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197-1997(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pdf
《SL 197-1997(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197-1997(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pdf(1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 197-97 条文说明目次l 总则.241 2 平面控制测量.2442.1 基本规定.244 2.2 基本平面控制测量.245 2.3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261 2.4 测站点平面控制测量.261 2.5 资料提交.262 3 高程控制测量.263 3.1 基本规定.,.263 3.2 基本高程控制测量.265 3.3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274 3.4 测站点高程控制测量.283 3.5 资料提交.284 4 白纸测图.285 4.1 基本规定.285 4.2 地物测绘.288 4.3 地貌、土质和植被测绘.288 4.4 水
2、下地形测量 .,. . 288 4.5 图边测绘、接边和资料提交.2925 航空摄影测量. . . . . . . . . . 293 5.1 基本规定.2935.2 像片控制点布设.335 5.3 像片控制点测量.3355.4 像片调绘.3365.5 影像平面图测图.3365.6 照相、晒印与冲洗处理.336 5.7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336 238 5.8 影像平面图制作.3365.9 立体测图.3365.10 资料提交.337 6 地面摄影测量.3386.1 地面立体摄影测量.338 6.2 近景摄影测量.342 6.3 交向摄影测量.343 6.4 资料提交.346 7 计算机辅助成
3、图.3477.1 基本规定.347 7.2 计算机辅助成图系统配置.347 7.3 数据采集.348 7.4 数据处理与编辑.349 7.5 绘图与资料提交.3508 专业工程测量.3518.1 河流或水库纵、横断面测量.351 8.2 渠道和堤线测量.3628.3 道路测量.3668.4 水库淹没调查和淹没线测量.368 8.5 地质勘察测量.369 8.6 专用平面控制网测量.377 9 工程遥感.385 9.1 基本规定.川.385 9.2 遥感信息获取.385 9.3 遥感图像处理.386 9.4 遥感图像解译.386 9.5 遥感制图.387 9.6 资料提交.387 10制图.38
4、8 10.1 基本规定.388 10.2 地图编绘.388 10.3 地图清绘.388 239 10.4 地图制印.388 10.5 影像地图.388 10.6 资料提交.11 技术设计、检查验收、质量评定与测量报告.390 11.1 技术设计.390 11.2 检查验收.390 11.3 质量评定.390 1l. 4 测量报告.240 总贝。原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以下简称原规范)是由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国家测绘总局于1980年7月8日以(80)水规字第63号、(80)电水字第43号和(80)测发字第273号文联合批准颁发,其编号为SLJ3-81、DLJ20281、CH2-
5、601-81,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该规范为统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操作和精度要求,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规范沿用至今已十余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原规范制订的技术规定已不适应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现状,急需修订补充。如原来的测量数据是由人工手记,而目前已大量地由袖珍电子计算机自动记录和校核;原来控制点的平面坐标是由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各种交会图形来测定,而目前则增用三边网、边角网、三维网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方法来测定;原计算工作是由对数表、函数表、算盘、计算尺、计算盘、手摇计算机或电动计算机、计算器来完成,而目前是由各型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来计算z原来距离丈量是用
