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233-2008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pdf
《GB T 18233-2008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233-2008 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pdf(9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5200L 65 缮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8233-2008ISOIEC 1 1 80 1:2002代替GBT 18233-2000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20080819发布(ISOlEC 11801:2002,U)T)20090101实施丰瞀鹳紫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9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符号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33符号4符合性5通用布缆系统的结构51概述52功能元素53布缆子系统5
2、4子系统互连55功能元素的安配56接口57尺寸和配置6平衡布缆的性能61概述62布局63平衡布缆分类64平衡布缆的性能7平衡布缆的参考实现71概述-72平衡布缆8光纤布缆的性能81概述82组件选择83信道衰减84信道拓扑-85传播时延9线缆要求91概述92平衡线缆-93平衡线缆中共享线缆的附加串扰考虑94光纤线缆10连接硬件要求101通用要求-目 次GBT 18233-2008ISOIEC 11801:2002,000加他挖挖比比H坫”加印肌船匏如弘趴弘弘弘踮弘拍弘盯弘曲GBT 18233-2008ISOIEC 11801:2002102平衡线缆的连接硬件:103光纤连接硬件ll屏蔽实践1I1
3、概述112电磁性能113接大地12管理13平衡跳线-131介绍-。132插入损耗。133回波损耗1 34 NEXT附录A(规范性附录)平衡永久链路和CP链路性能附录B(规范性附录)测试规程-附录c(规范性附录) 平衡布缆用连接硬件的机械和环境性能测试附录D(资料性附录) 电磁特性附录E(资料性附录) 平衡线缆的首字母缩略语附录F(资料性附录) 支持的应用附录(;(资料性附录) 关于平衡布缆的信道和永久链路的模型附录H(资料性附录)具有两条连接的F类线缆的信道和永久链路t附录I(资料性附录) 关于本标准与早期版本的平衡线缆要求重要的变化参考文献 钉锄锄的的胁钉巩够舵加他侣韶弘蹭刖 菁GBT 18
4、233-2008ISOIEC 1 1801:2002本标准等同采用ISOIEC 11801:20024060)。3该长匿减少是为了提供一个分配的裕量来适应插入损耗偏离。为了表21中的计算假设:a) 这些跳线内柔性线缆的插入损耗比用于固定水平线缆(见第9章)的更高;b) 信道内的所有跳线有共同的插入损耗规范。下面的一般限制适用:a) 信道的物理长度应不超过100 m。b) 固定水平线缆的物理长度应不超过90 131。当快接跳线、设备和工作区跳线的总长度超过】0 ITI时允许的固定水平线缆的物理长度应根据表2】减少。C) 应放置汇集点,使它至楼层配线架至少有1 5 in。d) 当使用多用户TO组合
5、件时工作区跳线的长度不应超过20 m。e) 快接跳线压接跳线线缆的长度不宜超过5 m。固定水平线缆的最大长度将取决于信道内所支持的跳线的总氏度。在已安装布缆工作期间,宜实现管理系统以保证跳线、压接跳线线缆和(合适时)用来创建信道的CP线缆符合楼层、楼字或安装的设计规则。723主干布缆7231组件选择选择平衡组件将由所要求的信道长度和所支持的应用类别来确定。关于指南参见跗录F。7232尺寸图1 3所示是用来使本章中规定的布缆尺寸与第6章中的信道规范相关联的模型。所示的主十信道(楼宇或园区)在每端包含交叉连接。这表示D、F或F类主干信道的最大配置。GBT 18233-2008ISOIEC 1 18
6、01:2002EQP=设备l c=连接(成对)图13主干布缆模型信道包括由快接跳线压接跳线和设备跳线组成的附加跳线。在表22中假设:a)在这些跳线内柔性线缆的插入损耗比用于主干布缆(见第9章)的更高;b)信道内的所有跳线有共同的插入损耗规范。为了适应用作快接跳线、压接跳线和设备跳线的线缆的更高插入损耗,给出类别信道内所用线缆的长度应由表22所示的方程式来确定。对于D、E和F类,下面的一般限制适用:a)信道的物理长度应不超过100 m;b) 当信道内使用4条连接时,主干线缆的物理长度至少宜为l 5 m。主干线缆的最大长度将取决于信道内所支持的跳线的总长度。在设计阶段期间,应设置跳线的最大长度和所
7、要求的管理系统以保证布缆系统工作期间不超过这些长度。表22主干链路长度公式类别部件种类 A类5 B类“ C类。 I)娄3 E类 F类32 000 B=250,X B170一FX B=10j FX6 2 nn0 B一260 FX B=185 FX B111 FX B105 3 6 FX7 2 000 B=260FX B一190 FX B:=11 5 FX B107 3“ FX B=1053 FYH 丰十线缆的最大长度nl;F一决接跳线7压接跳线和设备跳线的组合长度nl;X 跳线线缆插入损耗(dBm)与主干线缆插人损耗(dBrn)之比(见第9章)。沣l:当信道包含的连接数量与囤1 3所币模型中的不
