧水的风格:暴烈、微浊( 1分),秋天涧水的风格
16、:平静、舒缓( 1分)。 ( 2)( 3分)看到春天的涧水后,作者逐渐由悲中生出欢喜,由原先的心浮气躁逐渐淡泊( 1分),看到夏天的涧水后,作者由燥热变为舒爽,涧成了灵魂的修复地带( 1 分),看到秋天的涧水后,作者坦然超脱,有新的领悟( 1 分)。 【小题 4】( 4分)结构上: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2分)内容上:作者由幽谷之涧感受到春的气息,萌生了对生活的希望,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山也幽幽,心也幽幽 ”出自第三自然段,结合二段中人物的遭遇和心境可知, “山也幽幽 ”是写环境的清幽, “心也幽幽 ”是写人内心的忧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17、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2】试题分析: “温暖亲切、亲水而生、妖娆轻舞 ”等词语是拟人的标志,结合具体的语境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涧水的温暖,也侧面表现了水的清澈,从描写看,表达了 “我 ”见到涧水时的惊喜和和愉悦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不仅要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做到能 判断,而且要会结合具体的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小题 3】试题分析:审题后确定范围, 3 5段写春天的涧水, 7
18、 10段写夏天的涧水, 12 14段写秋天的涧水。从前向后读可见,春天的涧水 “暖暖的 ”且清澈见底,夏天的涧水 “暴烈 ”“微有浊色 ”,秋天的涧水 “平静的,舒缓的 ”。从文中仔细寻找,基本能找以关键词语。第二问在各部分的结尾段,都有一个标志性的语句,如六段 “从那个春天开始,我逐渐淡泊 ”,十一段 “涧也就成了我魂灵的修复地带 ”,各部分描写之中也有相关的语句,如五段中的 “渐由悲中生出欢喜来,开始有些可笑自己心浮气躁 ”,八 段中的 “无形的垢壳纷纷从身心脱离,瞬间被飞溅的雨雾吸走,前所未有的舒爽 ”等,根据这些语句,即可把第二问回答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点
19、评:首先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即确定答案:范围。然后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概括时一定要注意揣摩全面。 【小题 4】试题分析:这两段是文章的结尾段,写 “隆冬的涧水 ”, 由冬天的幽谷之涧写到叮咚的声音,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同时,这两段内容也与文章的开头段 “第一场雪降临 去探望神交了 8年的一个知己 ”相照应,使结构浑然一体 。 考点:考查记叙文结尾语段的作用。 点评: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回答。结尾段一般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照应前文等作用。当然,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具体去分析。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
20、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 室里分裂繁殖,每 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 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 50 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
21、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 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 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小题 1】第 自然段举海拉细胞的例子,有何作用?( 2分) 答: 【小题 2】从本文看,人类该怎样做才可能获得永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无锡市 育才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