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1489.1-2015 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 第1部分 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GB T 31489.1-2015 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 第1部分 试验方法和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1489.1-2015 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 第1部分 试验方法和要求.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60.20 K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1489.1-2015 额定电压500t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D.:, extrurld cable system5 Im power transmission立arted voUag2 u:p to a:-. incIuding 500 kY-Par 1 : Test methodsd req uirements 2015-05-15发布2015-12-01实施飞飞吁吁3Ftm()四位严/目叫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啦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oc.IJ GB/T
2、 31489.1-2015 目次前言. . . . . . m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 . . . . 2 4 试验电压、电缆设计热参数和试验条件. . 4 5 开发试验. . 6 6 型式试验.7 预鉴定试验. . . 19 8 例行试验. . 21 9 抽样试验.22 10 安装后试验.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绝缘电导率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2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缆绝缘空间电荷试验方法. . . . . . . . . . . 28 I GB/T 31489.1-2015 目。GB/T 31489(额定电压500k
3、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分为以下四个部分z一一第1部分z试验方法和要求;一一第2部分z直流陆地电缆F一一第3部分z直流海底电缆F-第4部分z直流电缆附件。本部分为GB/T31489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上海电缆研究所、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电缆有限公司、上海三原电缆附件有限公司、上海华普电缆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无
4、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惠州金龙羽超高压电缆有限公司、山东华凌电缆有限公司、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冀东普天线缆有限公司、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博禄/北欧化工公司、上海凯波特种电缆料厂有限公司、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电力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E朱永华、吴长顺、徐晓刚、陈沛云、胡明、叶信红、温尚海、潘文林、徐操、周雁、汪传斌、
5、吴丽芳、膏玉珉、杨甫军、岳振国、陆技才、潘茂龙、李万松、吴清振、邓九旺、李斌、龙莉英、玉锦明、孙默君、项健、陈文卿、尹毅、张宇、赵林杰、刘黎、杨娟娟、贺伟、袁常俊、范玉军、李骥、杨立志、贾欣。皿GB/T 31489.1-2015 1 范围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GB/T 31489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5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包括直流陆地电缆、直流海底电缆及其附件)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陆地和海底的500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力电缆,也适用于陆地电缆的接头和终端等陆地电缆附件,以及海底电缆的工厂
6、接头(软接头)、修理接头、海底直流电缆与陆地直流电缆间过技接头和终端等海底电缆附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5 1. 1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3 T 29亏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z通用试验方法一-一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295 1.13-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z通用试验方法一
7、一密度测定方法一一吸水试验一一收缩试验GB/T 295 1.14-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E通用试验方法一一低温试验GB/T 295 1.2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z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耐臭氧试验一一一热延伸试验一一浸矿物油试验GB/T 295 1.3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z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高温压力试验一一抗开裂试验GB/T 295 1.3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失重试验-一一热稳定性试验GB/T