8、同时固定线缆长度应该对5类线缆以每个连接2 m、对6类和7类线缆以每个连接1 rll,减少(有更多的连接时)或可以增加(连接较少时)。另外,嘘该验证NEXT、回波损耗(RI)和El,FEXT的性能。注2:T作温度超过20时B对屏蔽线缆宜按0,2门:减少;对非屏蔽线缆为0 4【2040)和0 6,(4060)8如果信道长度超过100 m,可以不支持传播时延或延迟偏差所限制的应用。b该长度减少是为了提供一个分配的裕量来适应插人损耗偏离。GBT 1 8233-2008ISOIEC 1 1 80 1 1 20028光纤布缆的性能81概述宜参照附求F进行选择通用布缆系统内使用的光纤信道设计。本标准为光纤
9、布缆规定下列类别:OF 300类的信道支持第0章参考的光纤类型上的应用达到至少300 111:(坩500类的信道支持第9章参考的光纤类型上的应用达到至少500 111;OF 2000类的信道支持第9章参考的光纤类型上的应用达到至少2 000 m。光纤信道应该由符合第9章和第lo章的组件构成。这些章规定物理构造(光芯包层直径和数值孔径)和传输性能。本章的参考实现内,每个布缆信道内所用的光纤应有相同的规范。82组件选择要求的信道长度、所支持的应用和布缆的预期寿命将确定光纤组件的选择。光纤信道的性能要求基于使用的每个规定传输窗口中的单个光波长。在应用标准中将找到波长复用和解复用组件要求。对有关波长复
10、用的通用布缆没有专门的要求。83信道衰减信道衰减不应超过表23中所示的值。这些值基于对连接硬件15 dB的总分配。如果应用的功率预算允许,可以使用附加的连接器和接合。信道衰减应按照ISOIEC TR 1 47633测量。在规定波长处信道和永久链路的衰减不应超过该波长处为各组件规定的衰减值之和(其中,光缆长度的衰减从其衰减系数乘以其长度中计算出来)。表23信道衰减信道衰减dB多模 单模,、*850 13FII l 300 nell 1 31013Ell 1 550 nFll()F 300 2 55 1 95 1 80 1 80(JF 500 3 25 2 2j 2 00 2 00OF 2000
11、8 50 450 3 50 3 j084信道拓扑图1 3和圈卜1的模地分别适用于水平和主干光纤布缆。应该注意,用来终接光纤布缆的连接系统可包括插合的连接硬件和接合(永久或可重复使用)并且那个交叉连接可山可重复使用的接合组成。把光纤交付到FO通常不要求在FD处有传输设备(除非主干布缆子系统中的光纤没i1与水平布缆子系统中的设计不同)。这允许创建如【墨|l 4的组合主r水平信道。三个框图所示快接的信道、接合的信道和直接信道f不要求使用FD)。快接和接合佶道设计也适用于组合园区,7楼字主干信道并且有可能考虑组合园区+楼宁信道。采用永久接台和直接信道可用作减少信道衰减和集中应用分布的手段。然而。集中分
12、市也可以导致减弱通用布缆的整体灵活性。GBT 18233-2008ISOIEC 118012002a)用跳线连接的组合信道信道t干线缆 同定水平线缆BI) FDII!QP睦 h rm用 即一 口咂卜 r习T UU一 CP一一0U、=_一设备跳线釜羹紫蓥7 快接跳线 cP线缆工作区跳线压接跳线l哪曲向卢 盯一 嘲雨,c同定水平线缆 回=连接l,)接合的组合信道信道主T线缆 固定水平线缆BD ”f EQP睦 、捱闼 r1 j TE f1_UU一 cP“T。U叫“l设备跳线嫠篓蕊羹7 cP线缆 丁作区线缆l唧自向卢 _ r-h,l掣iL厂掣“l|_ 回:连接固定水平线臻 亩:接合c)直通的组合信道信
13、道主干固定水平线缆BDFQP亡 h压1罔 j T1T UU一 。一“mU U设备跳线嫠萋麓7 CP线缆工作区线缆I哪吼向闷 r-=1 南I掣ToU叫I下固定水平线缆 回=连接图14组合主干水平信道为r适应给出的类别信道中使用的递增插合连接和接合的数量。信道的总长度可能不得不减少以适应附加衰减。85传播时延对于某些应用_r解光纤信道的延迟很电要。这保证符合由多级联信道组成的复杂网络的端到端延迟要求。为此,知道光纤信道的长度很重要。根据线缆性能有I能汁算传播时延(见第9章)。GBT 18233-2008ISOIEC 1 1801:20029线缆要求91概述本章规定第7章中参考实现的最小线缆性能要求
14、。当前章的要求适用于20的参考温度。它们包括:a) 第5章中规定的水平和主干布缆子系统中安装的线缆和第7章平衡布缆及第8章光纤布缆的参考实现中使用的线缆;b) 用作压接跳线的平衡线缆或线缆元素;c) 组装为第13章规定的跳线和用于第7章参考实现的平衡线缆。平衡线缆应该按照通用规范GBT 1801 51测试并应满足92的要求。光纤线缆应满足IEC 60794-2中规定相关的测试方法和线缆特性以及94中参考的那些部分的要求。92平衡线缆921基本性能要求通用规范GBT】801 5】和相关的地区规范中给出了机械和电气两者的要求,它们都包括满足采用72参考实现的第6章中规定的性能类别的最少要求。线缆应