6、钢尺、因瓦基线尺或视差导线来进行,而现今是大量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来作业。所有这些测量仪器和方法的更新,须在规范条款中予以补充和修正。其次,近些年来,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计算机辅助绘图、正射影像地图、近景摄影测贵、GP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也需在规范中予以规定。其三,目前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增加了许多新的测量项目,如库首区及其外围地壳形变监测、库岸稳定中的危岩及滑坡体安全监测、大坝及其基础的安全监测、库区淹没损失中的土地详查、水工隧洞贯通测量、道路测量等,这些新增的测量项目应在规范中作出技术规定,统一操作和精度要求。近几年,国标1: 500-1 :
7、 2000比例尺航测内、外业规范,241 1 : 5000-1 I 10000航测内、外业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0 10-1.0 1.0-0.1 0.1-0.01 0.01-0.001 分水电装机容量万kW)75 75-Z5 Z.5 2.5-0.05 150 150-50 50-5 5-0.5 500 500一100100-30 30-5 h 2 /, T 1 . 1 . 1 所以h一一一XS2 (2.2.37-5) 飞2 T mh 目前我国计算三角高程对向观测边的高差中误差的经验公式为mh=士0.025SX 10-3m 代入式(2.2.37-5)得h芋X103 (2.2.3叫
8、式中S一一测距边边长,m; T一一测距边精度要求的相对中误差分母;h一一测距边两端的高差,m。2.2.38-2.2.39 对电磁波测距作业的要求。2.2.40 本条是对各等级电磁波测距的技术要求和限值规定。(1)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值:一测回各次读数间较差的含义,就是照准一次,读几次数的差数,所以读数较差主要取决于仪器的内部符合精度m内。因此,一测回各次读数间较差限值为2rz Xm内。m内的测定一般是在任意一距离(或多段距离)上,仪器jVV * 对准反光棱镜,进行一次照准多次酬,按m内工土.斗来计算,式中V为观测值与平差值的差数;n为观测个数。根据发表的文献知,仪器内部符合精度和外部符合精度的近
9、似关系式有255 mD rn内-一一一=2、12(2.2.40-1) 并令仪器外部符合精度mD等于仪器的标称精度(下同)。因而一测回各次读数间较差限值2./2m内=2.(玄方2= mD , RP 一测回内读数较差等于仪器的标称精度。(2)测回间较差限值2一测回规定读数次数为4次,以取较少的次数来考虑,则一测回读数中误差为去,考虑到测回间较差中还应包括照准误差,大气瞬间变化影响以及各类型测距仪m内的差别影响等因素,其综合影响取为一测回读数中误差的2倍,即为2X去=./2m内,则同一时间段单程测回间较差限值为2 ./2 X ./2m. =2 .(言X.(言m仨2、I2 = ./2 mD (2. 2
10、. 40r2) 即同一时间段单程测回间较差等于仪器标称精度的.f2倍。(3)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段较差:本规范规定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起始边和边长以及五等起始边的测定,应往、返测量或在不同时段内往(或返)测,其测回数不少于4测团,这是为了更好地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段较差,不仅受m内影响,而且更主要受大气条件变化的影响以及仪器对中(或归心)误差、倾斜改正误差等等的影响。因此,对这项较差起主导作用的已经不是m内,而是矶、m.p,mh特别是对四等和四等以上的长边,比例误差的影响更为显著,采用一测回测距中误差mDa+bXD,取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段各2测回,则往、返测或不同时间段较差
11、限值为256 2.f2X写=土2mD-1 2 =:f: 2(a十bX D) (2. 2. 40-3) 2.2.41 测距边两端往、返观测高差较差限值仇的规定:测距边两端往、返观测高差的较差为&=h往-h返(2.2.41-1)前已论及,高差测定的中误差为问,则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高差中误差为:士J言mh。因此m=m主+m主(2.2.41-2) 令m往=m返=士.;-zmh.并代入式(2.2.41-2),得m4h = 2mh 取2倍中误差为限差得(Jh = 2m 4h = 4mh 又三角高程对向观测边的高差中误差的经验公式为贝。mh=士0.025SX 10寸(m)(Jh =土4X 0.025S X
12、10-3(m) =士0.1X S X 10-3(m) 2.2.42 本条是对测距边天顶距测量的规定。(2.2.41-3) (2.2.41-4) 2.2.43 本条是对电磁波测距成果重测和取舍的规定。2.2.44 本条是对测距边计算的要求。2.2.45.2.2.54 这几条是对原始观测成果记录、计算和整理的规定。2.2.55.2.2.66 这几条是对GPS测量的技术规定。GPS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是一个正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的新型测量手段,在对全国部分水利水电部门的调研中,大部分部门要求在修编规范中,写进GPS测量方法。同时规范编写组考虑到GPS测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规范应具有一
