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004-2011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pdf
《GB T 19004-2011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9004-2011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pdf(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ICS 03. 120. 10 A 00 国家标准和国圭七./、中华人民GB/T 19004一2011/1809004: 2009 代替GBjT19004-2000 质量管理方法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Managing for the sustained success of an organization A quality management approach 2012-02-01实施CISO 9004: 2009 , IDT) 2011-12-30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h气勿HM$hzv伪崎问防mdw飞扭曲材、数川、黯W譬如崎GB/T 1
2、9004-2011月SO9004: 2009 目次EHIll-1223333444455667888899999口uuu审平、1的息信获望期uu卜棚和定开匿审斤制展沟#H木制限和Mh管u需的的的.阳毗控权和附习,f的.境其针针针H.工作.息u和和析量学文功功环及方方方源员合施境信源划责分测和用义成成的方针和和和资的和设环,1资策职引定续则续织关方则略略略理则务织方础作识然理则程程幢则视量析视制则性和持总持组相和总战战战管总财组供基工知自管总过过、总监测分监、总围范语织略源程视进范规术组JJ3J战JJJJ资J2345678过JJ3监1234J改J士一目主口44445555666666667778
3、.8.888前引123456789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9. 2 改进四9.3 创新139.4 学习u附录A(资料性附录)自我评价工具15附录B(资料性附录)质量管理原则27附录c(资料性附录)GB/T 190042011与GB/T19001-2008之间的对照.31 参考文献.33 E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目。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9004: 2009(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英文版)。本标准代替GB/T19004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
4、业绩改进指南。本标准与GB/T19004-2000 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标准的题目、内容和结构完全更新,为使用者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视野,以指导组织实现持续成功。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是: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 2005 ,IDT)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卓越质量管理研究院、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检
5、验认证中心、北京创源信诚管理体系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协会、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艳君、李镜、李强、梁晓文、王晓生、宋明I四、王金德、沈斌、江元英、石新勇、部强、王俊、李华强、喻民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0300. 5-1988 , GB/T 19004.1-1992, GB/T 19004.1-1994、GB/T19004-2000。阳山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引本标准为组织提供了通过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实现持续成功的指南,以帮助组织应对复杂的、严峻的和不断变化的
6、环境。组织的持续成功取决于其长期、均衡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能力。通过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了解组织的环境、开展学习以及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或)创新,能够实现持续成功。本标准倡导将自我评价作为评价组织成熟度等级的重要工具,包括评价领导作用、战略、管理体系、资源和过程等方面,从而识别组织的优势、劣势以及改进和(或)创新的机会。本标准关注的质量管理范围比GB/T19001更广,强调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为系统地持续改进组织的整体绩效提供指南。图l给出了结合GB/T19001和GB/T19004要素,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模式。组织的环境图释信息流增值活动基础z质量管理原则(G
7、B/T19000) 圄1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模式组织的环境相关方踊客本标准与GB/T19001协调一致,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相互兼容。这些标准既可相互补充,也可单独使用。N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附录A为组织提供了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自我评价的工具,以便确定组织的成熟度等级,并识别改进和创新的机会。附录B提供了对质量管理原则的描述,这些原则是ISO/TC176所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的基础。附录C给出了本标准与GB/T19001-2008的章条之间的对照表。V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
8、理方法1 范围本标准为组织提供了通过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实现持续成功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从事不同活动的任何组织。本标准不拟用于认证、法律法规或合同目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Qualitymanagement system-Fundamentals and vocab ulary) 3 术语和定义ISO 9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持续成功sustained s
9、uccess 组织长期实现和保持其目标的能力的结果。3.2 组织的环境organization s environment 影响组织目标实现以及影响组织对相关方的行为的内外因素和条件的组合。4 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4. 1 总则为了实现持续成功,最高管理者应采用质量管理方法。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基于附录B给出的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描述的概念是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最高管理者应将这些原则用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一资源的高效利用;一一基于事实证据做出决策;一一关注顾客满意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注=本标准中,术语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中有决策权的最高层,术语组织
