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 T 4021-2006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配置和技术要求.pdf
《MH T 4021-2006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配置和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H T 4021-2006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配置和技术要求.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20.40 V 54 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4021 -2006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配置和技术要求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emergency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2006-08-24发布2006斗2-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MH/T 4021-2006 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i吾. . . . I 3. 1 定义.,.,.1 3. 2 缩略语. . . . .
2、 .t. I . . I . . . . I . . . . . . . . . 2 4 应急系统的配置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11. ,.,.I . . . . . . 2 4. 1 总体要求. I . . . . I . I I . . . . . . . . . . . . . . . . . . . . . I . 2 4.2 结构配置.1.1111.2 4.3 席位配置.I . . . . , . .,.,. . .1. ,. . . . .唰.3 5 应急系统的技术性能.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3 5.1 功能. . . . . . . . . . . . . 3 5. 2 技术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I . t 0- . . 9 6工作环境. . . . . , . . . . , . . . .四前言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MH/T 4021-2006 本标
4、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敏、时建华、杨晓嘉、刘卫东、霍振飞、钟琦、秦晋。T 范围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配置和技术要求MH/T 4021一-2006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以下简称应急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民用航空的各类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5、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MH 4011 飞行进程单MH/T 4007 民用航空飞行动态固定电报格式MH/T 4008 空管雷达及管制中心设施间协调移交数据规范MH/T 4012 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标牌中国民用航空二次雷达代码使用管理规定ICAO Doc4444-ATM/501 空中规则和空中交通服务ICAO AAPO ASIA/PACIFICREGIONAL INTERFACE CONTROL D二VMENTCICD) FOR ATS INTERFACILITY DATA COMMUNICATIONS (AIDC) 3 术语、定义和缩畸语3. 1 定义下列术语
6、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1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eme咆;encysystem 当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主用系统发生故障而无法实现基本功能时,用于实施应急管制任务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3. 1. 2 大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large-size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eme咆encysystem 设计雷达管制席位数量不低于16个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3. 1. 3 中小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
7、急系统medium&small sized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 emergency system 设计雷达管制席位数量低于16个的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应急系统。3. 1. 4 2D(x,y)航路分析en-route analysis 根据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编组15的航路信息,分析飞行路径中速度和请求飞行高度等内容,将航路、MH/T 4021-2006 航段转换为航路点,并自动分配SIDC标准仪表离场)或STAR(标准终端进场)。3. 1.5 3D( x, y ,t)剖面计算3D profile calculation 收到实际
8、飞行高度和计划允许飞行高度后,根据空中交通服务电报编组15的信息确定飞行高度;前推和后推剖面计算;确定经过的内部扇区、相邻扇区,以及飞行数据区和飞行计划系统区的进入和飞出点。3. 1. 6 4D(x,y,t,t)剖面计算4 D profile calculation 利用真空速和高空风计算飞行计划的3D剖面所有点的预计飞越时间。3. 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F寸Naeronautical fix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IDC A TS inter-facility data communications FPL f1 ight plan GPS
9、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RIB grid binary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SPI special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岱,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4 应急系统的配置4. 1 总体要求航空固定通信网络空中交通服务设施间的数据通信飞行计划全球定位系统网格气象数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特殊位置识别二次监视雷达4. 1. 1 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可进行席位的扩充和功能的升级。4.
