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八年级10月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八年级10月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八年级10月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八年级 10月调研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列文字请根据拼音或汉字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2分) 文学的欣赏需要慢慢咀嚼( ),细细品味。如同缓缓登山,不能有半点的焦zhu( )心态,当你迎着 ss( )秋风,一览众山之时,将是满眼的嫣( )红和满怀的喜悦。 汉字 注音 答案:灼、飒飒、 ju、 yn(共 2分。每答对 2个得 1分, “飒飒 ”算一个字) 试题分析:汉字音形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
2、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八年级某班最近围绕 “长城 ”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结合 “长城 ”专题的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4分 ) 【小题 1】【活动一】我们都知道 “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话,国际长城之友协会曾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 30个印有 “不 爱长城非好汉 ”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加粗两句话的含义吗?( 2分 ) 【小题 2】【活动二】据 CCTV COM 消息(新闻联播)报道: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由于被人刻上密密麻麻的字,城砖已经面目全非。有的人在长城上表达爱意,也有人把对他人的恨留在长城
3、上,一些外国游客也入乡随俗,将这里当作留言墙,韩文、英文等文字时有出现。假如请你在网上针对此种现象留言,你的留言是什么?( 2分) 答案:【小题 1】【活动一】 “不到长城非好汉 ”意思是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不登上长城就不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登上长城不容易,是对一个人意志 的考验。(能写出其中一个方面,意对即可得 1分) “不爱长城非好汉 ”意思是保护长城很困难,保护长城,要从每个人做起,人人都要当爱护长城的 “好汉 ”。( 1分,意对即可) 【小题 2】 【活动二】如:长城不是留言墙。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相当于把自己的耻辱刻在上面。(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主要是
4、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这里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修改不得超过六处) (4分 ) ( 1)换用号: ( 2)增补号: (3)删除号: ( 4)调位号: 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并
5、提出了全市公交现代化提升策略,决定自 10月 10日左右起,由政府掏腰包补贴公交企业,使公交票价降下来,减少市民出行成本负担,让镇江成为江苏公交车票价最低。这一惠民举措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7月 27日,现代快报发表题为政府补贴市民坐公交,镇江做得好的社评,赞扬称道了镇江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这一做法。 答案: “研究并提出了全市公交现代化提升策略 ”句 “研究 ”和 “提出 ”对调顺序; “决定自 10月 10日左右起 ”句去掉 “左右 ”; “减少市民出行成本负担 ”句 “减少 ”改为 “减轻 ”; “让镇江成为江苏公交车票价最低 ”句后添加 “的城市 ”; “这一惠民举措引起广 泛社会关注
6、”句 “广泛 ”和 “社会 ”对调顺序; “赞扬称道了镇江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这一做法 ”句 “称赞 ”和 “称道 ”去掉一处。 (改出一处得 1分,改出四处得 4分) 试题分析:这是关于句子语病考点。学生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规范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中的病句。具体表现为: “研究并提出了全市公交现代化提升策略 ”句 “研究 ”和 “提出 ”对调顺序 “决定自 10月 10日左右起 ”句去 掉 “左右 ”; “减少市民出行成本负担 ”句 “减少 ”改为
7、 “减轻 ”; “让镇江成为江苏公交车票价最低 ”句后添加 “的城市 ”; “这一惠民举措引起广泛社会关注 ”句 “广泛 ”和 “社会 ”对调顺序; “赞扬称道了镇江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这一做法 ”句 “称赞 ”和 “称道 ”去掉一处。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后面问题。(共 13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 “之 ”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
8、呀 !”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 “我们顶着天啦 !”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 “之 ”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
9、在平原上奔驰, ,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小题 1】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山路、山势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分) 【小题 2】选文 、 两段中两次出现 “火把 ”,作用各是什么? ( 2分) 【小题 3】选文 中既说 “寂静 ”,又写出许多声响,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你学过的古诗文中 或生活中有类似意境的语句吗 请写出一句来。( 3分) 【小题 4】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面对艰苦的环境,红军战士却能欣赏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又能用耳朵来捕捉那 “不可捉摸的声响 ”。写出你对这些举动的理解。( 2分) 【小题 5】红军长征七十多年后,崔永元
10、带着 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 70多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材料选自 “新浪网 ”,假如请你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请你将自己 对这一行动的看法写在材料后横线上。(不少于 30字)( 4分) 【材料一】长征不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我建议把它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 91岁高龄的李中权将军曾参加过长征,他告诉选手们: “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
11、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 【材料二】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 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 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崔永元坦承: “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我们不光是用脚在行走,更是用心在丈量,在体会一种精神! ” 我的看法: 答案: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这
12、里学生概括出 “山路曲折迂回 ;山势高大险峻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这里第一次出现,火把排成之字形,与星光相接,写出了山之高,和点火把的人之众,形成壮丽的奇观。第二次出现,火把照在人的脸上,写出了山之陡,展现奇观的细节。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明确该写法的表达效果。学生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合理表述即可。
13、一 般用这里运用了 写作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感受,概括出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这里通过对声音等描写,表达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 内容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14、 阅读散文蓝,完成后面问题。(共 13分) 蓝 丁立梅 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惊讶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来 ,xx,k Com 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 神气。 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
15、开心极了。 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 ;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 ;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就掏出 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 “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 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
16、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 :“感谢上帝,我来了。 ” 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
17、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 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 !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 2013年 3月 18日,略有改动) 【小题 1】结合选文内容,概括文中的 “她 ”最突出的性格特点。( 2分) 【小题 2】第 节中 “我们都吓了一跳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 “吓了一跳 ”?( 3分) 【小题 3】请你从语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八 年级 10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