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不以物喜何以战 D或以钱币乞之或谓惠子曰 答案:( 3分) D 试题分析: D二者都为 “有人 ”; A:养生 /怎么; B:从 /在; C:因为 /凭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2分) 骆驼和山羊 许达然 骆驼缓缓前行,脚蹄强健,软硬都不怕,显然什么都适应了。我坐在它背上,铃铛叮当,看沙漠
2、和我的身体一起摇晃。镇静的似乎只有骆驼,步步稳重,仿佛要走到沙漠与天空相交之处才停。然而久坐上面的我不但累而且已快饿扁了。 午餐,先吃小菜,小菜配饭已可填饱肚子,却还端来一碗肉,不知是什么肉。一听是驼蹄,吓了我一跳,刚才它还带我欣赏沙漠,现在就吃?主人看我吃惊,就殷勤地把肉夹进我碗里: “吃啊!难得吃到的。骆驼能负重就是因为高跷的脚灵活。一只骆驼才有四个脚蹄,没有这东西就走不了沙漠。脚蹄衰老支持不住身躯时,骆驼当然要被杀掉 。较稀奇的还是脚蹄。不要只看,吃啊!想想,这脚蹄带过多少人,从沙漠这边走到沙漠那端,载多重也不倒;即使倒下,若还活着都会再站起来。站不起来就可宰,现在既然宰了,就吃吧!如果
3、嫌咸,撒点辣椒面,喝些酒,就感觉不出是驼蹄了。吃吧!既已煮了就吃,你不吃别人也会吃掉的。 ” 我仍吃惊,感到和我肤色相近的骆驼稳健地在沙漠走,走过我的身躯。 走出餐厅时,看到一只山羊,虽小,却已有胡须,被拴在墙角叫。我踏着凄厉的叫声缓缓走近,它惊慌退后;它踢不动墙,惶恐得连叫声也乱了。我捡起草要喂它,它仍继续踢墙。我伸出手要摸它,想使它 镇静下来,它拼命避开。我想看看怎样解开它颈上的绳子,它却猛向我冲,但因被拴住就只能原地跳,跳得太激烈,颈都勒出了血。它不再挣扎了,依在墙角无助地看着绳子。 晚餐,吃第三道菜时已饱了,忽然上了一只烤羊。小头朝着我们,没有眼睛,嘴含梨子,耳系彩带。主人要食客和食物
4、合影。大家轮流上前站在羊旁边,拿着刀微笑着假装屠夫。大家都做完屠夫后就真的开始割肉吃了。好吃,非但不膻腥,还有一股香味。因为是小羊,所以不是很油腻;因为慢慢烤,油慢慢滴,肉才这样香嫩。而且是刚宰的,最新鲜。 “怎么宰? ”“很简单,把头抓住,不管羊叫得多 凄惨,都不要理睬,把头一割,血就喷出。养山羊就是要宰来吃的。吃啊!难得烤整只。吃,吃,快趁热吃。 ” 走出餐厅,我看到墙角放着一根绳子。 (摘自读者 2014年第 6期)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3分) 【小题 2】文中第 段对小羊的描写深入人心,请对划线句作简要赏析。( 3 分) 【小题 3】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结
5、合全文,说说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读了此文,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感悟。(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 “我 ”被热情邀请吃驼蹄,而那只骆驼刚背过我; “我 ”被邀请吃小羊,而那只小羊刚看到过。 【小题 2】( 3分)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通过对小羊 “冲 ”、 “跳 ”、 “勒出了血 ”“无助地看着 ”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羊想要挣脱绳索逃离魔掌的强烈愿望,同时表现了小羊意识到被杀的绝望,坐以待毙的悲惨,也突出了人类的残忍、冷酷无情。 【小题 3】( 3分)暗示了那只 “我 ”见过的小羊的悲惨结局;
6、与前文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紧凑;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意味深长,给读者以无限的思考。 【小题 4】( 3分)示例: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人们往往 为了所谓的欲望却不择手段地杀害着我们的同类,如我们的朋友狗却成了一道佳肴,文中骆驼和山羊也是如此。对动物无情的屠杀,从中也折射出了人类的残忍、麻木,我们是该反省的时候了。(结合文中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这里概括出 “我 ”被热情
7、邀请吃驼蹄,而那只骆驼刚背过我; “我 ”被邀请吃小羊,而那只小羊 刚看到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 身份、 地位、 处境、经历以及 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8、题 3】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结构上首尾照应;内容上;揭示主题,升华主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 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感悟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
9、探究 F。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13分) 微博与微信 韩寒 有读者留言问,开了不到一年的微博,粉丝数在前一阵子超过了千万,作何感想。同时还问我用不用微信,觉得如何,号码是啥。除了 “号码是啥 ”以外,我的回答如下:个人觉得把微博粉丝数太当真是一种自欺欺人和自我催眠。别人我不评论,至少我这数目中,一定有不少僵尸粉、莫名其妙粉和不活跃粉。总之肯定有水分。我也不怕自黑,这世 上哪会有那么多人真正愿意 “粉 ”你。当然,只要你愿意,只要网站乐意,你把自己的粉丝数目整成多少都没问题。 微博当然有它好处,他让新闻不再容易封锁,让言论更加自由,在一些非常时刻总是只剩它能用。但同时,它让我们置
10、身虚妄,如果哪天说句什么话或者摘录了个段子转发了几万次,你会觉得满大街都在传诵你的名句。赶上个什么事件,人们总是情不自禁投身其中,而且会以为沙漠里的仙人掌们都在讨论这事。 如果沉迷其中,除了一点点启发和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的资讯,你收获的全是情绪;如果你想保持客观冷静,又会在甄别各种消息的真假里花费了 太多时间。你刷了半天,觉得知道了不少大道小道消息,结果第二天全忘了,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外出,更能触动你。微博的生态和中国社会其实差不多,千分之一的人本来就有点身份和话语权,千分之四的人用心在经营自己,剩下千分之九百九十都是草民,风吹草动一地沙子,乐观的草会以为自