10、 1. 2 系统应采用商业货架产品,冗余的硬件结构,无单故障点。4. 2 结构配置4. 2. 1 系统网络结构系统应采用冗余网络结构,可配置为两个对等的工作网。4. 2. 2 系统处理机4. 2. 2. 1 应急系统处理机应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主流处理机。4. 2. 2. 2 大型应急系统的雷达数据处理机、飞行数据处理机应采用最低为64位的处理机;系统其他处理机应采用最低为32位的处理机。4.2.2.3 中小型应急系统的处理机应采用最低32位的处理机。4.2.2.4 应急系统雷达数据处理、飞行数据处理、记录回放处理等部分应采用现机热备份。4.2.3 系统操作系统4. 2. 3. 1 大型应急
11、系统可采用UNIX,LINUX等操作系统。4. 2. 3. 2 中小型应急系统可采用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4. 2.4 系统显示器4. 2. 4. 1 系统飞行态势显示器应采用分辨率不低于1600X1 280,显示屏幕对角线不小于53.34cm (21 in)的显示器或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 2. 4. 2 系统用于显示飞行数据的显示器应采用分辨率不低于1280X1 024,显示屏幕对角钱不小于43. 18 cm(l7 in)的显示器或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 2. 4. 3 系统用于技术管理的显示器应采用分辨率不低于1280 X 1 024,显示屏幕对角钱不小
12、于43. 18 cm(l7 in)的显示器或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2 MH/T 4021-2006 4. 3 席位配置4. 3. 1 主任管制席4. 3. 1. 1 应急系统主任管制席应配置雷达数据显示处理机。4.3.1.2 应急系统主任管制席应配置飞行态势显示器或者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 3. 1. 3 应急系统主任管制席应按主用系统主任管制席位数量1: 1配置。4. 3. 2 管制席位4. 3. 2. 1 应急系统管制席位应配置雷达数据显示处理机。4. 3. 2. 2 应急系统管制席位应配置飞行态势显示器或者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 3. 2. 3 应急系统主用管制席位应按管制中心管
13、制扇区数量1: 1配置,同时按管制扇区数量3: 1配置备份管制席位。4. 3. 3 飞行数据操作席4.3.3.1 应急系统飞行数据操作席应配置飞行数据显示处理机及资料打印机。4. 3. 3. 2 应急系统飞行数据操作席应配置飞行数据显示器或者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 3. 3. 3 应急系统至少应配置一个飞行数据操作席。4. 3. 4 技术管理席4. 3. 4. 1 应急系统技术管理席应配置系统监控管理处理机及资料打印机。4.3.4.2 应急系统技术管理席应配置系统监控管理显示器或者与主用系统共用显示器。4.3.4.3 应急系统技术管理席应按主用系统技术管理席位数量1: 1配置。5 应急系统
14、的技术性能5. 1 功能5. 1. 1 总体要求5.1. 1. 1 应急系统应具备与主用系统数据同步功能,使有关数据一致,并应能显示出不同数据的状态。5. 1. 1. 2 应急系统应支持对各类雷达数据、各类AFTN电报以及AIDC电报的处理。5. 1. 1. 3 应急系统应支持在全功能能力下的主、备处理机、双运行网的工作方式。5. 1. 1.4 只有在主处理机的硬件或软件发生故障或人工发送转换指令时,应急系统的处理机才应进行相应主备切换。在主备切换过程中,应急系统不应丢失任何数据,不应引起其他部分设备工作异常或设备的重新配置。当主处理机故障时,应急系统在没有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转换到备份
15、处理机上工作。5. 1. 1. 5 应急系统应具有在钱自检能力,能监测系统模块和系统外部接口。5. 1. 1. 6 应急系统应支持外接GPS时钟和接收主用系统的时钟信息两种方式,实现全系统对时和与主用系统时间同步。5. 1. 1. 7 应急系统应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使技术维护人员及管制员方便地进行维护和操作。5. 1. 1. 8 应急系统不应采用和主用系统同一的应用软件系统。5. 1. 1. 9 应急系统应满足主用系统应急时相关要求,至少应具备以下功能:一一与主用系统共事或采用独立的显示器、鼠标、键盘,并可实现实时切换;一一在所有雷达数据据中断时保存航迹的最后屏幕位置,并维持该图像显示;一一雷
