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pdf
《GB 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200 J 73 中华人民11: /、GB 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eat pump driven liquid desiccant outdoor air processor with heat recovery 2011-12-30发布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10-01实施发布GB/T 27943-2011 目次EUiRunu-AA哇Ti 法方法验方试验的主试湾的热量wm抒法刷船方量溶制湿带编川携号优风型除送组组组机机机风风风新新新湿湿湿调调调液液液溶溶榕型型型收收收回
2、回回热热热式式式泵泵泵四热热热矶HHH尸、,、,/、a/件数喻录录录文刻运附附附用义本HHH、性性性引定基法dq装料范范H性和与u方则血喷规规围范语式求验验志气们川言范规术型要试检标呆立和前12345678附附附目IJ 本标准按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AC/TC238)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G/T 27943-20门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元锡)有限公司、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绍兴市制冷设备厂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江亿、刘晓华、田旭东、张秀平、贾磊、陈晓阳、刘拴强、张海强、张涛、胡祥华、陈镇凯、杨坚斌。I GB/T 27943-2011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调湿新风机组(以下简称机组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吸湿性溶液为工质的、带有排风全热回收的、以热泵驱动的溶液调湿新风机组。本标准不适用于送风含湿量低于6g/陆的深度除湿场合的设备。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
4、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C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4343. 1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GB 4706. 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06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 9237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T 13306 标牌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T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 21087-2007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JB/T 7249 制冷设备
5、术语JY/T 020 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通则3 术语和定义JB/T 7249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热泵式热回收到溶液调湿新凤机组heat pllmp driven !iq!id des!ceant ou.tdcm. al.r prCC2!lCr with heat recovery 以电能作为驱动能源,将热泵循环和溶液式空气处理装置结合起来,是集溶液式全热回收段、溶液式调温调湿段为一体的新风处理设备,具备对新风全热回收、降温除湿、加热加湿等处理功能。3.2 调湿溶液Iiquid desiccant 具有对空气除湿或加湿功能的元机盐的水溶液,包括澳化程水溶液、氧化程水溶液
6、、氧化钙水溶液等。3.3 制冷(热)消耗功率power input for cooling Cheating) 在规定条件下,机组制冷(热)消耗的功率,即除风机外机组所有用电设备消耗的总功率,单位:kW。1 GB/T 27943-20门3.4 除(如)湿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dehumidification (humidification) performance 在规定条件下,机组除(加)湿量对应的潜热量与机组制冷(热)消耗功率之比,单位:kW/kW。3.5 制冷(热)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cooling (heating) performance 在规定条件
7、下,机组制冷(热)量与机组制冷(热)消耗功率之比,单位:kW/kW。4 型式与基本参数4. 1 型式机组型式分类见表1。表1机组型式分类编号型式分类代号全工况运行(制冷除湿、制热加湿)T 1 使用功能仅制冷除湿工况C 变频F 2 风机变频不变频S 室内I 3 放置方式室外。左式L 4 安装方式右式R 4.2 型号表示方法机组的型号表示方法参见附录A。4.3 基本参数4.3.1 机组的试验工况见表2,大气压101kPa,室内侧排风量为室外侧新风量的95%100%。4.3.2 名义工况下,送风参数为z制冷除湿运行时送风露点温度应不大于10oC;制热加湿运行时送风露点温度应不小于4.5oC。表2机组
8、的试验工况单位为摄氏度工况条件室内侧目风状态室外侧新风状态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名义工况35 28 制冷除湿运行最大负荷工况27 19 43 30 部分负荷工况32 25 名义工况。一3制热加湿运行最大负荷工况20 13.5 7 -8 部分负荷工况2 1 2 5 要求5. 1 一般要求5. 1. 1 机组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 1.2 机组工作室外环境温度为一10oC45 oC。5.1.3 机房温度为ooC45 oC,相对湿度小于85%(元冷凝)。5. 1.4 机组中与溶液接触的管路应采用耐腐蚀型材料,如塑料管或不锈钢管等。5. 1.5 机组中与溶液接触的换热设
9、备、溶液循环泵应采用耐腐蚀型的材质。G/T 27943-2011 5.1.6 涂漆件表面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底漆外露及不应有的皱纹和其他损失。5. 1.7 塑料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不应有裂痕、气泡和明显缩孔等缺陷。5.1.8 机组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有相互摩擦和碰撞。5. 1.9 机组的绝热材料应无毒、无异昧、难燃。5. 1. 10 机组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并保证机组正常工作。5. 1. 11 机组配置的溶液循环泵,其流量和扬程应保证机组的正常工作。5. 1. 12 机组的电气控制