8、295 1.4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z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一一熔体指数测量方法-一一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z总则GB/T 3048.4一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z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048.12-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z局部放电试验GB/T 3048.13-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3部分z冲击电压试验GB/T 3956一2008电缆的导体
9、GB/T 4909.3一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z拉力试验1 GB/T 31489.1-2015 GB/T 11017.1-2014 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GB/T 18380.1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z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JB/T 10696.5-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5部分:腐蚀扩展试验JB/T 10696.6-200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第6部分z挤出外套刮磨试验IEC 60287-1-1:2006 电缆额定电流的计算第1-1部分z额
10、定电流方程(100%负载系数)和电损耗计算Electriccables一Calculationof the current rating-Part 1-1; Current rating equations (100 % load factor) and calculation of losses-Genera1 IEC 60840; 2011 额定电压3kV(Um=36 kV)到150kV(U田二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Power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
11、es a bove 30 kV (Um=36 kV) up to 150 kV (Um=170 kV)-Test methods and requirernents IEC 62067 :2006额定电压150kV(Um=170 kV)到500kV(Um二55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Pawer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a bove 150 kV (U帕=170kV) up to 500 kV (Um=550 kV)-Test methods and req
12、uirements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s (LCC) 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流反向传输时电缆系统的电压极性发生变化。3.2 电压源换班器v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 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流反向传输时电缆系统的电压极性不会改变。3.3 传输电缆transl时ssi侃侃ble单极或双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电缆。3.4 回流电缆retum cable 单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回流用低压/中压直流电缆,能用于换流站之间的全线连接,也可用于换流站和电极站的局部连接
13、。3.5 挤出长度extrusion lengtb 连续挤出绝缘线芯(包括绝缘和半导电层)长度,不包括挤出开始段和结尾段切除的报废部分。3.6 制造长度manufacturing lengtb 包括半导电层外所有组件的完整电缆的挤出长度或切除报废部分后的电缆长度。3.7 交货长度delivery lengtb 一个或多个制造长度用工厂接头连接后的电缆长度。注z交货长度对于海底电缆通常是指船运长度,对于陆地电缆是指电缆盘上的完整电缆长度。2 3.8 3.9 3.10 3.11 3.12 3.13 GB/T 31489.1-2015 工厂接头factory joint 在可控工厂条件下的挤出长度/
14、制造长度之间的接头。修理接头repair joint 两根完整电缆之间的接头。现场接头field joint 现场安装在现行电缆系统的两根完整电缆之间的接头。过渡接头transition joint 连接两根均为挤包绝缘但有设计差异的电缆(例如导体的截面或结构不同)间的接头。开发试验development tests 电缆系统开发时进行的试验。型式试验type t四ts按一般商业原则对一种型号电缆系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该电缆系统具有符合预期使用要求的满意性能。注z除非电缆或附件的材料、制造工艺、电应力设计水平的改变可能改变其性能特性,试验一旦成功通过,不需要重复进行.3.14 预鉴定试
15、验p,!ualification tes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一种型号电缆系统在供货前进行的试验,以证明该电缆系统具有满意的长期运行性能。注1:除非该电缆系统的材料、制造工艺、电应力设计水平有实质性的改变,预鉴定试验只需进行一次。注2:实质性改变定义为对电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改变.如果制造商申明某些改变并未构成实质性改变,则需提供包括试验验证的详细例证.3.15 例行试验routine tests 由制造商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或附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3.16 抽样试验sample t四由制造商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附件试样以及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其是否符合标