16、达标牌除符合MH/T4012标准要求外,还可同时提供航班呼号和二次代码;一一能处理主用系统输出的系统航迹;一一大型应急系统至少设置一台独立运行的工作终端,用于监视应急系统与主用系统同步运行情况。5. 1. 1. 10 应急系统的应用软件宜与硬件设备相对独立。5. 1. 1.刊应急系统应使用相对独立的信息源。3 MH/T 4021 2006 5. 1. 2 雷达散据处理功能5. 1. 2. 1 雷达数据处理宜采用点迹融合多雷达处理或航迹融合多霄达处理方式。5. 1. 2. 2 应急系统应能处理一次雷达、二次雷达、一、二次组合霄达点迹数据(包括经平滑处理的点迹和未经平滑处理的原始点迹)。6.1.2
17、.3 应急系统应能处理一次雷达、二次霄达、一、二次组合霄达航迹数据(包括经平滑处理的航迹和未经平带她理的原始航迹)。5.1.2.4 应急系统应能处理一次雷达、二次雷达、一、二次组合雷达点航迹数据(包括经平滑处理的点航迹和未经平滑处理的原始点航迹。5. 1. 2. 5 应急系统应能处理正北信号、扇区信息、测试目标数据等各类数据信息,以用于相应的雷达数据处理和作为判断雷达线路、雷达信号质量的依据。5. 1. 2. 6 应急系统应能处理符合MHjT4008要求的雷达数据格式信息,至少应能处理在用的ASTERIX、TOSHIBA、SIMENS、ALENIA的N1P2等数据格式信息。6.1.2.7 雷达
18、数据处理应具有时标处理功能。6. 1. 2. 8 雷达数据处理应具有异常数据处理功能,当所接收的雷达数据报文数量、长度、格式出现异常时,对其进行处理和过擂。5. 1. 2. 9 应急系统应具有霄达信号状态管理和控制功能,至少应包括z一一设置雷达不可用标准,当雷达不可用时,自动停止输入该路雷达数据,系统监控功能发出告警(声音、相关红色提示); 一一当停止输人的某路雷达数据可用后,发出相关提示;一一接收和执行人工操作方式的某路雷达数据输人和停止输入指令。5.1.2.10 应急系统应具有过载处理功能。对雷达数据流量进行监控,依据系统性能参数,过载时产生可接受的世出,井向系统监控功能发送告警信息。6.
19、1.2.忖应急系统应支持单路双通道的雷达数据输人,并具有比选功能。比选时评价质量的项目至少应包括:一一校验码检查;一一雷达报文必备项丢失和格式正确性检查;一-雷达正北报及扇区报连续性检查;一一己跟踪雷达航迹连续性检查;一一雷达自选报告的出错事件。5. 1. 2.12 应急系统应能通过自动处理气象信息和人工输入进行QNH数据更新、QNH分区处理、高度层和高度转换处理。5. 1. 2.13 在多雷达覆盖区内,单个雷达故障不应影响多雷达目标在雷达显示器上的连续显示,不应对系统产生任何功能影响。6. 1. 2. 14 应急系统在接收到二次A模式代码为7500.;7600、7700时,应向管制员提供声音
20、和视频告誓,标牌信息应符合MHjT4012的规定。5.1.2.15 应急系统应具备SPI码的管理和处理能力。5. 1. 2.16 应急系统至少应具备SSR代码管理、高度管理、航迹质量管理、航迹取消等航迹管理功能。5. 1. 2.17 多雷达处理应采用主、备处理机运行模式。主、备处理机切换时,系统显示的系统航迹应连辑。主、备处理机应能自动切换和人工切换。5. 1. 3 雷边航遮与飞行计划相关功能5.1.3.1 应急系统应具备雷达航班与飞行计划自动相关的功能。应急系统应能从主用系统的系统航迹中提取相关信息,保持与主用系统的)致和同步。5. 1. 3. 2 应急系统在实现系统航迹和飞行计划相关时,应
21、考虑SSR代码、位置等多种匹配因素,实现MH/T 4021-_ 2006 正确的自动相关。5. 1. 3. 3 应急系统应具有自动相关保持功能,当不再符合相关保持规则、去相关发生时,能自动解除相关。5. 1. 3. 4 应急系统应自旨在航迹SSR代码与飞行计划内的SSR代码一致时实现人工相关。5. 1. 3. 5 应急系统应具有人工去相关的功能。已进行人工去相关的飞行计划不应再与原航迹自动相关。5. 1. 4 告警功能5. 1. 4. 1 短期冲突告警5. 1. 4. 1. 1 应急系统应具有短期冲突告警功能。5.1.4.1.2 应急系统应记录所有与短期冲突告瞥相关的数据信息。5. 1.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H 4021 2006 民用航空 空中 交通 管制 自动化 应急 系统配置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