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T 3105.4-2014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 第4部分 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 算机层析成像检测.pdf
《TB T 3105.4-2014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 第4部分 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 算机层析成像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 T 3105.4-2014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 第4部分 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 算机层析成像检测.pdf(1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45.060. 20 S 33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3105.4一2014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第4部分: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N 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ast steel bolsters and side frames for railway freight car-Part 4 : Digital radiography and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testing 2014-09-26发布2015-03-01实施国家铁路局发布TB/T 3105.4-2014
2、目次前言El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5检测26 图像分析和缺陷评定47 检测记录和数据保存4附录A(资料性附录)DR检测灵敏度测试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7附录C(资料性附录)密度分辨率测试方法9附录D(资料性附录)DR无损检测质量评定参考图谱、喝r、-TB/T 3105.4一2014目。昌TB/T 3105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元损检测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第1部分:射线照相检验;一一第2部分:超声波检验;一一第3部分:磁粉检验;一-第4部分: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本部分为TB/T3105的第4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3、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南车戚墅堪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南车戚墅堪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同鸿科技有限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天瑞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万升云、肖永顺、郑小康、卢东磊、张文斌、石胜平、李卫兵、高金生。E TB/T 3105.4-2014 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无损检测第4部分:数字化射线成像及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1范围TB/T 3105的本部分规定了新造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数字化射线成像(以下简称DR)及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以下简称ICT)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工艺
4、、质量评忘及检测记录。本部分适用于采用电子加速器对新造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的DR及ICT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糠安全基本标准GB/T 12604.2元损检测术语射线照相检测GBZ 117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JB/T 7902 线型像质计3 术语和定义GB/T 12604.2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技术要求4. 1 人员要求4. 1. 1 从事摇枕、侧架DR及ICT检测的人员,应
5、经过射线防护安全、摇枕、侧架DR和ICT检测工艺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和上岗操作证。4. 1.2 从事DR及ICT检测人员应取得铁道行业射线E级或E级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应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日常维护;了解铸钢摇扰、侧架的基本知识以及缺陷可能产生的部位和受力区。4.2 工作场所4.2. 1概述用于检测铸钢摇枕、侧架的DR及ICT系统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的检测室、控制室,检测室位于辐射区,控制室位于非辐射区,并合理布局。4.2.2检测室4. 2. 2. 1 检测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元火源,有良好的通风及照明,臭氧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4.2
