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851.1-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pdf
《GB T 18851.1-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851.1-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检测 第1部分;总则.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9. 10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5-06-08发布G/T 1885 1. 1-2005/180 3452: 1984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testing Part 1 : General principles CISO 3452: 1984 , IDT) 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古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1J GB/T 1885 1. 1-2005/ISO 3452: 1984 目次皿1111233556666778书明口说.们的表呻料方份
2、材配卡测料艺U检材工是拥测渗检检组透透一渗渗类分UUUU川口川)川勺H川H录录录文制uhu洗度附附附.-测清敏u性性性明-F附件骤件懈检的灵告范范范u性u提检条步条和步后的报规规规围范则全透测测察测t翩翩躲趴BC言范规原安渗检检观检录录录前123456789川口MU附附附I GB/T 18851.1-2005/ISO 3452: 1984 前言GBjT 1885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分为5个部分:一-第1部分t总则;一-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一-第3部分z参考试块;一一第4部分:设备;一-第5部分:验证方法。其中第3部分:参考试块发布时的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BjT18851-2002(无损检测
3、渗透检验标准试块),经修改单的修改,标准编号和名称改为GBjT18851. 3一200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3部分:参考试块),修改后的该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变。本部分为GBjT18851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3452: 198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总则)(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自03453:1984。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或GBjT18851的本部分;b)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在第2章中插入GBjT1. 1-2000规定的引导语。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SACjTC56)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苏州美柯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宇飞、中玉。mu 1 范围GB/T 18851 . 1-2005/ISO 3452: 1984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1. 1 GB/ T 18851的本部分规定了材料和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和使用中实施渗透检测的方法通则,例如观场检测。下列文文件,其随成协议的各本部分。3 原则a) b) d) 显示;e) 在适当的观察条件下进行自啃掉和许包I:.娃一-f7i阳重叠、折叠、裂纹(龟裂)、孔洞和裂常的非吸收体和相容的;参款。1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文膏,其最新版本适用于f)
5、对检测过的表面进行清洗,如有必要,附加防腐蚀处理。宜注意的是,检测时的温度若与该渗透检测材料的规定不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4 安全提示4 . 1 渗透检测技术可允许使用有毒的、易燃的和易挥发的材料,因而应遵循所用各种材料相关的适用1) GB/T5097-1985与ISO3059 : 1974相比,除了在文本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外,两者所述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本文引用GB/T5097与引用ISO3059在技术上是等同的。另,ISO3059: 1974目前己被ISO 3059 : 2001所代替,而GB/T5097-1985也将被GB/T5097- 2005 / ISO 3059:
6、2001代替。GB/T 18851.1-2005/ISO 3452: 1984 范围和预防措施。工作区域应充分通风和远离热师、明火和燃烧物。4.2 应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即保证不用眼睛直接对准未被过滤的来自紫外辐射源的辐射。应始终在安全的条件下工作,即紫外辐射源,无论是灯的整体还是分体部分都要经过过滤。(参照GBjT5097) 4.3 应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来使用渗透检测材料和设备。5 渗透检测材料的分类5. 1 概述渗透检测材料是根据被检材料或工件及其表面条件,以及根据所实施检测的条件等情况进行配制或选择的。用于特定用途的互相相容的材料构成了组(称之为系统,见附录A),每组包括(部分或全
7、部): 一一渗透剂;去除剂;一一显像剂。并以配方表中给出的数据表征(见附录B)。注1:构成一组渗透检测的材料不宜对被检材料或工件产生有害的影响。注2:用于表面预清洗的材料不把它看作是渗透检测材料。5.2 渗遗荆本部分适用的渗透剂,分为:a) 荧光渗透剂;b) 着色渗透3fJJ; c) 两用(荧光/着色)渗透剂;d) 特殊用途渗透剂。5.3 去除荆去除剂分成za)水。b) 乳化剂:1) 亲油性乳化剂;2) 亲水性乳化剂。c) 液体状溶剂。5.4 显像荆显像剂有ta) 干粉。b) 悬浮或溶解于水中z1) 水悬浮;2) 水榕性。c) 悬浮于非水挥发性溶剂中:1) 不可燃的;2) 可燃的。5.5 潘遗
8、系统的分类2 本部分将渗透系统分为:按检测的方法分z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GB/T 1885 1. 1-2005/1S0 3452: 1984 两用(荧光/着鱼)渗透检测。一一按渗透剂的类型(去除多余渗透剂的方法)分:水洗型; 后乳化型;榕剂去除型。注1:不宜推论到同类型的各种渗透检测材料,对于一种方法必须要完全可互换或有类似的灵敏度,不推荐将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材料混合使用。当选择渗透材料时宜注意其功效,从而确保它们互相之间是相容的并可有效使用。注2:荧光渗透检测不宜在着色渗透检测之后进行,除非该步骤是事先经鉴定认可的。注3:建议制造商和用户双方都采用相同的分类系统。6 检测条件6. 1
9、材料的相窑性6. 1. 1 对于被检材料,各种渗透检测材料应是相容的,另外特别要注意长期腐蚀问题。6. 1.2 为了检验相容性,可能需要实施一项特别的检验,检验的性质视被检材料而定。6.1.3 对于渗透检测材料,在有燃料、润滑油、水压液体等污染物的地方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检测后的清洗操作,参见11.1。6. 1.4 在预清洗、清除油污和干燥等操作中应当心,以确保不影响检测结果。6.2 预清洗和表面准备6.2. 1 所有的清洗材料及其工序与渗透检测材料以及被检材料等应是相容的。为了去除防护性的涂层,如油漆层,宜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以避免装饰物进入到表面的不连续中。6.2.2 应清
10、洗表面及其上面的不连续,使其没有污染物。表面的整洁和粗糙情况宜符合规定要求。注1:化学方法更适合于去除污染物,可以很容易地去除任何位置的污染物。物理方法主要去除表面和一般的污染物,不能去除在表面不连续里面的污染物。物理清洗方法,如喷丸,会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可能会完全或部分地封堵住不连续,以至于阻碍或限制渗透剂的渗入。注2:若有可能,在使用了物理方法之后,推荐再用浸蚀法去除污染物。作为建议,预清洗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是对曾经受压过的不连续更是如此。为使渗透剂的性能不产生有害影响,残留的浸蚀液经化学中和以及进行后续去除是必要的。6.3 清除油污施加渗透剂前,应对被检表面进行油污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851.1 2005 无损 检测 渗透 部分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