16、准的要求。3.17 安装后试验t臼tsafter installation 安装后进行的试验,以确定电缆系统的完好性。3.18 电缆系统cable可stem由电缆和安装的附件及相关部件(如测量装置或固定装置)组成,电缆附件通常包括不同类型的接头和终端。3 GB/T 31489.1-2015 3.19 试验对象t四to国民t经受试验的一定长度的电缆或附件。3.20 试验回路t四tloop 各试验对象同时试验组成的串联回路。3.21 试验组t四tset-up 明显独立的试验回路的组合,多个试验回路可使用同一试验装置同时试验。4 试验电压、电缆设计热参数和试验条件4.1 试验电E试验电压见表1。表1
17、试验电压试验电压说明Uo 电缆系统设计的导体与屏蔽之间的额定直流电压UT 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中的直流试验电压,推荐UT=1.85UoUTP1 预鉴定试验(负荷循环电压试验)、型式试验极性反转试验)和安装后试验中的直流试验电压,推荐UTP1= 1. 45Uo UT回预鉴定试验中极性反转试验的直流试验电压,推荐U四=1. 25Uo UP1 当雷电冲击电压与实际直流电压极性相反时,电缆系统可能经受的雷电冲击电压最大绝对峰值的1.15倍(见图1)u 自.sa 当操作冲击电压与实际直流电压极性相同时,电缆系统可能经受的操作冲击电压最大绝对峰值的1.15倍见图1)UPZ.O 当操作冲击电压与实际直流电压极
18、性相反时,电缆系统可能经受的操作冲击电压最大绝对峰值的1.15倍(见图1)回流电缆能够承受的瞬态阻厄交流过电压的最大值。这个电压通常是由于换相失败引起,电U RC AC 压值取决于高压直流电网的供应商的计算值。过电压的性质取决于高压直流电网的配置,需根据个案分别计算U RC DC 回流电缆正常运行时的最大直流电压直流试验电压的纹波系数不应超过3%由于直流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同极性冲击受避雷器保护以及反极性冲击受换流器保护,因此UPZ.s不一定等于UPZ.O0 4 kV Uo UP2.S a) VSC,同极性操作正冲击,V t -Uo -卢-协2.S 飞/.V c) VSC,同极性操作负冲击kV p
19、 + I. : I/Pl rl fi、三-te) L或V配,雷电正冲击GB/T 31489.1-2015 kV Uo 一.-卢i =-.!.t-气t -u.凹.0b) LCC或VSC,反极性操作负冲击kV E , 飞飞i 飞、飞;-r U凹,。10 L_l_ 同-d) LCC或VSC,反极性操作正冲击kV -一1/0 d三一一丁i i L i L -_L_L -Lp1 1 i 。LCC或VSC,雷电负冲击圄1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试验电压示意圄4.2 电缆设计热参数Tcm皿一一-电缆导体最高运行温度,该值由制造商申明。t.T max-运行电缆绝缘不包括半导体层内最大温差。该值由制造商计算和申明,制
20、造商应提供设计值和试验测量值的相关证据。4.3 试验条件4.3.1 加热方法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流对导体加热,辅助外部绝热或冷却手段,并在试验中验证绝缘内实际的温差t.T和导体温度Tco4.3.2 负荷循环(LC)负荷循环包括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24 h负荷循环(预鉴定试验和型式试验)包括至少8h加热和至少16h自然冷却。在加热阶段的GB/T 31489.1-2015 至少最后2h.导体温度应不低于Tc.max且绝缘内温差应不低于T血。48 h负荷循环(型式试验)包括至少24h加热和至少24h自然冷却。在加热阶段的至少最后18h.导体温度应不低于Tc.max且绝缘内温差应不低于T血。注:48 h负
21、荷循环仅作为型式试验的一部分,用来确保电应力反转在负荷循环内很好地进行.4.3.3 高负荷(HL)高负荷包括一个连续如热阶段。加热阶段的前8h内,导体温度应不低于Tc.max且绝缘内温差应不低于Tmax并一直维持到高负荷试验结束。注z如由于实际原因不能在加热阶段的8h内达到规定的温度,需增加初始加热时间,增加的加热时间不计入高负荷的周期。4.3.4 零负荷(ZL)不加热。4.3.5 环境温度除非在试验中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士15)C下进行。4.3.6 极性反转试验(PR)极性反转试验首先从正极性电压开始,电压极性每24h负荷循环反转3次(平均分配).其中一次反转应与24h负荷循环中
22、负载电流的停止时间一致。推荐极性反转的时间不超过2mino 注z如极性反转不能在2min内实现,极性反转的时间可由供需双方商定。4.3.7 叠加冲击电压试验(S/IMP)试验对象在施加首个冲击电压前,应首先加热到导体温度不低于Tc.max且绝缘内温差不低于Tmax 至少10h.且已承受Uo(相应极性至少10h.保持直流电压,在试验对象上叠加冲击电压,连续10次;随后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对试验对象施加相反极性的直流电压Uo至少10h.保持直流电压,在试验对象上叠加冲击电压,连续10次,每次冲击的间隔应不小于2min.冲击电压波形应符合GBjT3048.13-2007的规定。5 开发试验在预鉴定试验
23、前制造商应完成所有分析和开发试验,开发试验应至少包括以下方面za) 所用材料和工艺的评估,通常包括电阻率评估、击穿水平和空间电荷测量;b) 典型安装和负荷条件下电缆系统绝缘内电应力的分布zc) 长期稳定性评定,包括工厂实验以评估各种参数对长期性能的影响,如z电应力、温度、环境条件等zd) 电缆尺寸、材料成分和工艺条件(挤出、挤出后处理)方面的预期变化对电应力分布的敏感性。6 型式试验6.1 型式试验认可的范围6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型式试验对本标准范围内的其他电缆系统也认可有效zu 电缆系统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和运行条件基本相同zGB/T 31489.1-2015 b) 运行电压矶、UP1、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1489.1 2015 额定 电压 500 kV 以下 直流 输电 用挤包 绝缘 电力电缆 系统 部分 试验 方法 要求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5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