6、.2.2 检测室放射防护条件应符合GB18871及GBZ117的规定,温度范围应控制在5c - 35 c ; 湿度应控制在20%-80% ,不结露。4. 2. 2. 3 检测室应有专用的接地设施和防静电、避雷设施,接地电阻应小于1n或按设备使用要求规定。4.2.2.4 检测室应安装监视装置,配备声光报警装置和安全联锁装置。飞、-TB/T 3105.4-2014 4.2.3控制室4. 2. 3. 1 控制室应与检测室相邻设置,室内应干净、整沽,光线柔和。温度、温度应符合相关控制设备使用条件要求。4.2.3.2 控制室应有专用的接地设施和防静电、避雷设施,接地电阻应小于1n或按设备使用要求规定。4
7、.3 检测装备4.3.1 检测系统铁道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等关键部件的DR/ICT检测系统一般由X射线源、探测器分系统、扫描装置分系统、扫描控制分系统、重建检查分系统等组成。4. 3. 2 系统性能4.3.2.1 X射线源应采用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能量宜为9MeVo 4.3.2.2 系统所能检测工件的长度不小于2300mm,能检测工件的质量不小于1000 kg,能检测工件的纵向同转直径不小于800rnm。4.3.2.3 系统能够穿透的等放钢厚度小于200mmo 4.3.2.4 DR扫描应满足下列技术指标:DR灵敏度:优于10%,测试方法参见附录A,使用性型像质计时.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
8、02的规定;一一最小罔像姐阵:800x 2 300。4.3.2.5 旋转平移扫描模式及只旋转扫描模式ICT检测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l中的要求。表I旋转平移扫描模式及只旋转扫描模式ICT检测的技术指标项目旋转平移扫描模式只旋转扫描模式空间分辨率优于2.0Ip/mm,测试方法参见附录B优于1.0 Ip/mm,测试方法参见附录B密度分辨率三三0.3%.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0.5% ,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ICT扫描时间根据用户对成像质量的不同需求5min-根据用户对成像质量的不同需求1min - 6 min 10 min(2 048 x2 048) (2 048 x 2 048) lCT亘建时间运3s
9、( 1 024 x 1 024) :; 3 s (1 024 x 1 024) 最大成像矩阵根据实际得求可选2048x 2048、4096x 根据实际需求可选2048 x 2 048、4096x 4 096、4096.8192)(8192 8 192 x 8 192 4.3.2.6 系统罔像处理软件应具有图像缺陷自动识别与标识功能。5检测5. 1 检测前的准备5.1.1 摇枕、侧架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DR和ICT检测。5. 1.2 确认检测系统、安全联锁、监视系统、声光警示等正常工作。5. 1.3 摇枕、侧架应有专用的夹具进行装夹,装夹后的摇枕、侧架可以进行3600旋转,并能在任一旋转角度沿
10、摇枕、侧架长度方向与探测器相对平移。被检摇枕、侧架在旋转和平移的过程中不产生窜动,检测区域都能在有效检测范围内。5.2 系统校正5.2. 1 每月应采用阶梯试块对系统进行校正。当发现图像质量下降时应及时校正。校正方法如下:试块采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材料台阶试块。试块最小台阶厚度不大于20mm,最大台阶厚度不小于200 mm,不同厚度的台阶段数不小于8个。进行校正时,关闭工件旋转驱动;校正时,试块台阶固与射线方向垂直,台阶面长度方向与准直器方向一致;校正结束后,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观察图像,验证校正2 飞咽-TB/T 3105.4-2014 效果,像质指数符合相应要求。5.2.2 每年进行空间分辨率、
11、密度分辨率校正。5. 3 参数设置5.3.1 根据摇枕、侧架检测的要求选择扫描模式。5.3.2 在开始扫描之前,根据扫描模式进行以下参数的设定:a)扫描参数:一一触发频率:50Hz - 250 Hz; 一-加密采样次数:;:,1次;一一工件与探测器相对移动速度; 120 mm/5; 一-ICT检测位置:根据检测要求确定;一一ICT检测工件转动速度:主主360/50b)重建参数:一一ICT图像重建范围:;:.100 mm; 一一重建规模(重建图像的像素大小):不小于2048x2 048 0 5.4扫描5.4.1 必要时,在扫描之前,摇枕、侧架上应放置适当的定位标记,以方便确认缺陷在工件中的位置。
12、5.4.2 摇枕、侧架的DR检测,最少需要进行四次扫查,具体各下:a)摇枕扫查:1 )第一次扫描时,宜将心盘面与射线方向垂直或平行,参见图1,检测区域靠近探测器;2)第二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150_300; 3)第三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300-150; 4)第四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90。或者旋转-900 (摇枕侧面与射线方向垂直); 5)必要时,增加摆动检测扫描。l匮j图1摇枕心盘面与射线方向垂直示意图b)侧架扫查:1 )第一次扫描时,宜将弹簧承台面与射线方向垂直或平行,参见图2,检测区域靠近探测器;2)第二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
13、150_300; 3)第三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300-150; 4)第四次扫描宜以第一次扫描角度为基准,旋转90。或者旋转-900 (侧架侧面与射线方向垂直); 5)必要时,增加摆动检测扫描。3 ._ TB/T 3105.4-2014 j IJ I j 图2侧架弹簧承台面与射线方向垂直示意图/ 5.4.3 DR扫描完成后,在DR图像上若需要判断缺陷截面情况时J在D图像上指定需要进行ICT检测的位置,提交给系统继续ICt检测。6 图像分析和缺陆评定6. 1 图像获取通过直方罔、对比度调整、图像缩放等操作,获取合适的观察罔像。6. 2 缺陆评定6.2. 1 进行缺陷评级判读时,显
14、示图像大小与实际尺寸相同,与DR无损检测质量评定参考图谱进行比较,判断缺陷的类型和等级,DR无损检测质量评定参考图谱参见附录D。6.2.2 对工件腔体圆弧处的缺陷显示可参照各个方向DR检测的罔像显示情况及工件形状和透照角度,评级时可适当提高缺陷的等级。6. 2. 3 进行缺陷评定判读时,一个评定区域的大小为177mm x 127 mmo 6.2.4 在一个评定区域内,存在一个类别的缺陷且级别不同时,取其中最严重的级别为最终评定级别;存在两类及两类以上缺陷时,对照DR无损检测质量评定参考图谱分别评定。6.2.5 图像上焊补区域的气孔、夹渣缺陷,视为铸造缺陆进行评定。7 检测记录和数据保存7. 1
