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绥棱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 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 A 哺 育( b) 遒 劲( qi) 潜 心贯注( qin) 沮 ( j)丧 B花 圃 ( f) 脑 髓 ( su)回环 曲 折( q)菜 畦 ( q) C阴 霾 ( mi)归 省 ( shng) 叱 咤风云( ch) 嫉 ( j)妒 D 祈 祷( q) 亢 奋( kng) 鲜 为人知( xin)环 谒 ( y) 答案: A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解题方法: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
2、,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B花 圃 ( p) C归 省 ( xng) D鲜 为人知( xi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下列词语字形 正确 的一项( 2分)( ) A可歌可泣迫不急待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B马革裹尸 燕然勒功 契而不舍 浑身懈数 C义愤填膺 来势汹汹 相得益彰妇孺皆知 D忧心肿肿戛然而止语无轮次 迥乎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A 迫不 及 待 B 锲 而不舍 浑身解 数 D忧心 忡忡 语无 伦 次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
3、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很多成语往往和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有关。比如 “完璧归赵 ”就源于蔺相如的故事。下面成语中涉及 共同历史人物 的是 与 。(只填序号)( 2分)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班门弄斧 毛遂自荐 四面楚歌 门庭若市 答案: 试题分析: 破釜沉舟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项羽 三顾茅庐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刘备和诸葛亮 班门弄斧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 :鲁班 毛遂自荐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毛遂 四面楚歌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项羽 门庭若市涉及 历史人物 的是:邹忌。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加点字的成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 A一个初一的学生,竟
4、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 肃然起敬。 B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 肆意妄为 ,提出了严正抗议。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 沧海桑田 。 D 5月 26日凌晨,两只德国球队上演了一场 石破天惊 的比赛,最终拜仁慕尼黑队以 2:1战胜了多特蒙德队,第五次捧起了欧冠 奖杯。 答案: B 试题分析: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初一的学生作为敬仰对象不合适。 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应改为 “沧海一粟 ”。 石破天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
5、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应改为 “波澜起伏 ”。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语句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 “文化认同 ”和 “软实力输出 ”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B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C绥棱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D山坡上一个牧童正牵着牛吃草。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B:不合逻辑,先发现,再推
6、广。 C:成分残缺,在最后加 “的意识 ”。 D:语意不明,把 “牛吃草 ”改为 “吃草的牛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知识( 2分)下列说法 不准确 的一项是 ( ) A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三部曲 ”是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童年在痛苦中长大,唯有在外祖母的影响下,才逐渐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昆虫的史诗 ”。 D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 “讲昆虫生活 ”的楷模。 评卷人 答案:
7、 试题分析: “唯有 ”不对,还有小茨冈、格里戈里、 “好事情 ”等,都给过阿廖沙力量和支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蓝 丁立梅 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
8、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 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 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 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口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西藏地
9、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 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
10、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 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 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 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扬子晚报 2013年 3月 18日,略有改动) 【小题 1】第 节中 “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 ”, “看 ”到了
11、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 3分) 【小题 2】第 节中 “我们都吓一跳 ”,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 “吓了一跳 ”?( 2分) 【小题 3】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赏析 以下两句话。( 4分) (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小题 4】文章开头写 “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 ”,结尾处又写到了 “湖的蓝,天的蓝 ”,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她披挂完整,眼影,眉线,
12、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 1 分)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突出了她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2 分)。 【小题 2】( 3分)她本是位明媚、爱笑、热情、精神、精神气十足的人( 2分),却 “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 ”,让我们一下子无法理解(只答后一半的扣 1分)。 【小题 3】( 1)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 法,把她和我们进行对比,突出了她的明媚和饱满的精神。( 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热情、活泼比喻为“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生动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小题 4】( 4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与文题相照应。( 1分)内容上:开头交代了 “惊讶 ”的原因;( 1
13、分)结尾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 ”,( 1分)表达了对主人公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即可得出答案:,看到她 “披挂完整 ”。为下文写她珍惜生命做铺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 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她的表现前后有很大差异回答即可。 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1)要求学生识记常见的写作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悬念,照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
14、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 2)考试中考的较多的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 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
15、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 的重要环节。 反问的作用 是加强语气 ,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 ,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从结构上来说,与开头相照应。内容上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16、 B。 阅读文章,完成完成 后面小题( 10分) 飞机黑匣子 现代民航客机尽管采用大量新技术,采取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但意外坠机事件仍在所难免。一旦发生空难,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寻找黑匣子,从中分析事故原因。 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它记录下飞行中的重要参数,例如,飞机相对地面状态、速度、高度、航向、航速、燃料等等。依照这些参数,就可以很容易标绘出航迹。信息随录随洗,但保留飞机失事前数小时的飞行信息。 其实黑匣子并非黑色,而是桔红色。它之所以采用桔红色,主要为了与周围地形地貌颜色相区别,便于搜寻。除了桔红色外表外,为了更容易找到它,黑匣 子还装有无线电信标,这种装置能自动、定时向外发射一定的无线电信
17、号,便于专用的接收机接收。 黑匣子外壳十分坚固。它能同时承受来自三个方向 3 4公斤重的物体长达 5分钟的撞击;能承受一件 230公斤的重物从 3米高度砸下的冲击;黑匣子表面覆涂隔热材料,能经受起火爆炸,并能在 1100 的烈火中烧半小时;能在 3米深的水中浸泡 30 天。所以,在飞机遭遇不幸后,黑匣子往往是唯一的 “幸存者 ”。 为了保证黑匣子能正常工作,与所有航空航天设计一样,它在工作程序和故障考虑上有很高的 “自保性 ”和 “互保性 ”。这点好比进入银行金库的规章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万无一失。例如黑匣子的电源供给很特殊。在正常情况下,黑匣子所需的直流电由飞机的发电系统供给。这种发电机是交
18、直流变换机,将发出的交流电直接由直流电机变换成直流电。而一旦发电机出故障时,立即自动切换成由蓄电池供电,提供所需的电压。又如黑匣子的工作开关一般在飞机发动前应接通,但即使驾驶员忘记了也无妨。当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一定速度后,起落架自动收回,黑匣子的工作开 关因起落架支柱的压力而自动接通。 目前正在研制中的黑匣子将趋于微型计算机化。这个电子装置被装在一个保护匣内,它由采集数据的接口卡片、存储器和把信息编入存储器的程序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与传统的黑匣子相比有很大优越性,例如,它可以变换参数记录速度,当一出现不正常时,便自动加快记录速度,以备人们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析,此外,它的体积也将被大大缩小。 【小
19、题 1】 15本文说明对象是 。文章先介绍黑匣子的定义,然后从黑匣子易于寻找的原因、 、 等三个方面分别说明黑匣子的特点,最后阐述了黑匣子的发展趋势。( 3分) 【小题 2】根据下列材料的要点,为 “黑匣子 ”下定义(可以适当加进一些词语,将四个要点完整地整合在一起)。( 2分) 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定义: 【小题 3】第 段加点词 “往往 ”能否 删去?为什么?( 2分) 【小题 4】第 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共列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能否删掉一个?请说说理由。( 3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黑龙江省 绥棱县 年级 下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