10、应包括对压缩机、溶液循环泵、风机的控制。一般机组还应有电机过载保护、缺相保护(三相电源)、溶液系统断流保护、制冷系统高低压保护等必要的保护功能或器件。各种控制功能正常,各种保护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灵敏可靠。5. 1. 13 机组应在正常安装状态下,在易见的部位固定永久性安全标识(如接地标识,警告标识等)。5.2 性能要求5.2.1 密封性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5.2.2 运转在接近名义工况的条件下,机组应能正常运行,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温度、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动作应正常,各项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5.2.3 制冷(热)量机组实测制冷(热)量不应小于名义制冷(热)量的95%。5.2.4
11、 除(加)湿量机组实测除(加)湿量不应小于名义除(加)湿量的95%。5.2.5 制冷(热)消耗功率机组实测制冷(热)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名义制冷(热)消耗功率的105%。5.2.6 制冷(热)性能系数和除(加)湿性能系数机组的制冷(热)性能系数和除(加)湿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值。3 G/T 27943-20门表3机组的制冷(热)性能系数和除(加)湿性能系数名义新风量制冷性能系数制热性能系数除湿性能系数加湿性能系数m3/h kW/kW 15 000 4.2 4.2 2.9 1. 3 5.2.7 凤量和送凤静压机组的实测风量不应小于名义风量的95%,送风静压不低于机组标称值的90%。5.2.8
12、漏凤率和有效换气率对于名义新风量大于5000 m3/h的机组,外部漏风率不应大于3%,内部漏风率不应大于5%;对于名义新风量不大于5000 m3/h的机组;有效换气率不应小于95%。5.2.9 最大负荷制玲(热)运行机组在最大负荷制冷(热)工况运行时,应满足:a) 机组应能正常运行,没有任何故障;b) 机组应连续运行,过载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不应动作;c) 当机组停机5min后,再启动连续运行1h,但在启动运行的最初5min内允许过载保护器跳开,其后不允许动作;在运行的最初5min内过载保护器不复位时,在停机不超过30min内复位的,应连结运行1h , 5.2.10 曝声眼值机组实测的噪声值
13、应不大于明示值(按声功率计)。5.2. 11 送凤携带溶液离子量机组送风携带溶液离子量应不大于0.070mg/m3, 5.3 安全要求5.3.1 制冷系统安全机组的机械制冷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9237的有关规定。5.3.2 机械安全5.3.2.1 机组的设计应保证在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机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操作。5.3.2.2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员有可能触及的运行部分和高温零部件等,应设置适当的防护罩或者防护网。防护罩、防护网或类似部件应符合GB4706. 1-2005中20.2的规定。5.3.3 电气安全5.3.3. 1 机组
14、防触电保护应符合GB4706. 1-2005中I类电器的要求。 GB/T 27943-2011 5.3.3.2 额定电压下,机组在表2规定的名义工况运行时,压缩机的电动机绕组温度不应超过其产品标准要求,人可能接触的零部件、外壳等发热部位的温度应不大于60c。其他部位温度也不应有异常上升。5.3.3.3 机组带电部件和易触及部件之间施加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或闪络。5.3.3.4 机组外露金属部分和电源线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2mA/kW额定输入功率,泄漏电流最大值为10mA。5.3.3.5 机组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标识明显,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1n。5.3.3.6 经按GB4706. 1-2
15、005中第15章潮湿处理后,机组应满足5.3.3.3及5.3.3.4的要求。5.3.3.7 机组电气控制系统的电磁干扰特性,应不大于GB4343. 1规定的限值。6 试验方法6. 1 试验条件6. 1. 1 机组制冷量、除湿量、制热量、加湿量的试验装置见附录Bo6.1.2 试验工况见表206. 1.3 消耗功率试验与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除湿(或制热加湿)试验同时进行。消耗功率包括压缩机和溶液循环泵消耗的功率,风机消耗的功率不计入。6.2 试验用仪器仪表6.2.1 试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法定计量检验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6.2.2 试验用仪器仪表的型式及准确度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试验用仪器仪表的
16、型式及准确度类别型式准确度说明温度测盐仪表水银玻璃温度计,热电偶士o.1 c 测试空气干球、湿球温度空气压力气压表,气压变送器土2.0%风量测量仪表记录式,指示式,积算式士1.0%指示式士0.5%电量测主主士1.0%积算式噪声仪表声级计机组噪声GB/T9068 携带溶液离子量离子色谱仪JY/T 020 6.2.3 机组进行制冷量、除温量、制热量、加湿量试验时,试验工况的读数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试验工况的读数偏差读数读数的平均值对名义工况的偏差各读数对名义工况的最大偏差干球 :1: 0.3 士0.5空气温度湿球 土0.2土O.5 风量士5.0士10.0% 空气全压:1: 5.0 土12.5
17、 Pa 电功率士1.0士2.0% 5 GB/T 27943-2011 6.3 试验的一般要求6.3. 1 机组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运行。6.3.2 制冷量、除湿量、制热量、加湿量应为实测值,在试验工况运行波动的范围之内不作修正。6.3.3 应按制造厂的要求安装。除试验必需的装置和仪器连接外,不应对机组进行更改和调整。6.4 试验方法6.4. 1 密封性试验机组的制冷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下,用准确度为1X 10-5 Pa m3/s的制冷剂检漏仪进行检验。6.4.2 运转试验机组在接近名义制冷除湿工况、名义制热加湿工况的条件下运行,检查机组的运行状况、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检验
18、温度、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6.4.3 制冷(热)量试验机组在表2的规定的制冷除湿(制热加湿)工况下,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4.4 除(加)温量试验在表2的制冷除湿(制热加湿)工况下,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4.5 制冷(热)消耗功率试验在制冷(热)量试验的同时,测定机组除风机以外所有用电设备消耗的总功率。6.4.6 制冷(热性能系数和除(加)湿性能系数试验在表2规定的制冷除湿(制热加湿)工况下,按附录B进行试验并计算制冷(热)性能系数和除(加)湿性能系数。6.4.7 风量和送凤静压试验机组在表2的名义工况下,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4.8 漏凤率和有效换气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943 2011 热泵式热 回收 溶液 新风 机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