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066-2011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检疫鉴定方法.pdf
《GB T 28066-2011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066-2011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检疫鉴定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6 aB 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B/T 28066-2011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pisi CSackett) Young et al. 2011-12-30发布2012-06-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8066-20门目。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
2、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石明、黄莲英、易建平、陈青、廖富荣、吴搓、陈红运、王宏毅。I GB/T 28066-2011 1 范围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生物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植物种子、苗木等植物及其产品中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的检测和鉴定。2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基本信息中文名: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中文别名:豌豆(细菌性)枯萎病菌或豌豆细菌性叶斑病菌、豌豆假单胞蔓枯病菌或茎枯病菌等。学名:Pseudomonassyringae V
3、an Hall, 1902 pv.isi (Sackett,1916) Young,Dye and Wilkie, 1978。病害英文名:bactrial blight of pea 0 异名:Bacteium pisi (Sackett) Smith, 1920; Chlorobacter pisi (Sackett) Patel &. Kulkarni, 1951; Pseudomonas pisi Sackett, 1916; 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 1902; Pytomonas (Sackett) Bergey, et al. ,1923。属原核
4、生物界Procaryotes,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 , y-变形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假单胞杆菌目Pseudomonadales,假单胞杆菌科Pseudomonadaceae,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0 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3 方法原理依据病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碳源的利用情况、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基于体外DNA扩增技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邸,以及病菌接种后的致病特征等进行检测鉴定。4 主要试剂本标准的检测鉴定方法主要使用以下试剂z硫酸镜、磷酸氢二饵、煎糖、甘油
5、、跚酸、氧化镜、蛋白陈、生理盐水、三氯甲皖、异戊醇、异丙醇、Tris盐酸、EDTA、SDS(十二皖基硫酸铀)、CTAB(十六烧基三甲基澳化胶)、澳化乙镜、头抱氨节、万古霉素、头抱映辛酸、澳酣蓝、放线(菌酣或制霉菌素和PCR相关试剂。5 主要仪器本标准的检测鉴定方法主要使用以下仪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显微镜、培养箱、电子天平、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和酶标仪。1 GB/T 28066-2011 6 病菌分离6. 1 种子样品的制备检查皱缩种子和其他为害状的种子。每份种子检测样品至少检测2000粒种子。将种子倒入5L 桶内,加3L无菌水,搅拌,用无菌
6、(新的塑料袋严密封盖,4.C下静置16h18h或过夜;去掉塑料袋,充分搅拌。取种子浸出液10mL,用15000 g离心5min,用蒸懵水分2次(每次1mL)洗下沉淀物,制成种子浸出液,以备分离培养。6.2 种子中病菌的分离培养取100L的种子浸出液涂布于P3和(或)54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基配制见附录B)。每个样品设3个10个重复,元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在25.C士2.C下黑暗中培养,3d后开始观察。如果在培养基上产生可疑菌落(菌落特征见表1),则将菌落转移至KB平板上划线培养1d2 d进行纯化(培养基配制见附录酌,纯化3次后进行生化鉴定、DA5-ELI5A或PCR等方法鉴定。表1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7、P3培养基S4培养基PSpl的菌落扁平状,白色、透明,边缘不规则多数菌株有蓝色荧光Pspi的菌落较大,半球形,白色,边缘整齐6.3 植物组织中病菌的分离培养仔细检查植物叶片、豆英等组织的症状参见图A.口,用元菌刀片将可疑的病斑切成细的切块,加一滴元菌水,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观察到细菌的菌睬,则进行分离培养。选择新鲜症状的叶片、豆英等组织,切取病斑前沿部分2mm巾7mm的组织,用70%酒精表面消毒15S,元菌水洗2次3次,在54和(或)P3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分离。在25.C士2.C下黑暗中培养3d后,开始观察。如果在培养基上产生可疑菌落(菌落特征见表1),则将菌落转移至K
8、B平板上培养1d2 d进行纯化,纯化3次后进行生化鉴定、DAS-ELI5A或PCR等方法鉴定。7 病菌鉴定7. 1 生化鉴定采用BIOLOG微生物鉴定仪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7. 2 DAS-ELlSA方法将可疑菌落配制成104CFU/mL悬浮液,取100L悬浮液作为检测样品。每个检测样品重复一次。用己知菌株作阳性对照,用缓冲液作空白对照。具体操作步骤见附录C。2 GB/T 28066一20门7.3 PCR方法将可疑菌落制备成108CFU/mL的细菌悬浮液,进行PCR扩增。或者把可疑菌落接种到NB培养基中(培养基配制见附录B), 25 oc士2oc下振荡培养过夜,离心后提取沉淀的DNA,进行
9、PCR扩增。用己知菌株作阳性对照,用元菌水作空白对照。具体操作步骤见附录D。7.4 致病性测试如果生化鉴定、DAS-ELISA或PCR方法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检测结果产生阳性,则进行致病性测试以确认鉴定结果。将豌豆种子播种于小盆钵中,待长出2片3片真叶的小苗。取在KB培养基上培养24h48 h 的菌落,用消毒的昆虫针蘸取菌落,在最为幼嫩的秸轩处进行刺伤接种。每个菌落接种5株小苗。5 d7 d后,观察是否产生致病性。如果出现扩展型的水渍状病斑,则有致病性;反之,则没有致病性。注:有些Pspi的菌株在接种1d2 d后,就引起小苗倒伏。8 结果判定与栓测报告8.1 结果判定8. 1. 1 未分离到
10、可疑菌落如果经S4或P3培养基分离培养,7d后仍未产生可疑菌落,则未检出Pspi。8. 1.2 分离到可疑菌落分离培养后的可疑菌落,应经生化鉴定、DAS-ELISA或PCR方法检测,并通过致病性测试的确认。一一如果生化鉴定、DAS-ELISA或PCR检测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结果产生阳性,致病性测试也产生典型症状,则判定为检出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一如果生化鉴定、DAS-ELISA检测或PCR的结果为阴性,则判定为未检出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一一如果生化鉴定、DAS-ELISA或PCR检测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方法的结果为阳性,而致病性测试为阴性,则应重新进行致病性测试。致病性重新测试后,如
11、果仍然未产生典型症状,则判定为未检出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8.2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含所采用检测方法所产生的数据,包括DAS-ELISA检测结果的吸光值数据报告、菌落形态特征照片、PCR检测的电泳图片或致病性测试结果的照片等。3 GBjT 28066-20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丁香假单胞杆菌豌豆致病型相关资料A.1 寄主植物自然寄主:豌豆CPisum sativum)、扁豆CDolichos lablab)、香豌豆CLathyrusodoratus)和野豌豆CVicia sepium , V. benghlensis)等。接种寄主:天蓝盲宿CMedicagolupulina)、虹豆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066 2011 丁香 假单胞 杆菌 豌豆 致病 检疫 鉴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