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7797.5-2011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pdf
《GB T 27797.5-2011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7797.5-2011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ICS 83. 120 Q 23 和国国家标准=l:I工./、中华人民GB/T 27797.5-20门/ISO1268-5:2001 (E) 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Fibre-reinforced plastics-Methods of producing test plates Part 5: Filament winding CISO 1268-5: 2001 , IDT) 2012-08-01实施2011-12-30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战V移MHS户。均LL叫俨、时L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试验
2、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GB/T 27797. 5-2011/1S0 1268-5 :2001(E) 争6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75字数17千字2012年6月第一版2012年6月第一次印刷晤书号:155066 1-45035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
3、8510107GB/T 27797.5-20门/ISO1268-5: 200 1 (E) 目。昌GB/T 27797(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分为11个部分t一一第1部分z通则;一一第2部分:接触和喷射模塑;一一第3部分:湿法模塑;一一第4部分:预浸料模塑;第5部分:缠绕成型;-一一第6部分:拉挤模塑;一一第7部分:树脂传递模塑;一一第8部分:SMC及BMC模塑;一一第9部分:GMT/STC模塑;一一第10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一般原理和通用试样模塑;一一第11部分:BMC和其他长纤维模塑料注射模塑小方片。本部分为GB/T27797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
4、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268-5:2001(E)(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GB/T 27797. 1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1部分z通则(lSO1268-1: 2001, IDT)。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一一在8.5和第9章中加条号。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五三研究所、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
5、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宁珍连、张力平、陈海玲、宣维栋、马玉敬。I G/T 27797.5-2011/ISO 1268-5:2001(E) 1 范围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5部分:缠绕成型GB/T 27797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缠绕法制备纤维增强塑料板的方法,该法以玻璃纤维元捻粗纱和热固性树脂为原料(不包括预浸渍的纤维)。本部分规定了在最优工业化条件下制备单向增强板,在这些试验板上可切取用于测试各种机械性能的试样。GB/T 27797的本部分主要适用于用聚醋树脂或环氧树脂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但也可扩展到其他类型的树脂和增强材料。GB/T 27797的本部分和GB/T27797. 1一并使用。
6、注:为便于理解本方法,无捻粗纱一词在全文中经常用到,也包括纱线,除非特别说明。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1268-1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板制备方法第1部分:通则(Fibre-reir巾rcedplastics Methods of producing test plates-Part 1: General conditions) 3 健康和安全见ISO1268-10 4 原理一股粗纱(或数股粗纱束)浸渍树脂,缠绕若干层后成型。在芯模上安装外模板
7、,以获得试验板所要求的最终厚度。固化可在带加热板的压机中或放人烘箱中进行。本方法可同时制备两块相同的试验板。5 材料5. 1 粗纱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线密度为200tex4 800 tex的粗纱。对线密度较低的粗纱可进行合股,使其线密度达到200tex4 800 tex(例如,10束22tex等于220tex)。5.2 树脂体系推荐所用的树脂体系(聚醋或环氧十固化体系)应满足如下性能:1 GB/T 27797.5-2011/ISO 1268-5:200 1(E) a) 蒙古度:在缠绕温度下低于0.4Pa s; b) 最低适用期:操作温度下的最短适用期应满足缠绕到最后阶段树脂秸度不大于初始值的140
8、%。如果所选择的树脂体系不具备上述性能,应在试验板制备报告中说明其粘度及最低适用期。6 试验板尺寸制备的试验板的最小尺寸为长度300mm、宽度200mmo 7 增强材料含量试验板的玻璃纤维含量应由需方规定,此类型试验板的玻璃纤维质量含量通常为70%。注:玻璃纤维质量含量70%时,体积含量为52%。8 设备8. 1 纱架(选用纱架需配备张力调节系统,使纤维张力在oN-15 N间可调(在粗纱进入浸胶槽之前测定张力)。8.2 缠绕机缠绕机(见图1)应有如下性能:a) 轴速t在or/min70 r/min范围内连续可谓;b) 纱线前进量z在O.5 mm5 mm范围内可调;c) 如需要,可安装辐射板,使
9、粗纱在芯模上缠绕时温度保持基本恒定。8.3 浸股装置8.3. 1 总则浸肢装置可选用8.3.2和8.3.3中的一种,如果使用别的装置,应在试验板制备报告中详细说明。8.3.2 浸胶槽应监控浸肢槽(见图1)内树脂体系的温度以保持其蒙古度尽可能恒定,确保粗纱浸胶均匀、完全。因此,建议浸胶槽采用双层结构,温度调节液在夹层内循环。浸肢槽内最小浸渍距离为400mm,并能盛装1L树脂,以保证浸渍完全。图1为浸肢槽的一个示例,推荐浸胶槽应具有如下性能:a) 进口处有导纱眼以防磨损;b) 出口处有纤维导杆,保证浸胶完全,元干纱Fc) 气泡拦除装置;d) 位于树脂中的导杆(平面和沟槽交替设置)。2 GB/T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7797.5 2011 纤维 增强塑料 试验 制备 方法 部分 缠绕 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