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pdf
《GB 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l【131UUC 65 a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8012008代替GB 12801-19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008-12-15发布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and health in production process200910-01实施丰瞀髁紫瓣警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刖 舌GBT 128012008本标准代替GB 12801199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本标准与GB 12801-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更新并补充了部分引用文件;更新并补充了部
2、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基本要求、控制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影响因素的一般要求、安全卫生防护技术措施、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中的部分条款。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高成风、隋旭、王立群、孙明伟、陈兵、夏昕、陈守海、陈兴坤。本标准1991年4月26日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1范围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控制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影响因素的一般要求、安全卫生防护
3、技术措施;安全卫生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建立企业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和编写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规范等;也适用于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状况,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的考核和监察。农业、林业、矿山、电力、建筑、交通运输等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要求,应结合生产特点制定。本标准中的卫生,系指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4、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GB 2893安全色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438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50201 防洪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一般指从劳动对象进入生产领域到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本标准中的生产过程包含安全作业和施工的过程。32生产物料production materials生产需要的原
5、料、材料、燃料、辅料和半成品。33剩余物料waste materials生产过程中的余料和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废料,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34生产装置production equipments生产需要的设备、设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各种劳动资料。1GBT 12801200835危险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36有害因素harmful factors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37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4基本要求41凡对人员的安全健康
6、可能造成危害,对财产可能造成损失的生产过程,都应制定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4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标准中,应对下列诸因素明确规定具体要求:a)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b)厂址、矿区、施工作业区的选择及其平面布置;c)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d)生产厂房和作业场地上的建(构)筑物;e)生产物料;f)生产装置;g)设备、设施、管线、电缆的配置和作业区的规划和组织;h) 生产物料、产品、剩余物料的储存和运输;i) 生产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j)人员选择;k)防护技术措施;1)管理措施;m)重大危险源的管理;n)应急救援体系;o)其他。43根据危险和有害源特点及可能的影响范围,明确规定
7、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和防护带,5控制生产过程安全卫生影响因素的一般要求51 阐明危险和有害因素在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生产时,应首先阐明以下内容:a) 生产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数量和性质,危害的途径和后果;b)可能产生危险和有害作用的过程、设备、场所和物料;c)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或浓度,以及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的指标。52厂址、矿区、籀工作业区的选择爰其平面布置521选址的原则a)选址时,除应考虑其经济性和技术合理性外,还应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同时选定生活区、水源以及有害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点。b)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有关要求。c) 产
8、生危害较大的气体、烟雾、粉尘、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的工业企业选址时,应遵守国家标准2GBT 128012008和有关规定。d)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具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凡位于受江、河、湖、海洪水、潮水或山洪威胁地带的工业企业,其防洪标准应符合GB 50201的有关要求。e)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爆破危险范围内;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国家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
9、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存在放射源危害的地段;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f)根据企业物流、人流状况,确定厂区出人口、交通运输通道和人行道及其安全设施,公路、路网铁路不得通过厂区。g) 厂区设计最低标高应符合有关规定。522平面布置的原则a)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b)具有或能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装置和场所,应根据生产特点,在保证从业人员和公众安全
10、、卫生的原则下合理布置;c)消防站、急救站等公用设施,应布置在便于服务、指挥和使用的地点;d)新建、改建和扩建厂矿企业时,厂房(装置、作业场地、设备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消防通道、消防给水及有关设施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e)具有或能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源的车间、装置和设备设施与控制室、变配电室、仓库、办公室、休息室、试验室等公用设施的距离应符合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振、防辐射、防触电和防噪声等的规定;f) 电离辐射装置宜布置在厂区内人流少的区域,与人行道和人员密集场所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g)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通风、采光和防火规定h) 厂(场)内运输网应根据生产流程,结合进出厂(场
11、)物品的特征、运输量、装卸方式合理布局,并满足防火、防爆、防振、防尘、防毒和防触电等安全、卫生要求,保证消防车、急救车顺利通往可能出现事故的地点;i)利用水路运输时,选定的船坞和码头的位置,应保证当水情、气象变化时的作业安全;j)应根据生产性质、地下设施和环境要求,规划绿地面积和绿化带。53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的设计、组织和实施531设计、组织和实施的原则a)应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或能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b)应优先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c)对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合理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实现遥控或
12、隔离操作;d)对产生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应配置监控检测仪器、仪表,必要时配置自动联锁、自动报警装置;e)及时排除或处理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剩余物料;f)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或系统,应设置能保证人员安全、设备紧急停止运行的安全监控系统;3GBT 128012008g) 对产生尘毒危害较大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密闭、负压等综合措施;h)对易燃、易爆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i)排放的有害废气、废液和废渣,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j)其他。532对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的控制、检测系统的要求a)对事故后果严重的生产过程,应按冗余原则,设计备用装置或备用系统,并能保证在出现
13、危险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装置或备用系统;b)各种仪器、仪表、监测记录装置等,应选用合理,灵敏可靠,易于识别。533工艺、作业和施工文件中,应按51的要求,阐明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概况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以及操作和作业时的注意事项。54生产厂房和作业场地上的建(构)筑物541 生产厂房、仓库和各种构筑物的结构强度、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通风、采光、照明等,均应按其使用特点和地区环境条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应有抗震、防水、防漏、防风、防雪等措施。542建(构)筑物的通风换气条件,应保证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危险和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和防爆规定。54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高温、高压、低温、腐蚀等
14、因素,如对建(构)筑物造成影响时,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544生产、处理、储存有GB 5044中规定的极度和高度危害毒物的厂房和仓库,其墙壁、顶棚和地面均应光滑,便于清扫,必要时加设保护层及专门的清洗设施。545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546危险性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通道;应设应急照明、安全标志和疏散指示标志;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口应保持畅通;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547根据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按有关标准规定设置防雷电设施,并定期检测。55生产物料551应优先选用无毒和低毒的生产物料。若使用给人员带来危险和有害作用的生产物
15、料时,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制定使用、处理、储存和运输的安全、卫生标准。552对不易搬运的物料,应设置或采用便于吊装及搬运的装置或设施。553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56生产装置561应尽量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危险性较大的、重要的关键性生产设备,应由具备有效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562使用的各种设备,应符合GB 5083的有关规定。563锅炉、压力容器及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检验,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564用于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使用条件,按有关规定选型、安装
16、和维护。56,5设备本身应具备必要的防护、净化、减振、消音、保险、联锁、信号、监测等可靠的安全、卫生装置。对有突然超压或瞬间爆炸危险的设备,还应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泄压、防爆等安全装置。57设备、设施、管线、电缆配置和作业区的组织571 配置设备、设施、管线、电缆和组织作业区的基本要求a)在生产厂房和作业场地上配置的生产设备、设施、管线、电缆以及堆放的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不应对人员、生产和运输造成危险和有害影响;b)各设备之间,管线之间,以及设备、管线与厂房、建(构)筑物的墙壁之间的距离,均应符合有关设计和建筑规范要求;4GBT 128012008c)在设备、设施、管线上需要人员操作、检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801 2008 生产过程 安全卫生 要求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