15、 检测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检测产品的名称、型号、铸造顺序号、铸造年月、材质代号及企业代号等;b)检测工艺参数:检测系统型号、扫描方式、工件旋转角度、检测位置、扫描参数、重建参数、图像编号等;c)评定结果:评定标准、评判结果、检测人、评定人、检测日期等。7.2 检测记录及电子图像应妥善保存。4 -一-飞-A.1 线型像质计测试方法A. 1. 1 线型像质计附录A(资料性附录)DR检测灵敏度测试方法TB/T 3105.4一2014线型像质计由一组最小长度25rnm的钢线组成,每组7根。线之间相互平行、依线径增大的顺序井列排放,各线轴之间的距离不小手续径的3倍且不小于5mm,见罔A.l。像质计
16、采用线号为1-7一组或者6-10一组,线号与钢结标称直径见表A.1,其要求应符合JB/T7902的要求。线号标称直径日1日1A. 1.2 测试方法圈A.1线型像质计示意圄表A.l选择的扫描工艺及图像处理等条件要与实际检测试件的条件一致。将像质计放置于厚度为40 mm、60mm ,80 mm、100mm试块上。至少有10mm钢线长连续清晰可见,该钢线就认为可识别。按A. 1.3计算检测灵敏度,每一个试块厚度上的检查灵敏度都达到要求,则认为系统DR检测灵敏度符合要求。A. 1.3 检测灵敏度的计算按公式A.1计算系统的DR检测灵敏度。R = (d/T) x 100% . (A. 1 ) 式中:R一
17、一一系统DR检测灵敏度的数值;d一一在各个厚度的试块上能够分辨的最小的丝的直径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5 可-TB/T 3105.4-2014 T一一试块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A.2 阶梯孔型像质计A. 2.1 阶梯孔型像质计阶梯孔型像质计是由一系列阶梯构成的钢材料部件或组件,每个阶梯上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与该阶梯厚度e相等的回孔。其基本结构如罔A.2所示。e =1.25 e =0.5 门r11 1, 11 L丁二e =1.25 e=2 孔5e =0.63 e=l 图A.2阶梯孔型像质计示意图A. 2. 2 测试方法选择的扫描工艺及因像处理等条件要与实际检测试件的条件一致。将像质计
18、放置于厚度为40 mm、60mm、80mm ,100 mm试块上。若阶梯孔上有两个同径孔,两孔均可识别,该阶梯孔才可视为识别。按A.2. 3计算检测灵敏度,每一个试块厚度上的检查灵敏度都达到要求,则认为系统DR检测灵敏度符合要求。A. 2. 3 检测灵敏度的计算按公式A.2计算系统的DR检测灵敏度。R = (e/T) x 100% (A.2) 式中:R一一一系统DR检测灵敏度的数值;r 在各个厚度的试块上可识别的最小的阶梯孔孔径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 T 试块厚度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6 可-TB/T 3105.4-20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B.1 线对测试卡
19、法B. 1. 1 线对测试卡线对测试卡是在低密度材料(通常为聚丙烯或其他透明塑料)制成的基体内部布置一系列由高密度材料一一钢片制成的线对组,每个线对组由四块规格尺寸相同的钢片平行排列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B.1所示。基体-EE-EE- EE - HHUHHHHHHHHHHHHH 线对组丁lHlt一申图B.1线对测试卡示意图每个线对组中的钢片厚度T.相邻片中心间距2To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一般应包括O. 125 mm ,0.25 mm ,0.5 mm , 1 mmo钢片的长度为15mm -20 mm,高度为10mm -15 mmo基体直径应使基体包含整个线对组系列,一般不大于40mmo基体厚
20、度H不小于钢片高度。B. 1.2 测试方法选择的扫描工艺、重建参数及图像处理等条件要与实际检测试件的条件一致。切片位置应选在测试卡的中部区域。根据线对测试卡的ICT图像按B.1. 3计算空间分辨率。B. 1.3 空间分辨率的计算按公式B.1计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R。R = ( 1/2) x ( 1 /T min ) (B. 1 ) 式中:R一一空间分辨率的数值,单位为线对每毫米(lp/mm); Trnin-在ICT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线对组(在10%的调制度下分辨出的线对组)的钢片厚度的7 TB/T 3105.4-2014 数值,单位为毫米(mm)。B. 2 圆孔型测试卡B.2.1 圆孔型测试卡
21、圆孔型测试卡是在钢的圆柱形基体上,加工一系列直径不同的圆形孔,孔成行状排列。其基本结构如图B.2所示。基体-.-以0.-0-一.-。0.-0.-.寸句叫孚e-_.-0-咀-一-圆孔 同山图B.2圆孔型测试卡结构图圆孔型测试卡的孔径为D,孔(或中心)间距为2D。孔径一般在0.1mm - 2 mm之间,孔的深度要大于10mmo孔的行间隔大于相邻行的最大孔径。圆孔型测试卡的直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高度H一般为20mm左右。B. 2. 2 测试方法选择的扫描工艺,重建参数及图像处理等条件要与实际检测试件的条件一致。切片的位置应选在孔深的中部区域。根据圆孔型测试卡的ICT图像按8.2. 3计算空间分辨
22、率。B.2.3 空间分辨率的计算按公式8.2计算系统的空间分辨率R。R = ( 1/2) x ( 11 D m;J (B. 2) 式中:R 空间分辨率的数值,单位为线对每毫米(lp/mm); min-一一在ICT图像上能够分辨的最小孔径(指在10%的调制度下分辨出的孔)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8 -一-TB/T 3105.4-20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密度分解率测试方法C. 1 密度差试件c. 1. 1 液体密度差试件C. 1. 1. 1 液体密度差试件是在纯水的特定范围内加入可榕性介质(一般选用氧化铀),使用介质溶液和纯水存在一定的密度差。液体密度差试件的基本结构如图巳l所示。介质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B 3105.4 2014 铁道 货车 铸钢 无损 检测 部分 数字化 射线 成像 工业 层析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6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