15、满足表24的要求。另外,如果满足922的要求,本标准的5类线缆对应表24中参考标准的5e类线缆。表24平衡线缆的基本要求GBT 18015 2 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 分规范GB,T 180l 5 3 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jBr 180lj 4 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4部分:垂直布线电缆分规范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GBT 1 80155 2007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水平层布线电缆 分规范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
16、:具有600 MHz及以下传输特性(;BT 18015 6 2007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布线电缆 分规范注:6类的线对到线对NEXT 一比满足采用第7章参考实现的第6章需要的更严格t dB。922附加要求92 21概述应该满足本条给出的附加机械和电气要求。应按GBT】8015】进行测试。如果和引用的标准相冲突,本标准中的极限值适用。9222平衡线缆的机械特性表25平衡线缆的机械特性线缆特性 单位 要求l l 导体直径“ o4o 812 绝缘导体直径“ 161 3 主干线缆外径。 50 MHz时,DRI,可近似为:DRIn。一DRL nlOlg()式中,DRI。是常数。(G25)8盟兰仃一
17、GBT 18233-2008ISOIEC 1 1801:2002对5类和6类线缆,DRL。的近似DRL值是435 dB对于7类线缆是拍3 dB。该近似值可用来表示大部分布缆长度的布缆中回损的所有分布源的影响。短线缆上的DRL影响可用和用于根据GBT 1801 51缩放NEXT的相同公式近似得出。所有线缆段的DRL以“功率和”方式加在一起以获得整个链路的DRL。由于所有线缆段的DRL影响不可纠正,前面线缆相加的相同DRI,也能通过假设长度依赖方程式中的总长度和只计算纠正一次来直接获得。当布缆总长度超过30 171时,长度依赖方程式引起的变化最小,因此,对所有实际布缆长度可使用DRL近似值。G52
18、2连接器传输的矩阵假设对于连接器,采用传播时延常数和长度L的乘积:rLctL+j皿 (G26)对于连接器,传播常数根据式(G26)计算。传播常数的幅值从连接器的插入损耗获得,而相位常数从在某频率时的传播时延计算出来,并假设与频率成比例。见式(G29)。电气长度L一。从下式获得:j。,一NVPc i鲁 (G27)x式中P。是频率,处(例如,100 MHz)连接器输出和输入之间测得的相位角,以度(。)表示。连接器现在作为电气长度L。,的短传输线模型。连接器回波损耗的频率响应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表现为20 dBf倍频程的斜率。调整连接器的特性阻抗z。值以便与某一频率处的规定回波损耗相匹配。L。的实际
19、值在50 mm100 mril之间。对于回波损耗为20 dB100 MHz的连接器,Z。,的值在130 n1 50 n之间。插入损耗常数由下式给出:aL=k:q式中,k,是连接器插入损耗公式中的常数。相位常数由下式给出:肛一志鼽G523典型结果线缆接口处的反射可以是由于线缆段之间特性阻抗不匹配或连接器和线缆段之间的不匹配而导致的。信道中不同组件之间回波损耗的相位相关性和同相相加的电位非常依赖于这些接El彼此之间的物理分离。在最糟情况下的同相相加最可能在1 5 MHz30 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出现,在象征着快接跳线的物理距离与14波长相旺配的场合。通过仔细选择连接器的固定低值(例如,2 m)的
20、倍数之间的距离,有可能表示已计算出的回波损耗超过信道或永久链路的通过不通过极限值。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并且仅当布缆组件几乎执行了其各个性能极限值以及在下列条件下工作时这才会表现自身,下列条件是:a) 在使用交叉连接的信道中;l,) 在使用汇集点的信道和永久链路中。GBT 1 8233-2008ISOIEC 1 1 80 1:2002附录H(资料性附录)具有两条连接的F类线缆的信道和永久链路大部分F类信道和永久链路只用两个连接来实现。本附录给出的平衡布缆信道的性能极限值从第9、10章的组件性能极限值衍生而来,假设信道由90 n1实心导体线缆、10 in跳线和两个连接(见图H1)组成。本附录给出的平
21、衡布缆永久链路的性能极限值从第9、i0章的组件性能极限值衍生而来,假设永久链路由90 17i实心导体线缆和两个连接器(见图H1)组成。日=连接图IL 1 两个连接的信道和永久链路信道和永久链路的每个线对组合的ACR在表H1中给出。信道和永久链路的每个线对的Ps ACR也在表H1中给出。表H1 在关键频率处具有两个连接的F类信道和永久链路的ACR和PS ACR值信道 永久链路频率MHz最小ACRdB 最小PSACRdB 最小ACRdB 最小jS ACRdB1 61 0 58 0 61 0 58 01 6 5 7 1 5l l 582 552100 日l 6 416 47 j 445250 2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233 2008 信息技术 用户 建筑群 通用