10、包括组织的所有人员。这与GB/T 19000给出的术语定义相一致。4.2 持续成功组织以均衡的方式、长期持续地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能够实现持续成功。1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组织的环境是不断变化和不确定的,因此,为了实现持续成功,最高管理者应:一一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不断地监视和定期分析组织的环境;一一识别所有相关方,评价他们各自对组织绩效的潜在影响,以及确定如何以均衡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一一吸引相关方持续参与,并向他们通报组织的活动和计划;建立与供方、合作伙伴和其他相关方的互利关系;利用各种方法,包括协商和调解,来平衡相关方之间经常存在的
11、竞争性的需求和期望;一一一识别组织的短期和长期风险,落实组织的总体战略,以降低这些风险;一一预测未来的资源需求(包括员工需具备的能力); 一二建立适合于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确保这些过程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情况;定期评价与目前计划和程序的符合性,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一一确保组织的员工拥有为了自身利益以及保持组织活力而进行学习的机会;一一建立并保持创新和持续改进的过程。4.3 组织的环境无论组织的规模(大型或小型)、活动、产品或类型(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是何种情况,组织的环境总是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因此,组织应不断地对其进行监视。这种监视应使组织能够识别、评价和管理与相关方有关的风险以及他
12、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最高管理者应及时做出组织变革和创新方面的决策,以保持和改进组织的绩效。注z有关风险管理的更多信息,见IS031000 , 4.4 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相关方是指能为组织带来增值的,或是与组织活动有利益关系的,或受组织活动影响的个体和其他实体。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促使组织实现持续成功。每个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不同的,有些可能相互冲突,有些可能变化很快。因此,表达和满足相关方诺求和期望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协作、合作、谈判、外包或终止某项活动等。表1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的示例相关方需求和期望顾客产品的质量、价格和交付所有者和(或)股东持续的盈利能力透明度良好的工作
13、环境组织的员工职业安全得到承认和奖励供方和合作伙伴互利和连续性环境保护社会道德行为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注:尽管大多数组织对相关方如顾客、所有者和(或股东、供方和合作伙伴、组织的员工等的描述都很相似,但这些类别的构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不同的组织、行业、国家和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别。2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5 战略和方针5. 1 总则为实现持续成功,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和保持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使之得到员工的充分理解、认同和支持,适当时,也应得到其他相关方的充分理解、认同和支持。注:本标准中,使命是对组织为什么要存在的描述,愿景是对组织所期望状态的描述,
14、即,组织想成为什么样的组织,以及组织期望相关方如何看待自己。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最高管理者应清晰地制定组织的战略和方针,以使其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得到相关方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应定期监视组织的环境,以确定是否需要评审以及(在适当时)修订其战略和方针。为了制定、落实和保持有效的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具备适当的过程,以便:一一不断地监视和定期分析组织的环境,包括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竞争状况、新技术、政策变化、经济预测或社会因素;一一识别并确定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一一评价现有的过程能力和资源;识别未来的资源和技术需求;一一更新战略和方针;一一识别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所必需的输出。组织应及时建立上述
15、过程,同时确定支持这些过程所需的计划和资源。组织战略的制定也应考虑诸如对顾客需求或法律法规要求、产品、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的分析活动。组织还应具备制定和评审其战略的明确的过程。注战略是指为实现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所制定的具有逻辑结构的计划或方法。5.3 战略和方针的展开5.3.1 总则为落实持续成功的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建立和保持下述过程和惯例:一一将战略和方针(在适当时)转化为组织所有相关层次上的可测量的目标;一一确定每一目标的时间表并分配实现目标的职责和权限;一一评估战略风险并规定适宜的应对措施p一一提供开展必要活动所需的资源;一一实施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活动。5.3.2 过程和惯例为确
16、保过程和惯例是有效和高效的,组织应开展相关活动,以便:一一预测因相关方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所引起的潜在冲突;一一评价和理解组织的当前绩效和以往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一一与相关方保持信息沟通,得到他们的承诺,让他们了解计划的进展状况,并获得他们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一一评审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并在必要时予以更新;一一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报告;3 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一一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改进、创新和学习所需的资源;一一制定、调整并实现目标,包括确定时间表;一一确保结果与战略相一致。5.3.3 展开为展开战略和方针,组织应识别过程间的相互关系。
