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pdf
《GB T 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5.040 J 07 GB 国家标准和国11: /、中华人民GB/T 18729-2011 代替GB/Z18729一2002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Specific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network environment 2011-12-30发布数码防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5-01实施发布G/T 18729-2011 目次前言.1 引言.II 1 范围2 缩略语-3 企业信息集成规范.23.1 企业信息集成的需求.2 3.2 企业信息集成的目标和原则.
2、3 3.3 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3.4 企业信息集成的网络体系结构.4 3.5 企业信息集成的分布对象技术.3.6 企业产品数据的交换133. 7 企业的过程集成及管理.17 G/T 18729-2011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Z18729-2002(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本标准与GB/Z18729-200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将原标准前言中的有关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以及编制标准的原因放到了引言中;一一修改了第2章的部分内容(见第2章,2002年版的第2章); 一一增加了云技术(见3.3.5); 一一
3、修改了图1,在图中增加了防火墙气见图1);一一删除了现场总线类型的内容(2002年版的3.4.4.5);二一增加了EPA以太网在工业控制现场设备间的应用(见3.4.4.5); 修改了3.6.1中的STEP组成,即将抽象测试套件改成信息结构的图形表示(见3.6.1,2002年版的3.6.1); 一一一修改了图11(见图11,2002年版的图12);一增加了一项PDM的主要功能网络和数据库的接口(见3.6.2); 一一增加了3.7.2的e)柔性工作流(见3.7.2中的e); 删除了第5章和所有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9)归
4、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魁建平、黎晓东、杨书评。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Z18729-2002。I G/T 18729-20门引本标准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为企业信息集成规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交互越来越密切,大量的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这些信息要在各部门、各应用系统、以至于各企业之间进行共享。为了更好地在各种应用系统的支持环境、硬软件平台以及所遵循的标准在企业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戚,自2
5、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系统集成的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标准的研究项目,例如z统一术语定义、统一体系结构、统一数据交换方式、统一信息分类编码、统一接口规范等,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国际标准化组织及相关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例如:有关网络体系结构的应用协议、传送协议、网络接口协议、OMG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CORBA)、ISO的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CSTEP)、标准数据访问接口CSDAI)等。针对我国制造业现状和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为解决一般工业制造企业信息集成中的共性问题提供一般性原则,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应遵循的标准。H GB/T 18729-2011
6、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范围本标准给出了解决一般制造企业为实现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的应用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在不同硬/软件平台上信息共享及集成所面临的问题时所涉及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及知识和工作管理技术;列举了在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实施基于分布式互联网的应用集成、实现企业数据的交换以及企业的过程集成时可采用的方法和相应标准及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制造企业为实现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的应用之间,以及不同的企业之间在不同硬/软件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及集成。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AM:应用活动模型(ApplicationActivity Model) AIM:应用
7、解释模型(ApplicationInterpreted Model) AO:应用对象(ApplicationObjects) AP:应用协议(ApplicationProtocol) API: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 ARM:应用参考模型(ApplicationReference Model) ATM: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 BOM:材料清单(BillOf Materials) BOS:基本对象服务(BasicObject Services)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8、Design)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e)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AidedProcess Planning) CF:公共设施(CommonFacilities) CFI:CAD框架倡议(CADFramework Intiative) 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OM: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Object Model) 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
9、itecture) COTS:市售商品(CommercialOff The Shelf) DBRPC:数据库远程过程调用(DataBase Remote Procedure Call) DES:数据加密标准(DataEncryption Standard) DNS:域名系统(DomainName System)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 Planning) ESIOP:环境专用交互-ORB协议(EnvironmentSpecific Inter-ORB Protocol)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Distributed Data Interf
10、ace)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ol) GIOP:通用交互-ORB协议(GeneralInter-ORB Protocol) 1 GB/T 18729-2011 GUI:图形用户接口CGraphicsUser Interface) 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C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C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Control Message ProtocoD IDL: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Definition Lan
11、guage) IETF:因特网工程工作组Cl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 IP:因特网协议CIr出rnetProtocol) IPX:因特网包交换(InternetPacket Exchange) IVE:工业虚拟企业(IndustrialVirtual Enterprise) LAN:局域网CLocalArea Network) MAN:城域网CMetropolitanArea Network) MRP:制造资源计划CManufacturingResource Planning) NIC:网络接口卡CNetworkInterface Card) NII:国家信
12、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IP:国家工业信息框架结构协议CNationalIndustr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te Protocol) OMA:对象管理体系结构CObjectManagement Architecture) OMG:对象管理工作组CObjectManagement Group) ORB:对象请求代理CObj ect Request Broker) OS:对象服务CObjectServices)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C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DM:
13、产品数据管理CProductData Management)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 management) RDA:远程数据库访问CRemoteData Base Access) 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CRelational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RFP:申请请求CRequestFor Proposal) RIP:路由信息协议CRouti吨InformationProtocol) SDAI:标准数据访问接口CStandardData Access Interface)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CSingleNet