11、己是风,悲观的草会觉得自己是沙。至于那还有千分之五去哪了 他们正在冒充那千分之一。 现在打开微信的概率的确比微博多不少。朋友圈里也越来越热闹,反正我身边不少属于那千分之九百九十的人都在朋友圈里找到些存在感。好歹 能被该看见的人看见,不至于像在微博上那样一直零转发零评论被忽略被遗漏。在微博上,你要是一介草民,也无心让自己更有名,你说对一万句话往往是没人看见你的,但你要不小心说错一句,很可能被拎出来游街。届时你晒的生活反而变成你的各种困扰。至少在朋友圈里你是随心所欲的。在微博上,你常常要出演一个更好的,更符合他人需要的自己。但随着王朔白岩松马云杜月笙甚至本人的各类句子出现在朋友圈里越来越多,我也觉
12、得有些厌烦。有时候看见一个挺了解自己的朋友突然对着一句挂着我的名字但明显不会是我说的话动情点了一个赞的时候,还挺百感交集的。 常能发现一个人以两种面貌出现在微博和微信中,比如今天还看见他在朋友圈赞晚上吃的狗肉火锅,明天就看见他在微博上对吃狗肉的口诛笔伐。这里没什么给腾讯做广告的意思,腾讯也做了不少烂东西。至于其他几个网站的微博,去看了两眼,虽然我也都有 “千万 ”粉丝,但笑笑而过就行了。我怀疑他们的活跃用户还没我小区的人多。恩,依照某些互联网公司的算法,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三十万字了。如果微博能经久不衰,我很期待第一个粉丝数目超过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并直奔地球总人口而去的巨 V的出现。 作为一个
13、写作者,拿着一部非智能手机多走一些地方是挺 必要的。我做的还不够多,走的还不够远。人生虽是消磨时光,但消磨亦有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和反思,有这么多生机勃勃的面孔和美景,希望今年能在两块屏幕上耗更少一点时间。这双微虽然都还不错,但不能侵蚀太多我生活。 (摘自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一个:很高兴见到你) 【小题 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 3分) 【小题 2】文中第 段举了一个朋友对吃狗肉火锅这件事在微博与微信上发表的不同看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3】阅读第 段,如何理解 “侵蚀 ”这一词?( 3分) 【小题 4】为什么 “反倒是和朋友的一次长谈,和家 人的一次聚餐,和女儿的一次
14、外出,更能触动你。 ”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本文是针对人们使用微博、微信越来越频繁,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并且在微博与微信中发表言论这一现象引发议论的。 【小题 2】( 3分)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一个朋友对吃狗肉火锅这件事在微博与微信上发表的不同看法,有力地论证了一个人以两种面貌出现在微博与微信中。在微信中人是随心所欲的,而在微博中人常常出演一个更好的,更符合他人需要的自己,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小题 3】( 3分) “侵蚀 ”指事物逐渐地破坏或腐蚀。这里指双微固然有他们的好处,能使我们的信息不再被封锁,言论更自由,但我们
15、的思想不能被微博与微信所左右,我们的生活更不能陷入虚拟中,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小题 4】( 4分)示例:在微信中人是随心所欲的,而在微博中人常常出演一个更好的,更符合他人需要的自己。在双微中,人们更多时候是不太真实的,但与朋友长谈、家人聚餐、与女儿外出这些都是生活中面对面,亲力亲为的事,更加真实,更加能触动。比如,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我更需要朋友陪伴,而不是虚拟的网络。(结合文中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有理 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 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
16、论点 (或引出 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此处通过写人们使用微博、微信越来越频繁,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并且在微博与微信中发表言论这一现象引发议论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 举例论证:通过 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
17、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侵蚀 ”指事物逐渐地破坏或腐蚀。这里指双微固然有他们的好处,能使我们的信息不再被封锁,言论 更自由,但我们的思想不能被微博与微信所左右,我们的生活更不能陷入虚拟中,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
18、感悟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8分)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 远看友人疾,值胡贼 攻郡,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 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 【注释】 荀巨伯:东汉颍川(今河南)人。 胡贼:古代泛指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者。 班军:撤回军队
19、。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 1)值胡贼攻郡( ) ( 2)子 可 去 ( ) ( 3)贼 既 至( ) ( 4)而敢独 止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小题 3】阅读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小题 1】( 4分)( 1)恰逢,正赶上( 2)离开( 3)已经( 4)停留 【小题 2】( 2分)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小题 3】( 2分)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要做个大义凛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浙江省 湖州市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