17、对过程顺序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可在以下方面有助于组织开展评审活动:一一表明组织结构、体系和过程间的关系;一一识别过程间相互作用的潜在问题;一一为确定改进和其他变革活动的优先次序提供方法;一一为在组织的所有相关层次设定目标、协调目标和展开目标提供框架。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战略和方针的有效沟通对组织的持续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战略和方针的沟通应是有意义的、及时的和不间断的。沟通也应包括对战略和方针的反馈机制、评审周期以及主动应对组织环境变化方面的规定。组织的沟通过程应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并应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相同的信息在向组织的员工传递时和向顾客或其他相关方传递时可能有所
18、不同。6 资源管理6. 1 总则组织应识别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所需的内外部资源。组织的资源管理方针和方法应与其战略相一致。为确保有效和高效地使用资源(如设备、设施、材料、能源、知识、财务和人员等),组织必需具备提供、配置、监视、评估、优化、维护和保护这些资源的过程。为确保能够获得开展未来活动所需的资源,组织应识别和评估可能因为缺乏这些资源而产生的风险,并持续监视资源的当前使用情况,以便寻找改进资源利用的机会。同时,组织也应开展对新资源、优化过程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应定期评审已识别资源(包括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和适宜性,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评审结果应作为组织战略评审、目标评审和计划评
19、审的输入。6.2 财务资源最高管理者应确定组织的财务需求和用于组织当前和未来运行所需的财务资源。财务资源可呈不同形式,例如现金、有价证券、贷款或其他金融工具。为了对实现组织目标有关的财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高效使用,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监视、控制和报告的过程。有关这些内容的报告也能为确定元效或低效的活动、启动适宜的改进措施提供方法。与管理体系绩效和产品符合性相关的活动的财务报告应被用于管理评审。4 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能以多种方式对组织的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如:对内减少过程失效和产品故障,消除材料或时间的浪费等;一一对外减少产品故障、降低产品保证和担保的赔偿费用、减少产品责任和其他法律风险、
20、减少顾客和市场流失所产生的成本等。注:GB/T 19024为组织提供了通过应用GB/T19000质量管理原则,如何识别和获得财务和经济效益的示例。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6.3 组织的员工6.3. 1 员工管理员工是组织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充分参与能够增强他们为相关方创造价值的能力。最高管理者应通过其领导作用,来建立和保持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以及能让员工充分参与组织目标实现的内部环境。员工是组织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组织要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个人的成长、学习、知识传播和团队合作。对员工的管理应通过有计划、透明、有道德和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式来实
21、施。组织应确保员工理解自身贡献和作用的重要性。组织应建立相应的过程,使员工能够:一一将组织的战略和过程目标转化为各自的工作目标,并制定其实现计划;一一识别影响自身绩效实现的制约因素;一一获得解决问题的权限和承担责任;根据个人工作目标来评价其绩效;一一积极寻求提升自身能力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一一促进团队合作和鼓励员工间的相互配合;一一-在组织内分享信息、知识和经验。6.3.2 员工能力组织应建立和保持员工发展计划以及相关过程,以确保其具备必需的能力。通过以下步骤,这些计划和过程将有助于组织识别、开发和提高员工能力:根据组织的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目标,识别组织在短期和长期内所需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
22、力;一一识别组织目前的现有能力,以及现有能力与目前和未来所需能力之间的差距;一一采取使员工提高和(或)获得能力的措施,以消除上述差距;一评审和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获得了必需的能力;保持己获得的能力。注:有关能力和培训方面的更多指南,见GB/T19025 0 6.3.3 员工的参与和激励组织应鼓励员工理解其职责和活动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和提供价值的意义及重要性。为鼓励员工的参与,激发其主动性,组织应考虑诸如以下活动:开发共享知识和发挥员工能力的过程,例如,收集改进建议的方案;一一-基于对员工个体成就的评价,建立适当的承认和奖励制度;一一建立技能鉴定制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促进员工的个
23、人发展;一一持续评审员工的满意度及其需求和期望;一一提供参加辅导和训练的机会。注:有关员工参与方面的更多信息,见附录B中的相关质量管理原则。6.4 供方和合作伙伴6.4.1 总则合作伙伴可以是产品的供应方、服务的提供方、技术和金融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或其他相关方。GB/T 19004-2011 /ISO 9004: 2009 合作伙伴可以按照合作协议中达成的规定,提供各类资源。组织与其合作伙伴相互依存,这种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组织应将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与供方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这种关系,供方可以在组织活动领域内投资,并分享收益或共担损失。组织在确定伙伴关系时,应考虑诸如以下
24、事项:适当时,向合作伙伴提供信息,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做出贡献;一一为合作伙伴提供资源方面的支持(例如提供信息、知识、专项技能、技术、过程以及共同培训等); 一一与合作伙伴共享收益,共担损失;一一提高合作伙伴的绩效。注:有关互利的关系的更多信息,见附录B的相关质量管理原则a6.4.2 供方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价和能力提高组织应建立和保持识别、选择与评价供方和合作伙伴的过程,以便持续提高他们的能力并确保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或其他资源满足组织的需求和期望。在选择与评价供方和合作伙伴时,组织应考虑诸如以下事项:一一供方和合作伙伴对组织活动的贡献,以及为组织和其相关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一一持续提高供方和合作伙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004 2011 追求 组织 持续 成功 质量管理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