14、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QL:结构查询语言。tructureQuery Language) STEP: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Cproduct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 TCP:传输控制协议CTransmssionControl Protocol) UML:统一建模语言CUnifiedModeling Language) VE:虚拟企业CVirtualEnterprise) WAIS:广域信息服务CWideArea Information Service) WAN:广域网CWideArea Network) WfMC:工作流管理联
15、盟CWorkflowManagement Coalition) WWW:万维网CWorld-WideWeb) 3 企业信息集成规范3.1 企业信息集成的需求企业信息集成在功能上应满足下列要求:为企业信息集成提供高效、安全的网络与通信环境;? 一一方便、灵活地集成新系统和遗产系统,并实现系统间的互操作;在不同系统之间传递信息、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EGB/T 18729-2011 一一对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类信息实现统一管理,并使它们为企业及企业各部门所共享,从而为并行工程提供协作环境;一一为异种数据库的集成及互操作提供手段;一提供对各类信息的访问接口p一-解决集成环境下,对业务过程的协调
16、及管理。就上述要求,本标准在3.43. 7逐一给出了应采用的技术及解决方案。3.2 企业信息集成的目标和原则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的总体结构是分布的、开放的、可扩展的、非独占的,其规范立足于现存的或正在形成的标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包含新系统和遗产系统的应用接口环境,实现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企业信息集成应遵循如下原则=独立性和模块化;一一互操作性;一致性;一一可扩展性;一一标准化;一一可移植性。3.3 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3.3.1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点、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信息
17、集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因特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网络互连才真正地实现了信息集成。有了计算机网络的支撑,在企业内部可提供一个灵活、高效、宽松、快速、可靠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和企业管理的理想环境,对外可全面展示企业形象,宣传和发布产品信息,保持与客户和伙伴的密切联系,并可通过Internet,共享全球的信息资源。企业各部门、各应用系统之间必须在Internet/ln tranet环境下,借助于公共的通信协议传递、管理产品和处理信息。企业信息集成安全要求包括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3.3.2 对象技术用于系统和应用互操作性的一致性对象技术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一
18、个关键使能技术,本标准采用OMG的对象管理技术,支持在企业中集成新系统或遗产系统。OMG提供一个广泛的支撑框架结构,用于支持标准的、面向对象的、可重用的、可移植的软件组件。3.3.3 信息技术工业建模及信息交换是企业信息集成的又一关键使能技术。本标准采用STEP标准,作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进行产品信息通信及共享的基础。为集成和管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过程及人与组织,需要采用PDM技术对企业各部门级应用数据及企业级数据和文档进行管理。另外,本标准还涉及分布环境下异种数据库的互操作技术及信息访问接口。3 GB/T 18729-2011 3.3.4 工作流技术实现企业集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信息集
19、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过程集成可以理解为对由人、应用、数据组成的动态流程的建模、分析和实现。而工作流技术是实现过程集成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工作流技术,可以在企业各部门间协调业务、工作及制造任务。收集以计算形式表示的、用于构型、仿真及实施的产品开发方法。通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项,访问所需数据,实施应用,验证已完成的工作,并对过程进行跟踪检查。3.3.5 云技术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制造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云制造采取包括云
20、计算在内的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理念,支持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实现制造资源的高度共享,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3.4 企业信息集成的网络体系结构3.4.1 概述企业需集成管理信息、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使市场经营、管理、决策、设计和制造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达到分工合作、相互支持、信息共享的目的。要实现企业管理信息、设计信息、制造信息的集戚,把各个系统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需要一条信息高速公路飞网络是实现这一机制的途径,是实现信息集成的基础设施。3.4.2 网络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企业网是在企业区域内为企业管理、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信
21、息系统,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网络结构的设计、软/硬件系统的配置要根据企业特点、企业网所实现的功能和具体的应用需求来进行。作为一个企业的网络项目从立项、设计、采购、建设、调试到投入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减少失误、保护投资、提高效益,应在以下基本指导思想下实施:a) 明确目标网络是为信息集成服务的,起着使能和支撑n作用,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结合实际,做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网络服务通信性能等要求。b) 总体设计,保持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设计要按照建设一个集先进性、可靠性、统一性、安全性、易操作性于一体的网络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及规划,但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应按照边投资,边使用的原则,保证适当的
22、投入可以尽快得到收益。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设备价格降低和性能提升的速度很快,如果先期巨大的投入得不到充分利用,过几年也就不能适应网络应用的要求。因此,建网时要确保为网络扩展升级留有充分的余地。c) 审慎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在制定网络规划时,成立一个由操作员、工程师、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等的团队一起制定网络,认真调研、分析网络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和正确决策,选择标准的、先进的、可持续的设备和技术。d) 坚持实用性和采用成熟技术坚持实用性和采用成熟技术的原则,确保建设一个满足企业管理和生产制造需要的网络系统。GB/T 18729-2011 3.4.3 网络组成3.4.3.1 布结系统布线系统
23、是车间、大楼内及建筑物之间构建网络传输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互连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布线系统可按:一一工作单元一工作区域一工作车间全厂公司;水平布线系统垂直布线系统;一-生产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一一主干系统一分支系统,等。3.4.3.2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络交换设备和网络互连设备。网络交换设备指构建局域网所采用的局域网交换机和集线器。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网关、路由器等设备。3.4.3.3 网络工作站、服务类计算机网络工作站是计算机网络的用户终端设备,如PC机,主要完成数据传输、信息浏览和桌面数据处理等功能。服务类计算机是被用来运行一个或几个服务器程序的计算机设备,这种机器本身有时也被称作服务
24、器。3.4.3.4 网络外部设备网络外部设备是网络用户共享的硬件设备,如网络打印机、磁盘阵列、绘图仪等。3.4.3.5 网络软件网络软件有:a)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功能包括控制网络运行管理、资源管理、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NT ,Netware和Linux等。b) 网络服务器通常,服务器指一个准备执行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而不是运行它的计算机。根据提供的服务可分为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等。c) 网络应用软件建网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才是网络的根本,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应用软件的功能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729 2011 基于 网络 企业信息 集成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