13、定的超前性,因此,参照国内外一些关于GPS测量文献,编写了GPS测量规定。(1)本规范中的GPS测量适用于相对定位技术控制测量,这种定位技术需要使用两台或更多台接收机进行同步载波相位257 测量。测定点位有两种形式: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单点定位方法是通过处理一个单站的数据来求得该站在WGS-84地心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目前GPS单点定位的精度为50cm至10m(1的,它取决于星历的精度和观测时间的长短。为了在分米的或更高精度的水平上进行大地测量作业,必须使用GPS相对定位技术。在相对定位中,两台或更多台GPS大地测量接收机同步接收同组卫星发来的信号,处理这些观测值来求得各观测点之间基线矢量的各
14、分量(坐标差:dx、dy、dz)。若有一个站或多个站的坐标为已知,则对地面大地控制网和GPS人卫的参考系统的系统差进行平差后,就能确定新点的坐标。本规范中的GPS测量作业规程目前仅限于固定式或静态方式的相对定位作业。在静态方式中,接收机/天线在接收数据时是不移动的。在运动方式中,一台或多台接收机/天线不断地在移动(可能仅在测点上有短暂的停留),而一台或多台其他的接收机在固定点上连续地收集数据。这种方式,本规范未包括在内。自1987年1月21日起,GPS卫星的轨道数据按1984世界大地测量系统(WGS-84)计算。关于相对定位技术,至少已应用了4种GPS信号测量方式:伪距、码相位、积分多普勒和载
15、搜相位。虽然这些观测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它们都是卫星和地面点之间瞬时距离和它的时间导数的函数。绝大多数的精密测量都是载波相位测量方式。载波相位测量是用地面接收机的振荡器的信号与卫星载波信号产生差拍来进行的。这些信号的频率差主要是多普勒频率计数。载波相位观测值是接收到的卫星振荡器发射的信号和接收器振荡器产生的标准载波信号之间相位差的测量值。有好多种接收机具有测量Ll信号(1575.42MHz)载波相位的能力和/或同时测量Ll和Lz(1 227. 6MHz)信号的能力。258 处理载波相位测量值有无数种方法。它们可概括为单差法、双差法、三差法和非差法。每种方法都可用来进行单基线处理或多基线处理。
16、在多基线数据处理方式中,是在一次平差中处理一个观测段或多个观测段的数据。多观测段方式也称之为控制网解算,而且只有当各观测段之间有共同站或适当的联系时才有实用价值。在静态方式中影响相对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卫星位置的精度、模拟大气层(电离层、对流层)折射误差的能力、接收机计时差和野外作业误差。虽然稳定的大气条件不会实质性地降低观测成果的精度,但若观测段内有大风暴前峰通过一个或多个观测点上空,则将显著地降低观测成果的精度。控制这些误差源的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将增加精度、后勤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能力。目前GPS卫星精密星历的估算精度是1ppm或更优。广播星历精度估计为23ppm。若在数据处理中把GPS轨道
17、坐标作为固定值,则轨道误差将成比例地传播进基线测量值的各个分量内。为了获得O.1ppm精度水平的精密基线矢量,则其可允许的轨道误差要比目前达到的小得多。精度要求如此高的GPS测量,若事后计算的轨道不够精确,则需把基准站(连续跟踪站)的数据联同GPS观测值一起处理。在这种方法中,是在平差卫星轨道坐标中同时解算观测点的坐标差。进行卫星观测时,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的大小影响到卫星观测的精度,本规范按实际精度要求规定了相应的PDOP值。(2) GPS测量的技术要求是按本规范中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编写的,具体的等级划分和精度标准见表2.2.55斗。从表2.2.55-1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利用水利枢纽
18、地区的平均边长或是非水利枢纽地区的平均边长计算的GPS测量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均高于常规测量手段所要求的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精度指标F因此,GPS测量技术要求的制定是合理和可行的。259 表2.2. 55-1 GPS测量的等级划分和精度等级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bGPS测量最弱相邻点三角镇(网)最弱相邻(mm) (ppm) 边长相对中误差点边长相对中误差10 =二51/190000 1/150000 4二10三三101/95000 1/80000 四骂王10运201/48000 1/40000 运10运401/24000 1/20000 五10 骂王801/12000 1/10000 一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197 1997 条文 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 测量 规范 规划 设计 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